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部分内容来源以下文章,尊重原创
来源:【物联网】常见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综合,详细分析原理及其应用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Goforyouqp/article/details/132982853
来源:【传感器技术】第2章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一般特性。静态特性,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动态特性,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响应(山东大学)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persona5joker/article/details/140721677
来源:神奇的开关 — 可控硅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328389/article/details/130921822
来源:电感和磁珠的区别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304393/article/details/132667511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全)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础单元,涵盖元件和器件的总称,用于构建电子设备并实现特定功能。其核心作用包括能量转换、信号处理、电路保护等,涵盖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类型。
基础无源元件
1 电阻 Resistor 符号 R
- 定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 电阻由导体两端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定义,即 R=U/I;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
1.1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1 MΩ(兆欧)=10^6 kΩ(千欧)=10^6Ω (欧) 1 kΩ(千欧)=10^3Ω(欧)
1.2 常见的电阻图片
1.3 电阻的阻值标记方法
电阻的阻值和允许偏差的标注方法有直标法、色标法和文字符号法。
-
直标法
在电阻体上直接标出电阻的阻值,功率,允许偏差(误差)。
-
色标法
四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环分别代表两位有效数的阻值;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
五环电阻为精密电阻,前三环为数值,最后一环还是误差色环。
色环电阻分三环、四环、五环和六环,通常用四环。
-
文字符号法
将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直接用数字和字母印在电阻上(无误差标示为允许误差 ± 20%)。也有厂家采用习惯标记法,如:
6 R 8,表示6.8,R表示小数点
33 R表示33
3 Ω 3 表示电阻值为3.3 Ω、允许误差为 ± 5 %
1 K 8 表示电阻值为1.8 KΩ、允许误差为 ± 20 %
5 M 1 表示电阻值为5.1 MΩ、允许误差为 ± 10 %
-
数码法
在电阻器上用三位数码表示标称值的标志方法。数码从左到右,第一、二位为有效值,第三位为指数,即零的个数。偏差通常采用文字符号表示。
例如101,表示10后面带1个0,即100,单位是欧,即100欧
例如153,表示15 000,即15 K
102表示1 K
103表示10 K
104表示 100 K
105表示1 M
1.4 电阻的分类
根据阻值不同,电阻器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
-
固定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固定的,无法调节。
- 碳膜电阻器:采用碳膜材料制成,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一般的电路应用。
- 金属膜电阻器:采用金属膜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精密仪器和测量设备。
- 金属氧化物膜电阻器(MOX电阻器):采用金属氧化物膜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功率承受能力和温度稳定性,适用于高功率电路和高温环境。
-
可变电阻器
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可以通过旋钮、滑动或其他方式进行调节。
- 可变电阻器(旋钮电阻器):通过旋钮来调节电阻值,常用于音量调节、亮度调节等应用。
- 可变电阻器(滑动电阻器):通过滑动来调节电阻值,常用于灯光调节、电机速度控制等应用。
- 可编程电阻器:通过数字信号或编程来调节电阻值,常用于自动化控制和数字电路中。
类别 | 电阻类型 | 特点 | 应用 |
---|---|---|---|
按材料分类 | 碳膜电阻 | 成本低,稳定性一般,精度较低 | 普通电子电路 |
金属膜电阻 | 精度高(±1%~±5%),温度系数小,噪声低 | 精密仪器、通信设备 | |
金属氧化膜电阻 | 耐高温、功率大,抗氧化性好 | 大功率场景(如电源电路) | |
绕线电阻 | 功率大,耐高温,精度高,但高频性能差 | 大功率负载、限流 | |
贴片电阻(SMD) | 体积小,适合自动化生产 | 现代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 | |
按用途分类 | 普通电阻 | 一般电路中的限流、分压或负载 | |
精密电阻 | 精度可达±0.1%以下,温度稳定性高 | 测量仪器、高精度ADC/DAC电路 | |
功率电阻 | 功率大(几瓦至数百瓦),散热性好 | 电源、电机控制 | |
敏感电阻(传感器类) | 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NTC/PTC) | ||
