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典型应用

  5G技术作为通信领域的巅峰之作,不仅仅是速度的飞跃,更是一场数字变革的催化剂。其极高的速度、低时延和大连接性为多领域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将我们带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在这个探索前沿科技的时代,让我们一同聚焦于5G的三大应用场景,揭示其在增强移动体验、推动工业智能化和构建物联网生态方面的深远影响。

一、eMBB场景典型应用

  与前几代移动网络相比,5G网络的能力将有飞跃发展。例如,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达20 Gb/s,而上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能超过10Gb/s;此外,5G还将大大降低时延及提高整体网络效率;简化后的网络架构将提供小于5ms的端到端延迟。5G给我们带来的是超越光纤的传输速度、超越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以及全空间的连接,5G将开启充满机会的时代。另外5G为移动运营商及其客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模式。为了支撑这些商业模式,未来网络必须能够针对不同服务等级和性能要求,高效地提供各种新服务。运营商不仅要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更需要快速有效地将这些服务商业化。

  • eMBB场景典型应用

1.云VR/AR

  eMBB,是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对于用户体验等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场景。5G在这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速的大幅提升,峰值能够达到10Gb/s,即便是观看4K高清视频,也能轻松应对。

  VR/AR 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是巨大的。高质量VR/AR内容处理走向云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体验要求的同时降低了设备价格,VR/AR 将成为移动网络最有潜力的大流量业务。虽然现有4G网络平均吞吐量可以达到100Mb/s,但一些高阶VR/AR应用需要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与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能够彻底颠覆传统人机交互内容的变革性技术。变革不仅体现在消费领域,更体现在许多商业和企业市场中。VR/AR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功能,这些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如果转移到云端,就能利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和高速计算能力。

  云VR/AR将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提供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云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在未来的10年中,家庭和办公室对桌面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将越来越小,转而使用连接到云端的各种人机界面,并引入语音和触摸等多种交互方式。5G将显著改善这些云服务的访问速度。

  随时随地体验蜂窝网带来的高质量VR/AR,并逐步降低对终端和头盔的要求,实现云端内容发布和云渲染,是未来VR/AR的发展趋势。依赖于VR/AR自身的相关技术、移动网络演进和云端处理能力的进步,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提出云VR/AR演进的五个阶段。其中5G能帮助云VR/AR缓解该领域所面临的设备和成本压力。
   VR/AR的连接需求及演进阶段可归纳如表2-3所述。

表2-3 VR/AR连接需求及演进阶段
  1) PCVR 和移动 VR 与 2DAR

  目前,VR/AR 的应用仍处于第一阶段,即以 W-Fi和4G 技术为主的低速本地2DVR/A的应用阶段。VR/AR.市场中的HMD(Head-Mounted Display,头盔显示器)支持使用移动设备的坐式/站立 VR,以及使用有线外置追踪设备的房间范围 VR体验。相比 VR,AR 市场的产品更加多样化、覆盖更广。但是目前的市场更倾向于可替代平板的免持装置,如使用波导微型显示器的单眼智能眼镜。这类装置以 2D 为主,3D 相对受限。现在的VR市场中谷歌和三星领军移动 VR,索尼、HTC 和 Facebook/Oculus 则是 HMD 领域的领头羊。在中国这样的庞大市场中,应用商店和平台上市遇到的障碍较少,HMD 供应商数量也因而尤其多。VR 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价格高昂、内容有限、消费者体验优劣不一,还有用户接受缓慢的问题。

