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

冒泡

判断次数:n*(n-1)/2

代码

int a[len]={*,*,* ......);

int i,j;

for(i=0;i<=len-1;i++)
    for(j=0;j<=len-1-i;j++)

        if(a[j]>a[j+1];
        {
            int term;
            term=a[j];
            a[j]=a[j+1];
            a[j+1]=term;
        }

分析:

1.排序过程:

首先,将相邻元素两两比较,依次递推,确保每相邻两个元素顺序正确;

每比较完一轮,可以实现最后的一个数为最小的;

接着进行下一轮,即将 前面length-1个数两两比较,实现把其中最小的数放在倒数第二的位置;

总共比较len-1轮。

2.两层for循环嵌套

        外层循环控制次数:length-1次

        内层循环控制比较:length-1-i 次,j为数组下标

3.需要注意的是,真正起到排序作用的其实是内层循环,因此将控制内层循环的变量j作为控制数组下标的变量,注意j的范围,随着i的值而改变,

可以这样理解:j为数组元素的下标,每循环完一轮,需要接着进行比较的元素就减少1个,每轮排序的最大下标就是这样确定的,即数组的最大下标length-1减去i(排序次数)。

选择

int a[length]={*********};
int i,j;

for(i=0;i<=length;i++)
    for(j=i+1;j<=length-1;j++)
    
    if(a[i]>a[j])
     {
        int t=a[i];
        a[i]=a[j];
        a[j]=t;
     }

分析:

1.过程:

将a[0]与后边所有元素一一比较,若出现后边元素比他大,则交换,以实现最大的元素排在a[0];

控制下标的变量i++,将a[1]重复同样的步骤,类推,重复len-1次

2.外层i控制元素下标及比较次数,内层循环的变量j初始值始终为i-1,然后遍历整个数组,直到最后一个元素。

两种方法比较

1.选择排序改变的是整体的秩序,冒泡排序则改变局部的秩序

2.冒泡排序更倾向于结果的慢慢浮现,就像水中的气泡 ,等一轮排序结束后最大的元素自然会浮出在数组 的最后,但是整体上因为在整个排完之前始终没有清晰的顺序,会给人混乱的感觉

选择排序有点按位置排序的意思,目标很明确,就要把最大的元素放在a[0]的位置,拎着a[0],和后边元素一一比较,出现破坏秩序的就要交换,简单直接

3.冒泡和选择的效率相当,没有优劣之分,都要掌握

排序的优化(某下情形下减少循环次数)

for(i=0;i<len;i++)
{
    for(j=0;j<len-i;j++)
    {
        int term,flag=0;
        if(a[j]>a[j-1])
         {
            
            term=a[j];
            a[j]=a[j-1];
            a[j-1]=term;
            
            flag=1;
        }        
    }
    if(flag==0) break;
}

定义flag

看在某一轮回循环中若没有相邻元素之间的交换,则说明整个数组以全部拍好顺序,接下来的循环没有必要再执行下去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