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 | |||
压敏电阻:阻值随电压变化,用于过压保护 | |||
湿敏电阻:阻值随湿度变化 | |||
按阻值特性分类 | 固定电阻 | 阻值不可调整 | 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 |
可变电阻 | 电位器:手动调节阻值(如音量旋钮) | ||
可调电阻:通过螺丝刀调节阻值(如微调电阻) | |||
按结构形式分类 | 插件电阻(直插式) | 通过引脚插入PCB板焊接 | |
贴片电阻(表面贴装) | 直接贴装在PCB表面,适合高密度电路 | ||
集成电阻网络 | 多个电阻集成在一个封装内,如排阻 | ||
特殊类型电阻 | 熔断电阻(保险电阻) | 过流时熔断,兼具电阻和保险丝功能 | |
零欧电阻(跳线电阻) | PCB布线跳线或测试点 | ||
高压电阻 | 耐高压(数千伏),用于高压设备 |
1.5 电阻器的应用
-
限流与保护
-
LED限流
- 示例:在LED电路中串联电阻(如220Ω),防止电流过大烧毁LED。
- 作用:根据欧姆定律限制电流。
-
电源保护
-
示例:在电源输出端串联小阻值电阻(如0.1Ω),用于检测过流。
-
作用:配合保险丝或保护电路实现过流熔断。
-
例如,在LED电路中,为了保护LED不受过大电流的损害,可以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来限制电流。
-
-
分压电路
- 传感器信号调理
- 示例:电位器分压用于调节光敏/热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
- 作用:将传感器信号转换为适合ADC(模数转换器)的电压范围。
- 音量/亮度控制
- 示例:音响的音量旋钮(电位器)调节音频信号的分压比例。
- 作用:通过分压改变输出信号的强度。
- 传感器信号调理
-
功率控制
-
电机调速
- 示例:直流电机串联功率电阻(如绕线电阻)调节转速。
- 作用:通过消耗部分功率降低电机驱动电压。
-
电热器件控制
- 示例:电热毯中通过可变电阻调节发热丝功率。
- 作用:控制发热量以实现温度调节。
-
-
信号处理
- 阻抗匹配
- 示例:射频电路中用50Ω电阻匹配天线与接收器的阻抗。
- 作用:减少信号反射,提高传输效率。
- 滤波电路
- 示例:RC低通滤波器中电阻与电容配合(如1 kΩ + 1μF)。
- 作用:滤除高频噪声,保留低频信号。
- 阻抗匹配
-
校准与调节
-
精密仪器校准
- 示例:万用表内部使用高精度金属膜电阻(±0.1%)校准测量基准。
- 作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微调电路参数
- 示例:可调电阻(Trimpot)用于调节振荡器频率或运放增益。
- 作用:优化电路性能。
-
-
特殊功能应用
-
过压保护
- 示例:压敏电阻(如14D471K)并联在交流电源输入端。
- 作用:吸收浪涌电压,保护后级电路。
-
温度检测
- 示例:热敏电阻(NTC)用于空调温度传感器。
- 作用:通过阻值变化反映温度信息。
-
电路板跳线
- 示例:用零欧电阻(0Ω)替代PCB跳线连接不同电路模块。
- 作用:简化布线,便于测试或版本切换。
-
2 电容 Capacitor 符号C
电容描述的是器件储存电荷的能力。电容的定义是器件的电荷量与电势之比,即C=Q/U,其中Q为电荷量,U为电势差。是一种基本的线性电子元件。电容器在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离直流电路中都有应用。
2.1 电容的单位:法拉F
1法拉(F)=10^3毫法(m F)=106微法(μF)=109纳法(n F) =10^12皮法(p F)
具体来说:
101就是10后面跟1个0,也就是10pF。
102就是10后面跟2个0,换算成纳法就是1 nF了。
103同理,是10后面跟3个0,变成了10 nF。
104,就是10后面跟4个0,变成100 nF。
105是1 uF。
106则是10 uF,因为10后面跟了6个0。
107是100 uF,因为10后面跟了7个0。
2.2 电容的基本原理
- 电荷储存机制
当导体之间存在介质(绝缘体)时,电荷无法自由移动,会在导体上累积,形成电荷的储存。这种储存的电荷量即为电容。 - 平行板电容器公式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ϵS/d,其中ϵ*为介电常数,S为极板正对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
2.3 常见的电容图片
2.4 电容的分类
2.5 电容器的常见应用
-
储能与瞬时供电
作用:快速充放电,为电路提供瞬时能量。
应用场景:- 相机闪光灯:电容在充电时储存电能,放电时瞬间释放高能量点亮闪光灯。
- 电动车再生制动:刹车时电容快速存储电机反馈的电能,供后续加速使用。
-
滤波(平滑电压)
作用:滤除电源中的交流纹波,稳定直流电压。
应用场景:- 电源适配器:电解电容并联在输出端,吸收高频噪声,确保手机充电时电压稳定。
- 电脑主板:多个陶瓷电容靠近CPU供电引脚,滤除高频干扰,防止系统崩溃。
-
耦合(隔直通交)
作用:阻断直流信号,仅允许交流信号通过。
应用场景:- 音频放大器:耦合电容连接前置放大器和功放,传递音乐信号同时隔离直流偏置电压。
- 射频通信模块:高频陶瓷电容在射频电路中传递信号,避免直流影响天线匹配。
-
去耦(局部能量缓冲)
作用:为芯片提供本地能量储备,抑制电压波动。
应用场景:- **数字IC(如MCU)**:0.1μF陶瓷电容贴近芯片电源引脚,吸收开关噪声,防止逻辑错误。
- 高速PCB设计:多层板中分布去耦电容,减少高频信号引起的电源平面噪声。
-
定时与振荡
作用:与电阻/电感配合控制时间常数或频率。
应用场景:- 555定时器电路:通过调节RC(电阻-电容)值控制LED闪烁频率。
- 晶振负载电容:匹配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负载电容,确保时钟信号精准(如单片机主频稳定)。
-
功率因数校正(PFC)
作用:改善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提高能效。
应用场景:- 工业电机驱动:大容量薄膜电容在变频器中补偿无功功率,降低电网损耗。
- LED驱动电源:X 2安规电容用于PFC电路,提升能源利用率。
-
信号滤波与选频
作用:选择性通过特定频率信号。
应用场景:- 音箱分频器:电解电容与电感组成高通/低通滤波器,分离高音与低音信号。
- 无线电调谐:可变电容调整LC谐振频率,实现电台选台(如老式收音机)。
-
缓冲与保护
作用:吸收电压尖峰,保护敏感元件。
应用场景:- 继电器触点:并联电容减少开关火花,延长触点寿命。
- IGBT模块:缓冲电容抑制功率器件关断时的电压浪涌。
