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发5.0【反混淆工具混淆后的日志定位】

场景描述

​工程源码的混淆可以降低工程被破解攻击的风险,但会导致无法直接通过Release应用的堆栈信息定位到源码的具体文件和行位置,不易于开发者快速定位解决问题。本工具使用指南将以开发者视角,向开发者讲解,如何分别使用IDE自带反混淆工具AnalyzeStaceTrace和hstack命令行对Release应用中C++堆栈、ArkTS堆栈以及ArkTS堆栈中混淆的方法名进行还原,方便开发者进行错误信息定位(注:仅支持API12及以上的工程)。

文件准备工作

  1. 已混淆的工程和报错日志,这里以混淆工程为例,混淆规则配置如下:

    # 开启属性名称混淆
      -enable-property-obfuscation
    # 开启字面量名称混淆
      -enable-string-property-obfuscation
    # 开启文件/文件夹名称混淆
      -enable-filename-obfuscation
    # 开启顶层作用域名称混淆(作用于类名、方法名)
     -enable-toplevel-obfuscation
    # 开启export导出对象混淆
      -enable-export-obfuscation
    

    ​两次运行工程分别点击工程内的Native按钮和ArkTS按钮获取混淆后的报错日志。

  2. 获取原工程混淆后build产物目录下的sourceMaps.map文件,nameCache.json文件,以及生成的so文件(根据运行的设备的CPU架构选取对应的so文件)产物路径参考下图:

    1

方案描述

  1. 使用IDE自带工具Analyze Stace Trace工具进行日志反混淆。

  2. 当前工程为堆栈所在应用对应的工程,且存在Release构建产物:

  3. 单击菜单栏Code->Analyze Stack Trace,或在FaultLog页面异常堆栈信息处右键选择Analyze Stack Trace。

2

1. 在弹出的Analyze Stack Trace对话框中,粘贴Release应用的异常堆栈信息。取消勾选Unscramble stack,点击Start Analyze进行解析,对话框右侧及为解析结果:

3

  1. 当前工程不为堆栈所在应用对应的工程。

  2. ArkTS堆栈报错信息反混淆操作演示。

打开Analyze Stack Trace工具栏,勾选Unscramble stack,分别添加应用对应的sourceMaps.map文件、nameCache.json文件点击Start Analyze即可进行解析,对话框右侧即为解析结果:

5

  1. Native堆栈报错信息反混淆操作演示。

打开Analyze Stack Trace工具栏,勾选Unscramble stack,分别添加应用对应的sourceMaps.map文件、nameCache.json文件和对应的so文件,点击Start Analyze即可进行解析:

6

  1. IDE界面参数介绍:

        -   左侧输入框:输入需要解析的堆栈信息,右侧为输出结果区域。
        -   Unscramble stack:不勾选表示以当前IDE工程的realease产物来解析堆栈。
        -   Source map:文件中存有混淆前后代码位置的映射关系。
        -   so:动态链接库,包含了已编译的可重用代码,可以被程序在运行时动态加载和链接。
        -   Name cache:混淆名称映射表,文件中包含混淆前和混淆后的名称。
        -   Start Analyze:开始解析。
    
  2. 使用hstack命令的方式进行日志反混淆。

    准备工作:

    建议准备五个空的文件夹(文件名可自定义),这里在E:\hstackTest目录下分别新建nameCache、nativeso、sourcemap、output、input五个空的文件夹为例。将nameCache.json文件放入nameCache文件内,将sourceMaps.map文件放入sourceMaps文件夹中,将生成的so文件放入nativeso文件中,input文件存放ArkTS和Native堆栈报错信息文件,output文件作为输出目录。

    工具下载和环境配置:

  3. Node.js配置到环境变量中,以Windows系统为例:(建议使用18.14.1版本)。

7

  1. 如果需要对C++文件产生的异常进行解析,则需要将SDK中的native\llvm\bin目录配置到环境变量中,变量名设置为“ADDR2LINE_PATH”(路径的文件名不能包含空格)。

8

  1. 根据电脑的操作系统,从[DevicePartner]平台上的套件货架上下载对应版本的hstack工具。

ArkTS堆栈报错信息反混淆操作演示。

将ArkTS堆栈文件放入input文件夹内,在工具所在目录打开终端,输入指令:

hstack -i E:\hstackTest\input -o E:\hstackTest\output -s E:\hstackTest\sourcemap -n E:\hstackTest\nameCache

9

在output文件夹中即可看到解析后的ArkTS堆栈文件(解析后的文件会在原文件名下增加一个“_”命名),解析效果展示:

10

Native堆栈报错信息反混淆操作演示。

将Native堆栈文件放入input文件夹内,在工具所在目录打开终端,输入指令:

hstack -i E:\hstackTest\input -o E:\hstackTest\output -s E:\hstackTest\sourcemap --so E:\hstackTest\nativeso -n E:\hstackTest\nameCache

解析效果展示:

11

hstack命令行配置说明:

指令
-s可选,指定工程sourcemap.map文件归档目录。参数为文件夹
–so可选,指定工程so文件归档目录。参数为文件夹
-n可选 ,指定工程nameCache.json文件归档目录。参数为文件夹
-i堆栈文件目录,参数为文件夹
-o反混淆文件输出目录,参数为文件夹
–version/-v查看hstack版本。
–help/-h查询hstack命令行帮助。

注意事项:

  • sourcemap与so文件归档目录至少提供一项。
  • 如果需要对方法名进行解析还原,则需要同时提供sourcemap与nameCache文件。
  • 路径参数,包括ADDR2LINE_PATH这个环境变量的参数值,不支持以下特殊字符:`!@#¥……&*()——|{}【】‘;:。,、?。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所带来的鸿蒙开发中一小部分技术讲解;想要学习完整的鸿蒙全栈技术。可以在结尾找我可全部拿到!
下面是鸿蒙的完整学习路线,展示如下:
1

除此之外,根据这个学习鸿蒙全栈学习路线,也附带一整套完整的学习【文档+视频】,内容包含如下

内容包含了:(ArkTS、ArkUI、Stage模型、多端部署、分布式应用开发、音频、视频、WebGL、OpenHarmony多媒体技术、Napi组件、OpenHarmony内核、鸿蒙南向开发、鸿蒙项目实战)等技术知识点。帮助大家在学习鸿蒙路上快速成长!

鸿蒙【北向应用开发+南向系统层开发】文档

鸿蒙【基础+实战项目】视频

鸿蒙面经

2

为了避免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时间成本,对比我把以上内容全部放在了↓↓↓想要的可以自拿喔!谢谢大家观看!
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