  2) 云辅助 VR 与 3DAR/MR

  VR/AR 应用的第二阶段标志着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第一次演进,基于云的动作处理和基于动作的适当视场下的图像传输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 VR.空间中,硬件从坐式/站立体验转变为整个房间范围的体验。这一转变需要通过外置追踪装置(或是使用外部摄像头,或是使用植入式视觉解决方案,例如 Tango 或英特尔的 RealSense)。除房间范围的追踪以外,室内定位也会在 AR 和VR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服务和内容而言,这意味着更高水平的互动和浸入体验,内容定价会因此抬高。VR在广告中的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虚拟对象以及连接传统广告的虚拟门户需要在虚拟环境中运行。一旦内容供应方和广告公司锁定了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互动广告类型和交付模式,VR广告将逐渐定型并步入正轨。以谷歌和 Facebook为例,他们已经向开发商和内容供应方展示了新平台,探索变现方案,例如在 VR 环境、公共场所等地展示2D视频广告。VR用例仍会集中在家庭和办公室环境中,而 AR 将渗透到公共环境。随着消费级智能眼镜和智能手机AR的应用普及,公共环境下 AR 的市场机会也会随之增长,标志着混合现实时代的开启。

3) 云AR/VR 的开端

  第三阶段是云 AR/VR 的开端,跨度约3年,直至2022年,这也标志着 AR/VR 发展5~10年黄金时代的开端。第二阶段仅涉及视频匹配,而第三阶段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入基于云的电脑制图虚拟图像实时渲染。用户不再依赖游戏机或本地计算机的GPU,而是像接收任何其他流媒体一样,从云端服务器接收视频游戏或虚拟内容。该技术可以为更多样、互动性更强的VR 素材带来机遇,降低用户设备的价格,并使用户设备变得更轻便,且无需连线。在此阶段,光场显示和房间范围的视频体验等新技术应该已经出现,并且越来越风靡,主流设备的分辨率至少为8K。在前三个阶段中,屏幕分辨率会不断提高,直至无法区分虚拟和现实世界,这将彻底解决 VR显示中的现有问题,如纱窗效应或像素化。

4) 云VR与AR

  最后一个阶段将出现于黄金5~10年之后,此时 AR/VR 应该将发挥最大的增长潜力。这一潜力通过以下多种技术进步来实现:5G、云服务、潜在的硬件优化,例如从不透明的VR显示器到半透明的AR显示器。这一阶段的技术不确定性最多。比如,同时满足 AR 和VR 应用需求的新型显示器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但是技术问题仍然可能成为阻碍。虽然支持视频直通的VR HMID能实现AR体验,但是笨重的显示器会让多数用户不愿在公共场所使用它(基于位置的 VR 服务除外)。VR 和AR 的结合能为用户提供最广泛的内容和服务,并实现未来 AR/VR 市场应用的宏伟蓝图。

5)5G推动AR/VR

  5G 有望实现广覆盖,大幅提升速度,降低时延,这些对于 AR/VR 应用都十分关键。降低数据传输成本也是5G 的一大优势。AR/VR 要求与5G承诺的能力和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速度和时延方面。对于 AR/VR的长期发展而言,5G 是关键的推动力。现有4G/LTE 网络支持的最大连接数很快将无法满足 AR/VR的要求。虽然 LTEAdvanced Pro有望实现 1Gb/s的速率,但很多应用仍需要更高的速度来实现理想的体验效果。另外,当前的时延水平无法呈现令人满意的AR/VR 体验,无法应用于以云为中心的场景。随着5G的推出,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和 ABI 研究院将其视为打开AR/VR广阔市场机遇的关键。成功抓住这一机遇需要高可靠、低时延的无线觉带基础设随,必须满足 ARNR对超商速度和大容量的需求。

2.联网无人机

  无人驾驶飞行器(Unmamned Aerial Vehicle)简称无人机,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十华中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部署无人机平台可以快速实现效率提升和安全改善。SG网络将提升自动化水平,使无人机应用的各种解决方案得到实施,这将对诸多行业转型产生照唱。此如,对风九阔轮机上的转子叶片的检鑫将不再由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通过遥接无人机来完成,而是由部署在风力发电场的自动飞行无人机完成。不需要人力干预。再比如,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有助于保护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资产和资源,还可以应用于提高农业生产率。无人机在安全和运输领域的应用也在加速。无人机运营企业以类似于云服务的模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例如,在农业领域,农民可以向无人机运营企业租用或者按月订购农作物监测和农药喷酒服务。同时,无人机运营企业正在建立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关系,创建无人机服务市场和应用程序商店,进一步提高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吸引力。无人机应用如图2-1所示。