-
传感器与能量采集
作用:利用电容变化检测物理量或存储微小能量。
应用场景:- 触摸屏:手指靠近改变电容值,触发触摸信号(如智能手机屏幕)。
- 能量收集系统:超级电容存储太阳能板收集的微弱电能,为IoT设备供电。
-
超级电容的特殊应用
作用:高容量快速充放电,替代电池短时供电。
应用场景:- 公交车启停系统:超级电容在刹车时储能,启动时辅助发动机,降低油耗。
- 应急电源:为RAM芯片提供临时电力,防止数据丢失(如电脑主板纽扣电池备份)。
3 电感 Inductor
电感是一种储存电能的元件,它是由导体线圈组成的。当电流通过导体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储存电能。电感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
3.1 电感的单位
1 H(亨)=10^3 mH =106(μH)=109 nH
3.2 电感的分类
-
自感器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候,线圈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变化的磁场可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感生电动势)(电动势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电源的端电压,这就是自感。
-
互感器
两个电感线圈相互靠近时,一个电感线圈的磁场变化将影响另一个电感线圈,这种影响就是互感。互感的大小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与两个电感线圈耦合的程度,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元件叫做互感器。
3.3 电感的种类
3.4 电感的常见应用
-
储存能量
电感器可以储存电能,并且在电流变化时释放电能。当电流通过电感器时,磁场会储存电能。当电流发生变化时,磁场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感器释放储存的电能。这种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特性使得电感器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变压器中的电感器可以储存和传输电能,用于电力传输和转换。
-
滤波和抑制噪声
电感器可以用作滤波器,通过阻碍或通过特定频率的信号来滤除电路中的噪声。电感器对高频信号有较高的阻抗,可以阻碍高频噪声的传输。因此,电感器在电子设备中常用于滤除高频噪声,提高信号质量。例如,在收音机中,电感器可以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以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
耦合和变压
电感器可以用来实现电路之间的耦合和变压。当两个电感器靠近时,它们的磁场会相互耦合,从而传递能量和信号。
这种耦合特性使得电感器在变压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变压器通过电感器之间的相互耦合,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降。
-
时序控制
电感器可以用来实现时序控制,例如延时和振荡。通过改变电感器的电感值和电流变化速率,可以控制电感器的响应时间和频率。
例如,在振荡电路中,电感器可以与电容器和电阻器组合使用,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这种时序控制特性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时钟、计时器和发生器。
-
传感器
电感器的电感值可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制作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利用电感器的电感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这种基于电感变化的传感器在许多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3.5 电感与磁珠的比较
- 电感是储能元件,磁珠是能量转换元件(耗能元件)
- 磁珠的磁是封闭的,电感的是开放的。
- 电感的滤波原理: 电能转换为磁能,再转换为电能。
- 磁珠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所以磁珠更“干净”
- 电感多用于电源端的LC滤波。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用于EMC对策。
- 磁珠主要用于抑制电磁辐射干扰。电感用于这方面则侧重于抑制性干扰。
- 辐射:磁珠 传导:电感
- 电感应该是用于做阻抗匹配和电源端以及中低频滤波。
- 磁珠是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例如: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都需要再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
- 电感一般用于电路的匹配和信号质量的控制上,一般地的连接和电源的连接。
- 在模拟地和数字地结合的地方用磁珠。对信号线也采用磁珠。
4 晶振 (晶体振荡器)
有一些电子设备需要频率高度稳定的[交流信号,而LC[振荡器稳定性较差,频率容易漂移(即产生的交流[信号频率容易变化)。在振荡器中采用一个特殊的元件——石英晶体,可以产生高度稳定的信号,这种采用石英晶体的振荡器称为晶体振荡器。
半导体器件
5 二极管 Diode 符号D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的电子器件。给二极管两极间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 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导通时电流方向是由阳极通过管子流向阴极。
二极管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电路中,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件进行合理的连接,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整流、对调制信号检波、限幅和钳位及对电源电压的稳压等多种功能。
