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 BCI),又称脑机交互,俗称 “脑控” ,是指在生物(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或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实时通讯与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脑与外部设备直接交互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可以用大脑的思维直接控制外部的机器设备,或者让外部设备的信息反馈到大脑中。
脑机接口的发展历程
科学幻想阶段:19 世纪 50 年代,英国生理学家卡通就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1924 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发现了脑电波,为脑机接口研究奠定基础。1963 年,英国拜登神经病学研究所医生格雷・沃特实现了第一次成功的脑机接口实验。
科学论证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杜克大学的尼科莱利斯为首的科学家提出了闭环脑机接口架构,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的真正成型。1999 年,美国 NIH 召开首届脑机接口技术的国际会议,推动了该领域的全面起步。
技术爆发阶段:21 世纪 10 年代中期至今,脑机接口技术从论证阶段走向技术实现。如 2016 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建立了基于大脑皮层脑电信号控制的机械手指;2018 年,斯坦福大学让瘫痪患者通过想象精准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2023 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医生团队通过手术在渐冻症患者大脑中植入电极,恢复其语言沟通能力。2024 年 1 月,美国 Neuralink 公司为首位人类患者植入了脑机接口芯片。
脑机接口的工作原理
脑机接口主要通过信号采集设备从大脑皮质采集脑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滤波、转化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号。接着对这些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出特征信号,再利用模式识别技术,最终将其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具体指令,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例如,当我们想要移动电脑鼠标时,大脑发出的相关神经信号被采集并处理后,就能转化为让鼠标移动的指令。
脑机接口的分类
按侵入方式分
非侵入式:这种方式不需要打开颅骨,通常是通过佩戴在头皮上的电极帽等设备来采集脑电信号,对人体的创伤性最小,但信号分辨率和准确性相对较低,常用于一些简单的脑机接口应用,如脑电游戏、注意力监测等。
半侵入式:需要在颅骨上开一个小口,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表面,其信号质量和分辨率优于非侵入式,但仍存在一定风险,且技术难度较大。
侵入式:需要将电极直接植入大脑组织内部,能够获取到更精确、更强的脑电信号,可实现更复杂的功能,但对大脑的创伤性最大,手术风险也最高。
按输入信号的不同分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主要是通过检测大脑在想象运动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比如让瘫痪患者想象自己的肢体运动,从而控制机械手臂的动作。
基于 P300 的脑机接口:利用大脑对特定刺激产生的 P300 电位信号来进行信息传递和设备控制,常用于拼写系统、目标选择等应用。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通过让被试者注视特定频率闪烁的视觉刺激,大脑会产生相应频率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根据这些电位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
脑机接口的应用领域
医疗康复领域:脑机接口为许多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肢体残疾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例如,帮助瘫痪患者控制机械假肢进行日常活动,如抓取物品、行走等;使渐冻症患者恢复语言沟通能力,通过脑电信号转化为语音或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娱乐游戏领域:可以让玩家通过大脑思维直接控制游戏角色的动作、行为,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比如在一些虚拟现实游戏中,玩家可以仅凭想象就完成各种操作,使游戏交互更加自然和流畅。
教育领域:有可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大脑活动状态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军事领域:士兵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快速操控各种军事装备,如无人机、无人战车等,提高作战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同时也可以用于士兵的训练和心理状态监测。
智能家居领域:实现用大脑思维控制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开灯、关灯、调节空调温度、切换电视节目等,让家居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脑机接口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发展现状: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科研团队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一些产品已经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或初步应用于市场。
面临挑战 :
信号解读和准确性问题:大脑的神经信号非常复杂,目前的技术还难以完全准确地解读和识别这些信号,导致脑机接口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对于植入式脑机接口,如何保证电极在大脑中长期稳定工作,以及避免设备对大脑造成损伤或感染等安全问题是关键挑战。
伦理和道德问题:脑机接口技术涉及到对人类大脑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如个人隐私保护、人类自主性、潜在的滥用风险等。
社会接受度问题:公众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比较有限,一些人可能对将机器与大脑相连存在担忧和恐惧,这也会影响该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