  此外,无人机运营企业及其市场合作伙伴可以建立大数据,改善服务,并利用数据分析进行变现。行业大数据可以帮助金融服务机构预测商品价格和成本的未来趋势,并有助于物流和航运公司以及政府机构进行前瞻性规划。目前,无人机使用的一个主要动力来自基础设施行业。无人机被用来监控建筑物或者为移动运营商巡检信号塔。配备 LiDAR(LightDetection and Ranging,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技术和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监视。在华为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搭载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被用来进行天然气泄漏监测。使用配备LiDAR 的无人机进行基础设施、电力线和环境的密集巡检是一项新兴业务,LiDAR扫描所产生的巨大的实时数据量将需要大于200Mb/s 的传输带宽。

  无人机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公用事业和农业等领域。5G技术将增强无人机运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以最小的延迟传输大量的数据。无人机服务提供商正在利用云技术拓展应用范围,同时通过产业合作来拓展市场空间。无人机为移动运营商及其合作伙伴打开了新的商机。

3. 移动视频

  移动视频业务不断发展,从观看点播视频内容到以新模式创建和消费视频内容。目前最显著的两大趋势是社交视频和移动实时视频:一方面,一些领先的社交网络推出直播视频,例如脸书和推特;另一方面,直播视频的社交性,包括视频主播和观众之间以及观众之间的互动,正在推动移动直播视频业务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直接货币化。


  移动视频社交网络的流行表明用户对共享内容(包括直播视频)的接受度日趋增加。直播视频不需要网络主播事先将视频内容存储在设备上,然后上传到直播平台,而是将视频内容直接传输到直播平台上,观众几乎可以立即观看。智能手机内置工具依靠移动直播视频平台,可以保证主播和观众互动的实时性,使这种新型的“一对多”直播通信比传统的“一对多”广播更具互动性和社交性。另外,观众之间的互动也为直播视频业务增加了“多对多”的社交维度。

二、mMTC场景典型应用

   mMTC将在6GHz以下的频段发展,同时应用在大规模物联网上。5G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作为5G新拓展出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地支持物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这类终端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1.智慧农业

  物联网有望成为促进农业提产、实现供需平衡的关键使能技术。智慧农业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生产流程改进。

  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的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智慧农业助力农场主有效降低成本、减少体力投入,同时优化种子、肥料、杀虫剂、人力等农业资源配置。先进的技术有助于降低能耗和燃料用量。智慧农业引导农场主巧妙平衡时间与资源投入,以获得最大产量。智慧农业如图2-2所示。

针对智慧农业的物联网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升产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精准农业。

  作为一种农业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优化产量、保存资源的效果。精准农业需要获取有关农田、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实时数据,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确保收益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2)VRT(Variable Rate Technology,可变速率技术)。

  VRT是一种能够帮助生产者改变作物投入速率的技术。它将变速控制系统与应用设备相结合,在精准时间、地点投放输入,因地制宜,确保每块农田获得最适宜的投放量。 

(3)智能灌溉。

  提升灌溉效率、减少水源浪费的需求日益扩大。通过部署可持续高效灌溉系统来保护水资源的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对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度等参数进行测量,由此精确计算出灌溉用水量。经验证,该机制可有效提高灌溉效率。

(4)农业无人机。

  无人机有着丰富的农业应用,可用于监测作物健康、农业拍照(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为目的)、可变速率应用、牲畜管理等。无人机可以低成本监视大面积区域,搭载传感器可轻易采集大量数据。

(5)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可持续监测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气候状况,将作物种植过程中的人工干预降到最低。上述气候状况的改变会触发自动反应。在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评估后,温室控制系统会自动执行纠错功能,使各气候状况维持在最适宜作物生长的水平。