5.1 二极管的分类
5.1.1 常见的二极管
- 整流二极管
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是电子行业中最常见的二极管类型。常用型号包括1N4001-1N4007。 - 肖特基二极管
具有低正向压降(0.15 V-0.45 V)和快速开关特性,适用于高频应用,如电源整流和高频信号处理。常用型号包括1N5819、SS14F等。 - 快恢复二极管
反向恢复时间短,适用于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器和变频器等高频电路。常用型号包括FR107、ES1J等。 - **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
用于电路中的电压调节,能够在反向击穿状态下保持电压稳定。常用型号包括ZMM5V1、ZM4733等。 - **发光二极管(LED)**
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广泛用于显示、指示灯和照明。其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正向电压通常在1.8 V-3.3 V之间。 - **光电二极管(光敏二极管)**
在反向电压下工作,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于光检测和传感器应用。 -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用于保护电路免受瞬态高压和浪涌的损害,常见于电源和通信接口保护。常用型号包括ESDL5V0BDB等。 - 开关二极管
具有快速开关特性,适用于高频或超高频电路。常用型号包括1N4148、BAV99等。 - 变容二极管
利用PN结反偏时结电容随电压变化的特性,常用于调谐电路和频率调制。 - ESD二极管
用于防静电保护,防止静电放电对电路的损害。
5.2 二极管的应用
-
整流
二极管可以用作整流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当交流信号通过二极管时,它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而在另一个方向上被阻止。这种性质使得二极管可以将交流信号的负半周期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直流信号。整流器广泛应用于电源、电动机控制和通信设备等领域。
-
保护
二极管可以用作电路的保护装置,防止过电压和反向电压对电路和元件的损坏。当电路中出现过电压或反向电压时,二极管可以将过电压或反向电压导向地,从而保护其他元件不受损坏。保护二极管常用于电源电路、通信线路和电子设备中,以保护其免受电压波动和电磁干扰的影响。
-
开关
二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它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而当二极管反向偏置时,它处于截止状态,电流无法通过。这种开关功能使得二极管在数字电路、计算机逻辑门和存储器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
检波
二极管可以用作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当高频信号通过二极管时,它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而在另一个方向上被阻止。这种性质使得二极管可以将高频信号的振荡部分去除,从而得到低频信号。检波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和音频设备中,用于解调和提取信号。
-
发光
某些特殊类型的二极管,如发光二极管(LED),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当电流通过LED时,它会发出可见光,用于指示、照明和显示等应用。LED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照明设备和显示屏等领域,由于其高效、长寿命和可调光性能而受到青睐。
-
稳压
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利用PN结反向击穿特性,在电路中实现电压稳定,广泛应用于稳压电路中。
-
续流
续流二极管并联在线圈两端,用于消耗线圈电流消失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常见于BUCK芯片电路和感性负载电路中。
-
工业与通信设备
二极管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控制电机和传感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通信设备中,二极管用于信号调理和电源管理,提升设备性能。
-
倍压与钳位
二极管用于倍压电路,通过电容和二极管组合实现电压倍增。此外,二极管还可用于钳位电路,限制信号电压范围。
6 三极管 Transistor 晶体管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6.1 基本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它的结构包括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电子输运和控制。
当三极管的发射结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基极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此时,发射结的P区域中的多数载流子(空穴)与N区域中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发生复合,形成电流从发射极流向基极的电流。这个电流被称为发射极电流(IE)。
当三极管的集电结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基极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此时,集电结的N区域中的多数载流子(电子)与P区域中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发生复合,形成电流从集电极流向基极的电流。这个电流被称为集电极电流(IC)。
