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简介
定义
堆叠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从逻辑上变成一台交换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数据转发。如图1所示,SwitchA与SwitchB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后组成堆叠系统。
应用场景
-
提高可靠性
堆叠系统多台成员交换机之间冗余备份,如图1所示,SwitchA和SwitchB组成堆叠系统,SwitchA和SwitchB相互备份,SwitchA故障时,SwitchB可以接替SwitchA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堆叠系统支持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也可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
扩展端口数量
如图2所示,当接入的用户数增加到原交换机端口密度不能满足接入需求时,可以增加新交换机与原交换机组成堆叠系统扩展端口数量。
-
-
增大带宽
如图3所示,当需要增大交换机上行带宽时,可以增加新交换机与原交换机组成堆叠系统,将成员交换机的多条物理链路配置成一个聚合组,提高交换机的上行带宽。
-
-
简化组网
如图4所示,网络中的多台设备组成堆叠,虚拟成单一的逻辑设备。简化后的组网不再需要使用MSTP等破环协议,简化了网络配置,同时依靠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实现单设备故障时的快速切换,提高可靠性。
-
-
长距离堆叠
如图5所示,每个楼层的用户通过楼道交换机接入外部网络,现将各相距较远的楼道交换机连接起来组成堆叠,这相当于每栋楼只有一个接入设备,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每栋楼有多条链路到达核心网络,网络变得更加健壮、可靠。对多台楼道交换机的配置简化成对堆叠系统的配置,降低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
堆叠方式
堆叠交换机之间必须直连,中间不能有其他的交换机。
根据连接介质的不同堆叠方式可以分为:堆叠卡堆叠和业务口堆叠。
堆叠卡堆叠
堆叠卡堆叠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交换机之间通过专用的堆叠插卡ES5D21VST000及专用的堆叠线缆连接。
- 堆叠卡集成到了交换机后面板上,交换机通过集成的堆叠端口及专用的堆叠线缆连接。
业务口堆叠
业务口堆叠指的是交换机之间通过与逻辑堆叠端口绑定的物理成员端口相连,不需要专用的堆叠插卡。业务口堆叠涉及两种端口的概念,如图1所示:
-
物理成员端口
成员交换机之间用于堆叠连接的物理端口。物理成员端口用于转发需要跨成员交换机的业务报文或成员交换机之间的堆叠协议报文。
-
逻辑堆叠端口
逻辑堆叠端口是专用于堆叠的逻辑端口,需要和物理成员端口绑定。堆叠的每台成员交换机上支持两个逻辑堆叠端口,分别为stack-port n/1和stack-port n/2,其中n为成员交换机的堆叠ID。
业务口堆叠根据连接线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线缆堆叠和专用线缆堆叠。
-
普通线缆堆叠
普通堆叠线缆包括:光线缆、网线和高速电缆。使用普通线缆堆叠时,逻辑堆叠端口需要手动进行配置,否则无法组建堆叠。
-
专用线缆堆叠
专用堆叠线缆的外观如图2所示,专用堆叠线缆的两端区分主和备,带有Master标签的一端为主端,不带有标签的一端为备端。使用专用线缆堆叠时,专用堆叠线缆按照规则插入端口后,交换机就可以自动组建堆叠。
-
两种堆叠方式的对比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