(6)收成监测。

  收成监测机制可对影响农业收成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监测,包括谷物质量、流量、水量、收成总量等,监测得到的实时数据可帮助农场主形成决策。该机制有助于缩减成本,提高产量。

(7)农业管理系统。

  农业管理系统借助传感器及跟踪装置为农场主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数据收集与管理服务。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存储与分析,为复杂决策提供支撑。此外,农业管理系统还可用于辨识农业数据分析最佳实践与软件交付模型。它的优点还包括:提供可靠的金融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提升与天气或突发事件相关的风险缓释能力。

(8)土壤监测系统。

  土壤监测系统协助农场主跟踪并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恶化。系统可对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如土质、持水力、吸收率等)进行监测,降低土壤侵蚀、密化、盐化、酸化,以及受危害土壤质量的有毒物质污染等风险。

(9)精准牲畜饲养。

  精准牲畜饲养可对牲畜的繁殖、健康、精神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收益最大化。农场主可利用先进科技实施持续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利于提高牲畜健康状况的决策。

2.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拥有竞争优势,因为它可以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应对城市居民和企业的需求。为了成为一个智慧城市,市政当局不仅需要感知城市脉搏的数据传感器,还需要用于监控交通流量和社区安全的视频摄像头。

   城市视频监控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不仅提高了城市安全性,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工作效率。在成本可接受的前提下,摄像头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视频监控需求的增长。

  对于下一代的视频监控服务,智慧城市需要摆脱传统的系统交付的商业模式,转而采用 VSaaS(Video Surveillance as a Service,视频监控即服务)的模式。在VSaaS模式中,视频录制、存储、管理和服务监控是通过云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提供商也是通过云对系统进行维护的。云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服务。对于视频监控系统所有者,独立的存储系统有较大的前期资本支出和持续的运营成本,虽然这些成本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得到改善。而云存储则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成本。在重要时段,摄像机可以配置为更高的分辨率,而在其他时间,可降低分辨率以减少云存储成本。

  移动运营商可以在人工智能增强的云服务方面建立优势。AI可以使计算机从图像、声音和文本中提取大量的数据,如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车牌识别或其他视频分析。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对入侵者的检测可以触发有关门禁的自动锁定,在执法人员到达之前将入侵者控制住,或者视频监控系统可由其它系统触发。例如,POS(Point of Salf,销售时点信息系统)系统每次进行交易时都可以通知视频监控系统,并提醒摄像机在交易之前和之后记录场景。单个无线摄像机目前不消耗太多的带宽。但随着云和移动边缘计算的推出,电信云计算基础设施可以支持更多的人工智能辅助监控应用。摄像机则需要7×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视频采集以支持这些应用。

三、 uRLLC场景典型应用

  uRLLC特点是高可靠、低时延、极高的可用性。它包括以下各类场景及应用:工业应用和控制、交通安全和控制、远程制造、远程培训、远程手术等。uRLLC 在无人驾驶业务方面拥有很大潜力。此外,这对于安防行业也十分重要。

1.车联网

  车联网价值链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汽车制造商、软件供应商、平台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在价值链中极具潜力,可探索各种商业模式,例如平台开发、广告、大数据和企业业务。

  传统汽车市场将彻底变革,因为车联网的作用超越了传统的娱乐和辅助功能,成为道路安全和汽车革新的关键推动力。驱动汽车变革的关键技术——自动驾驶、编队行驶、车辆生命周期维护、传感器数据众包等都需要安全、可靠、低延迟和高带宽的连接,这些连接特性在高速公路和密集城市中至关重要,只有5G 可以同时满足这样严格的要求。

  在车联时代,全面的无线连接可以将诸如导航系统等附加服务集成到车辆中,以支持车辆控制系统与云端系统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减少人为干预。此外,运营商在车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B2C和 B2B两种,如图2-3所示。

  车联网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车内、车际及车云(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统称为车联网,包含信息平台(云)、通信网络(管)、智能终端(端)三大核心技术,能够将安全、节能及服务三维一体的功能予以实现,这样,车联网的盈利模式才能够被真正挖掘出来。“智能化”及“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才是智能汽车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变革。