基极电流(IB)是通过基极流入或流出的电流。它控制着发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当基极电流增加时,发射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也会相应增加。
6.2 主要作用
-
放大作用
三极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放大信号。当输入信号施加到基极上时,它会控制发射结和集电结之间的电流。小的输入信号可以通过三极管放大为较大的输出信号。
这种放大作用使得三极管在放大器、音频设备和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
开关作用
三极管还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当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它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而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它处于断开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这种开关功能使得三极管在数字电路、计算机逻辑门和存储器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6.3 参数
-
最大集电极电流(IC max)
最大集电极电流是三极管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超过这个电流,三极管可能会过热并损坏。
-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VCE max)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是三极管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超过这个电压,三极管可能会击穿并损坏。
-
最大功耗(P max)
最大功耗是三极管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超过这个功率,三极管可能会过热并损坏。
-
增益(β)
增益是三极管的放大倍数,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增益越大,放大效果越好。
6.4 应用场景
-
放大器
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将小信号放大为较大的信号。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通信系统和放大电路等领域。
-
开关
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断开;当基极电流为非零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电路导通。开关电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计算机逻辑门和存储器等领域。
-
振荡器
三极管可以用于振荡器电路,产生连续的振荡信号。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和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可以实现振荡频率的调节。振荡器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和计时设备等领域。
-
稳压器
三极管可以用于稳压器电路,稳定电压输出。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实现对电压的稳定调节。稳压器广泛应用于电源、电子设备和仪器等领域。
除了以上应用场景,三极管还可以用于电流源、限幅器、频率倍增器、斩波器等电路中,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性能。
7 晶闸管/可控硅
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简称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它在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及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双向可控硅也叫三端双向可控硅,简称TRIAC。双向可控硅在结构上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反向连接,这种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功能。其通断状态由控制极G决定。在控制极G上加正脉冲(或负脉冲)可使其正向(或反向)导通。这种装置的优点是控制电路简单,没有反向耐压问题,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集成与功能模块
8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8.1 集成电路的分类
- 按功能结构分
- 模拟集成电路
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指幅度随时间变化的信号。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录放机的磁带信号等),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成比例关系。 - 数字集成电路
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例如5G手机、数码相机、电脑CPU、数字电视的逻辑控制和重放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 -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 按制作工艺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膜集成电路
