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四章课后习题
- 0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 0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 03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 04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和ICMP。
- 05IP地址如何表示?
- 06 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07 试说明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 08 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 09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 10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 11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形式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 12重新计算上题,但使用十六进制运算方法(每16位二进制数字转换为4个十六进制数字,再按十六进制加法规则计算)。比较这两种方法。
- 13 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 14在互联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分片后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 15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称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是指局域网看得见的数据)?
- 4-15 (1)试解释为什么ARP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事件设置得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2)举出至少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MAC地址)
- 16 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 18
- 19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29.250/16.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平均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地址块,并算出每个地址块中IP地址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20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 21 写出互联网的IP层查找路由算法
- 22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 24 根据转发表画出网络拓扑
- 34 IPG 和 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
- 35 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 36 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路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
- 37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 42 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点?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 44 假设一段地址的首地146.102.29.0,末地址为146.102.32.255,求这个地址段的地址数。
- 48 如图4-80所示,网络145.13.0.0/16划分为四个子网N1,N2,N3和N4.这四个子网与路由器R连接的接口分别是m0,m1,m2和m3.路由器R的第五个接口m4连接到互联网。
- 49 收到一个分组,其目的地址D = 11.1.2.5。要查找的转发表有这样的三项:
- 50 同上题。假定路由1的目的网络 11.0.0.0/8中有一台主机H,其IP地址是11.1.2.3。当我们发送一个分组给主机H时,根据最长前缀匹配准则,上面的这个转发表却把这个分组转发到路由3的目的网络11.1.2.0/24.是最长前缀匹配准则有时会出错吗?
- 51 已知一CIDR地址块为200.56.168.0/21.
- 52 建议的IPv6协议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
- 53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 54 当使用IPv6时,协议ARP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进行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 55 IPv6只允许在源点进行分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57 试把以下的IPv6地址用零压缩法写成简洁的形式:
- 58 试把以下的零压缩的IPv6地址写成原来的形式:
- 59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0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服务 | 优点 | 缺点 |
---|---|---|
虚电路 | 1.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因为数据是沿着建立的虚电路进行传输的,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因此减少了分组的开销。3.所有分组可以按序到达,无重复、无丢失。 | 每次通信需要建立连接(逻辑连接而非物理连接),数据传输启动慢。2同属于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只能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在这条通路上,只要有一个结点出现故障,整条通路均无法工作。.3因为网络层要保证可靠传输,所以使用虚电路服务的网络节点交换机也比较昂贵和复杂。 |
数据报 | .1每个分组可独立查找转发表进行转发,比较灵活2.由于传输网络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这就使得网络中的路由器比较简单,且价格较便宜,这就使得网络造价大大降低。 | 1不能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分组不能有序到达,可能出现分组的重复或者丢失 3因为网络层不提供可靠通信,因此由主机来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性,包括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因此主机的处理负担比较大。 |
0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实际意义:
可以使许多异构网络在逻辑层面上看起来是同一种网络,这样的好处是,当IP网上的主机 进行通信时,就好像在一个单个网络上通信一样。
网络互连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不同的寻址方案
2.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3.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4.不同的超时控制
5.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6.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7.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8.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9.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等等
03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1)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转发器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桥接器,以及交换机
3)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
4)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转发器和网桥仅仅是将一个网络扩大了,从网络层的角度看来,这仍然是一个网络,并不叫网络的互连。
因此当我们讨论到网络互连,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网络互连和路由选择。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前的文献把路由器也叫作网关。
04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和ICMP。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使许多异构网络互连,以使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在网络层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将IP地址映射为MAC地址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为了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ICMP,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05IP地址如何表示?
IP地址就是给连接到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
我们常常将32位的IP地址中的每隔8位插入一个空格(但是在机器中并没有这样的空格),为了人们方便记忆和书写,常用其等效的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每段数字之间加上一个小数点。这就是点分十进制记法。
仅标志了这个主机(或路由器),而且还标志了此接口所连接的网络,因此,32位的IP地址采用两级结构,由两个字段组成:网络号+主机号。
06 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IP地址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是唯一的
2)所有IP地址是对等的
3)每个IP地址都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的
4)IP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IP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便于管理。
07 试说明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P地址:被称为虚拟地址、软件地址或逻辑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称IP地址为逻辑地址是因为IP地址是用软件实现的)。
MAC地址:由于MAC地址已固化在网卡的ROM中,因此常将MAC地址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
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MAC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MAC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MAC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即使是对分布在全世界的以太网MAC地址进行寻址,也是极其困难的。
然而IP编址解决了这个问题,连接到互联网的主机只需各自拥有一个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可以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即便必须多次调用ARP来找到MAC地址,但这个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用户看不见。
08 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它不反映主机地理位置的信息。而电话号码反映有关电话的地理位置的信息,同一地域的电话号码相似。
注:我国电话号码体制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层次结构,同一地域的电话号码有相同的若干位前缀。号码相似的若干话机,其地理位置应该相距较近。IP地址没有此属性。
09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加快路由器的处理速度。
坏处是不能及时发现数据部分的错误,只有在到达主机的时候才能检查到错误
10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
不要求源站重发,是因为地址字段也有可能出错,从而找不到正确的源站。
不使用CRC,就是为了简化计算。
11设IP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地址外,均为十进制形式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形式表示)。
0100 01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11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000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 0000 1100
0000 1110 0000 0101
0000 1100 0000 0110
0000 0111 0000 1001
计算规则,逢二进一,如果最高位有进位,则在得到的结果的最低位加1 。因此得到的结果为0111 0100 0100 1110,取反码为:1000 1011 101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