  车内网是实现单车智能网联的基础技术。车内网是指基于成熟的 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面向汽车低端分布式应用的低速串行通信总线)总线技术建立一个标准化整车网络,实现车内各电器电子单元间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号在车内网上的传输,使车辆能够实现状态感知、故障诊断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车际网V2X 技术是车联网的核心,为无人驾驶奠定基础。V2X 满足行车安全、道路和车辆信息管理、智慧城市等需求,是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核心。车际网是基于短程通信技术构建的车-车(VZV)、车-路(V21)、车-行人(VZP)网络,实现车辆与周围交通环境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获得实时路况、道路、行人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使车辆能够感知行驶环境、辨识危险、实现智能控制等功能,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LTE-V 是一种新型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络,针对车辆应用定义了两种通信方式:蜂窝链路式和短程直通链路式,蜂窝式承载传统的车联网业务,直通式引入LTE D2D,实现V2V、V21直接通信,促进实现车辆安全驾驶。车联网如图2-4所示。

  车载移动互联网-5G 无线通信推动车联网升级。车云网/车载移动互联网是指基于远程通信技术构建车-互联网、车-中心/后端、车-云端网络,车载终端通过5G 通信技术与互联网进行无线连接,使车联网用户具有智能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控制等功能。与车际网定位(行车安全)不同,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定位是信息娱乐和服务管理。车云网包含两大技术层面:第一,基于2G、3G、4G、5G的车和云之间的网络通信;第二,云端数据计算处理:云端分布式计算机将来自车辆终端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再发送给车载智能终端。

  稳步推进高带宽低延迟的 5G 无线通信,是智能驾驶发展到现阶段以及用户体验升级的必要技术。高带宽低延迟的5G 到来给网络带来巨大变革,未来车载移动互联网将搭载5G网络,实现更高层次的娱乐通信功能,并推动汽车行业迈入智能交通以及无人驾驶阶段。

2.远程医疗

  人口老龄化加速在欧洲和亚洲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从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中,全球超过55岁的人口占比将从12%增长到20%。有分析指出,一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法国等将会成为“超级老龄化”国家,这些国家超过65岁的人口占比将会超过20%,更先进的医疗水平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保障。在过去5年,移动互联网在医疗设备中的使用正在增加。医疗行业开始采用可穿戴或便携设备集成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和远程医疗监控等解决方案,如图2-5所示。

  通过5G 连接到 AI 医疗辅助系统,医疗行业有机会开展个性化的医疗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可以嵌入到医院呼叫中心、家庭医疗咨询助理设备、本地医生诊所,甚至是缺乏现场医务人员的移动诊所。它们可以完成很多任务:实时健康管理,跟踪病人、病历,推荐治疗方案和药物,建立后续预约;智能医疗综合诊断,并将情境信息考虑在内,如遗传信息、患者生活方式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AI 模型对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在必要时改变治疗计划,并可使用医工机器人通过网络对病人实施手术,如图2-6所示。


  其他应用场景包括医疗机器人和医疗认知计算,这些应用对网络连接提出了不间断保障的要求(如生物遥测、基于VR 的医疗培训、救护车无人机、生物信息的实时数据传输等)。
移动运营商可以积极与医疗行业伙伴合作,创建一个有利的生态系统,提供 IoMT(Internet ofMedical Things,医疗物联网)连接和相关服务,如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等,从而支持各种功能和服务的部署。远程诊断是一类特别的应用,尤其依赖5G 网络的低延迟和高QoS保障特性。

  通过深入探讨5G在增强移动体验、推动工业智能化和构建物联网生态这三大应用场景中的引人瞩目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5G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信技术,而是一个全面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关键推动力。未来,5G将持续赋能各行各业,引领数字化时代的潮流。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刻,让我们与5G一同前行,迎接一个更加联通、智能的明天。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