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突击复习-10

文章探讨了GPS定位中整周跳变的原因,如信号遮挡、信噪比低和接收机动态条件等,并介绍了常见的检测与修复方法,包括屏幕扫描法和多项式拟合法等。同时,讨论了伪距差分定位的精度影响因素,如卫星钟差、电离层误差和接收机钟差。此外,文章还涉及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强调了利用高精度卫星数据改正各种误差以实现高精度定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整周跳变

这种由于某些原因,使得在两个观测历元之间某一时间段终止了正常的累积工作,从而使得整周计数减少了N周,那么当计数器恢复正常后,所有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整周计数就会有同一个偏差值——较正常减少n周。这种整周计数出现系统偏差而不足以州的部分仍然保持正确的现象叫做整周跳变

周跳产生原因

  1. 信号被遮挡,导致信号无法跟踪(传播路径)
  2. 信号的信噪比过低,导致整周计数错误(信号源)
  3. 接收机在高速动态条件下工作,导致接收机无法正确跟踪卫星(接收源)
  4. 卫星瞬时故障,无法产生信号

常见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1)屏幕扫描法
(2)高次差法
(3)多项式拟合法
(4)MW观测值法
(5)三差法

伪距差分定位

影响GPS实时单点定位精度的因素

卫星: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卫星的相位中心偏差
传播路径: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多路径误差
接收机:接收机的相位中心偏差;接收机相位中心变化;接收机的钟差

差分GPS定位原理

利用两台接收机,放在已知坐标的基准站上,利用基准站的观测值计算差分改正数,将差分改正信息实时播发给其他的流动站的用户,用以改正流动站的伪距观测值,进而确定流动站坐标的一种实时定位方法。
(基准站获得的改正信息,传递给流动站,然后流动站获得GPS卫星观测值后加入从基准站获得的改正信息,从而获得实时的高精度的坐标。)

影响因素

卫星钟差,卫星轨道误差
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接收机钟差,观测噪声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技术

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IGS等组织提供的高精度卫星星历以及卫星钟差来进行高精度单点定位。

阐述PPP技术的核心:

对GNSS单点绝对定位中各种误差进行分类处理:

  1. 利用事先或者实时确定的精密外部卫星轨道和钟差,改正卫星轨道误差和卫星钟差
  2. 利用电离层组合伪距和相位观测值进行定位计算,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
  3. 考虑精密误差改正: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天线相位缠绕、观测站固体潮等改正
  4. 对流层延迟和接收机钟差作为未知数和三个测站坐标未知数一起求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