- 集成度高低
- SSIC 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 MSIC 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 LSIC 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 VLSIC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 ULSIC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 GSIC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也被称作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特大规模集成电路(Giga Scale Integration)。
- 导电类型不同
- 双级型集成电路
制作工艺复杂,功耗较大,代表集成电路有TTL、ECL、HTL、LST-TL、STTL等类型。 - 单级型集成电路
制作工艺简单,功耗也较低,易于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代表集成电路有CMOS、NMOS、PMOS等类型。
- 按用途
- 电视机用集成电路、音响用集成电路、影碟机用集成电路、录像机用集成电路、电脑(微机)用集成电路、电子琴用集成电路、通信用集成电路、照相机用集成电路、遥控集成电路、语言集成电路、报警器用集成电路及各种专用集成电路。
- 按应用领域
- 标准通用集成电路
- 专用集成电路
- 按外形
- 圆形(金属外壳晶体管封装型,一般适合用于大功率)
- 扁平型 (稳定性好,体积小)
- 双列直插型
8.2 常见的封装形式
- **DIP(双列直插式封装)**
- 特点:引脚成双列排列,适合穿孔焊接,操作简便;但体积较大,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比值低(约1: 86)。
- 应用:早期CPU(如8086)、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QFP(四边扁平封装)**
- 特点:引脚细密,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高频性能好;芯片面积/封装面积比提升至约1: 7.8。
- 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如80386处理器)。
- **BGA球栅阵列封装)**
- 特点:底部为球形焊点,引脚密度高,散热性能优;解决了传统封装在高频、多引脚场景下的信号干扰问题。
- 应用:现代CPU(如Intel Pentium系列)、GPU等。
- 技术发展趋势
- 高密度封装:如CSP芯片尺寸封装,芯片与封装面积比接近1: 1,适用于微型化设备。
- 3D封装:通过堆叠芯片或封装体,提升集成度与性能,缩短互连长度,典型技术包括裸芯片堆叠和封装堆叠。
- 封装形式选择原则
- 高频场景:优先选BGA、QFP等低寄生参数封装。
- 微型化需求:采用CSP或3D封装。
9 传感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
9.1 敏感元件分类
- 物理类
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 - 化学类
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 生物类
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
其他常用元件
10 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可以给予规定输入量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当输入量降至一定程度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后,再恢复到初始状态。
10.1 继电器的作用
-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 **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 **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11 变压器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原理: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附录(常见名词)
-
电阻器 Resistor
-
电容器 Capacitor
-
电感器 Inductor
-
二极管 Diode
-
三极管 Transistor
-
LED Light-Emitting Diode 也叫发光二极管
-
发射极 Emitter
-
基极 Base
-
集电极 Collector
-
可控硅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
-
传感器 transducer/sensor
-
继电器 relay
-
变压器 Transformer
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11 变压器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原理: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变压器就是一种利用电磁互感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
附录(常见名词)
- 电阻器 Resistor
- 电容器 Capacitor
- 电感器 Inductor
- 二极管 Diode
- 三极管 Transistor
- LED Light-Emitting Diode 也叫发光二极管
- 发射极 Emitter
- 基极 Base
- 集电极 Collector
- 可控硅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 Circuit
- 传感器 transducer/sensor
- 继电器 relay
- 变压器 Transfo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