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程序员的经历
今天是 10 月 24 日,程序员节。
不知道写什么,就写点成为程序员的经历吧。
暑假
最早接触编程,是在高考后的暑假。那时候报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查询到拟录取,想着迟早要接触到编程,不如趁暑假的空余时间提前学习一下。
在入学前,就有新生群了,很多人在聊天,也有师兄师姐在给建议。我是在茫茫的聊天记录中偶然看到慕课网,搜索这个网站后发现了很多不同语言的教程。
当然,面对那么多教程,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好。就凭眼缘吧,挑了一个 JavaScript 教程来看。此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随缘的决定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算不算是埋了一个伏笔哈哈哈)。
教程有点像闯关,左边是文字说明,右边是代码编辑窗口,每一节都有一个小任务,学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快就把所有章节都学完了。后面查资料发现,JS 和 HTML、CSS 是一套的,网站上也有这两个标记语言的教程,也就顺便一起学了。
数媒
九月开学了,军训了十几天,才正式进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刚上来就要分方向,我们的专业会分成三个方向,会有不同方向的老师过来和我们介绍这个方向的优点,也就是拉人。当时我觉得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老师挺有意思的。我小时候经常玩游戏,未来也想过制作游戏,如果选数媒的话可能会更接近于游戏,所以就选择了数媒。
不过呢,我们学校的数媒跟其他学校不同,我们虽然也带了技术两个字,却是从美术开始学的,素描、水粉、平面、动画、微电影、建模、雕塑等等。而专业课老师基本都偏向于微电影,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学习拍摄、剪辑、后期,平时上课还经常看电影,做赏析。
唯一跟编程有关的,则是大二的网页设计课,要学习 HTML、CSS、JavaScript、jQuery。因为我在高考后的暑假就已经自学过了,所以这门课上得十分轻松,同学也经常让我帮忙看代码,他们都以为我有天赋(其实并不是,只是因为我早就学过了)。
大学的第一次答辩,就是这门课的大作业,要做一个自己的网站,跟老师介绍自己的设计和实现思路。当时我的学号是 32,本来应该从 1 号开始答辩的,可能是因为平时交的作业太突出了,结果我被老师叫过去,第一个答辩,慌得一批。所幸结果还是好的,正常完成了答辩。
比赛
到了大三的时候,感觉很快就要出去找实习了,然而简历上没什么好写的。当时正好有一个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可以参加,能拿到名次的话就可以写进简历了。班里有一位同学,在大二时已经参加过一次,也拿过名次,还想再参加一次,想要做出带有互动性的作品,需要程序,就来找我一起组队。问到为什么是来找我,而不是其他人,她说,是因为大二的网页课,看我比较擅长程序吧(这么说来,我自学的编程影响深远啊)。
当时要先决定参加哪一个赛组,做什么类型的作品。她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想试试做游戏,比赛也正好有个动漫游戏组,她觉得可以,就朝这个方向前进了。
在报名之前,我们还问了老师的意见,但是老师说,他不会做游戏,不太能给到我们帮助,而且其他学校是有导师带项目,可以把项目给学生去参赛的,我们没有,言下之意是不建议我们选择这条赛道的。但是我的队友觉得,既然老师不建议选游戏,那我们就做游戏,不能因为别人的观点就放弃自己的想法,否则什么事都无法做,毕竟任何事都可能会有人反对。
于是,我开始安装 Unity,先熟悉一下游戏引擎。说来惭愧,在遥远的大一暑假,我也曾经安装过 Unity,当时啥也不懂,对着一个空场景的天空盒发呆,界面菜单全是英文的,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才能开始做游戏,就放弃了。当时都没想过要找找教程(天呐,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不过,也是因为当时并没有目标,所以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吧。借着比赛的力,有了短期目标,就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了。
熬夜
大三的寒假,正式开始学习 Unity。上网找了 Siki 学院的教程,从见缝插针、打砖块两个新手教程开始学,稍微熟悉了游戏开发的一个简短流程。接着,就开始做自己的参赛作品。一边学习教程,一边实践,不断踩坑。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凌晨两三点才睡。第二天如果有课,就早上七点多起床,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上课,课余时间就做游戏。
那段时间简直是入迷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空余时间都在做游戏。有时候还把团支书的工作给忘记了,有师弟师妹还很关心地询问我最近怎么了,我向他们解释了缘由,他们肯定了我的想法,同时提醒我要保重身体。
就这样熬了两个多月,在截止日期前,上传了参赛作品和 PPT,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后就是作品入围了,要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加初赛,上台答辩。惊喜的是,我们的作品获得了省赛二等奖,入围决赛了。因为决赛是在福建农林大学,我们师生一行人,坐火车,转高铁,去到福建福州,体验了一个星期的旅游和决赛答辩。最终,决赛获得了国赛二等奖,比赛落下了帷幕,简历上也有项目经历可以写了。
实习
其实在参加决赛之前,我就开始找实习了。本来打算去海南和家人旅游一阵子的,但是辅导员开会,要求我们都去实习,不然拿不到学分,就无法毕业(太生气了)。找实习也还算顺利,面试了三次,除了第一次没过,后面两次都通过了。我投递的岗位是程序岗,毕竟在比赛中,我负责的是程序开发,我也有意向往这个方向发展。
不过我的职业规划不太清晰,当时入职的公司是使用白鹭引擎,做微信小游戏。入职之后给我两周的时间自学 TypeScript、白鹭引擎、微信开发者工具,之后就上手做项目。
遗憾的是,我只待了一个月就走了,当时是因为大佬升级服务器,他把服务器搞崩了,却突然黑着脸过来审判我的前端代码,把我说得很尴尬,还有同事在嘲笑。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到十分沮丧,次日就提离职走了。不过反正也盖了章,能拿到实习学分。后来就继续准备考研。
尽管如此,我也还是在简历上写了这段实习经历,后来也一直都是投递程序岗位,一直到现在。
至于后面的经历,以后有机会再细说吧。以上就是我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一步步走向程序员的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