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等奖)B1048基于土地利用强度指标的中国城镇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本文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模式,通过土地利用强度(LUI)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IELUS)量化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利用有序程度。研究运用计量地学思想,借助GWR模型分析LUI与IELUS的空间相关性,揭示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土地利用模式。旨在通过空间换时间的方法,为土地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作品介绍

1 设计背景与研究意义

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与生活的根基,承载着人类文明数千年来发展的历史。赵亚莉等[4]学者由土地开发的角度出发,认为土地利用强度就是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特定区域内土地利用各类型的成分构成与相对数量关系。[2]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过程:一是城镇地域空间的扩展过程;二是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以及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的提高过程。[3]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程度与发展方向,正是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区域行使的主要功能及其发展水平,同时又作为客体促进或制约着人类活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他国相比,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绝对数量很大,相对数量极少”的紧迫状况。

我国疆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农、林、牧等产业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土地资源配置比例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人均耕地少、未利用地多而开发成本极高或难以为人类所利用,后备用地资源匮乏,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尖锐。[6]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耕地负担为1.8人/公顷,一般发展中国家为4人/公顷,而中国为8人/公顷,[5]足见我国耕地负担之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发达(主要指袁隆平院士创建的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某些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最大化,但随着我国建设与发展,非农业用地的占比不断增加,耕地的人口负担只增不减,人地矛盾依旧日趋尖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XGis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