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聚类(matlab)

k均值聚类算法简介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每扫描一次就要重新计算每个聚类中心点的位置。当聚类中心点的位置变化在一定的阈值之内的时候停止变化时,最后就可以得到 K个类,并且类中每个样本数据点到本簇的中心的距离都小于到其它簇中心的距离。

k均值聚类算法主要过程

Step1: 随机生成k个初始点作为中心点。
Step2:将数据集中的数据按照距离中心点的远近,分配到各个类中。
Step3: 将各个类中的数据求平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点,重复上一步,直到所有的簇不再改变。

基于欧氏距离的k均值聚类算法matlab实现代码

function [label,U,R]=k_means(x,K)%label:每个个案的聚类编号,U:最终的聚类中心点,
%R:评判聚类的效果,x:n*p的数据,n为个案数,p为属性数,K为聚类数
[n,p]=size(x);
max_iter=10;%最大迭代次数
distance=0.2;%定义新类中心点的最大偏移量

%初始化中心点
s=randsample(1:n,K);
%从n个点中随机选择三个点作为中心点,由于初始类中心点是随机的,故每次运行答案会有偏差

U=x(s,:);                                %以这三个点为中心形成聚类

%开始聚类
label=zeros(n,1);               %建立一个N行1列的零数组,用于存放每个个案的聚类编号 
stop=true;
iter=0;
while stop                           
    for i=1:n                                %从第1个个案一直到第n个个案
        data=x(i,:);                         %读取第1个数据放到x里面       
        label_1=0;                           %初始化label为0,在聚类过程中暂时存放聚类编号
        dist=0;                              %初始化为0,记为个案到类中心的距离
        for j=1:K                            %计算到达每个中心点的距离,推断属于哪个簇类
            now_dist=sum((data-U(j,:)).^2);  %计算欧式距离,因比较大小,不用开根号也行
            if label_1==0||now_dist<dist     
%如果是第一次计算lable=0或者此时的距离小于上一次计算出的距离

                label_1=j;                   %个案暂时属于第j个聚类
                dist=now_dist;               %距离更新为当前的更小值
            end                                    
        end                                        
        label(i)=label_1;                    %将第i个个案分配给满足上面条件的类别                                        
    end
    
    %更新类中心点
    new_U=zeros(K,p);                                  %初始化中心点,全部清零
    label_counts= zeros(K, 1);                         %统计每个聚类包含的个案个数
    for i=1:n                                          %遍历所有个案
        label_2=label(i);                              %提取出个案聚类编号
        new_U(label_2,:)=new_U(label_2,:)+x(i,:);      %计算每个聚类所含个案各属性数据的总和
        label_counts(label_2)=label_counts(label_2)+1; %计算每个聚类中个案的数量
    end
    for i=1:K
        new_U(i,:)=new_U(i,:)/label_counts(i);         
%将每个聚类中所有个案取平均值,即为新的类中心点

    end
    U1=new_U;                                          %新的类中心点U
   
    %确定迭代停止的条件
    for i=1:K
        distance_1(i)=norm(U(i)-U1(i));                %计算新类中心点与上一个类中心点的距离
    end
    iter=iter+1;
    if iter>max_iter-1||max(distance_1)<distance       
%如果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最大偏移量小于要求的即停止迭代

        stop=false;
    end
    U=U1;                          %如果继续迭代,用新类中心点参与聚类分析
end

%粗略评判聚类效果
R=0;
for i=1:n
    label_3=label(i);
    R=R+norm(x(i,:)-U(label_3,:));     %计算每个个案到所属聚类中心点的距离之和
end
R=R/n;                                 %用各个案到所属聚类中心点距离的均值作为评判标准
  • 5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常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在Matlab中,可以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聚类。 首先,需要在Matlab中加载数据集。可以使用Matlab内置的函数`load`或者`readtable`来读取数据。读取之后,应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归一化和特征选择。 接下来,需要指定k值(即聚类的数目)。k值的选择可以通过试验和结果评估来确定。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启发式方法(如肘部法则或轮廓系数)来估计最佳的k值。 然后,可以使用Matlab内置的`kmeans`函数进行聚类。`kmeans`函数需要传入数据集和k值作为参数。此外,还可以指定其他选项,例如迭代次数、初始聚类中心等。 聚类完成后,可以通过可视化或其他方法来分析聚类结果。Matlab提供了许多可视化工具和函数,例如`scatter`、`plot`和`gscatter`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聚类结果。 最后,对于聚类结果的评估,可以使用一些指标来度量聚类质量,如轮廓系数、互信息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聚类的效果,并与其他聚类算法进行比较。 总之,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来支持k均值聚类。结合数据预处理、聚类算法、可视化和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在Matlab中进行有效的K均值聚类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k值和评估指标是进行聚类分析的关键,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和选择。 ### 回答2: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不同的类别。在Matlab中,可以使用相关的工具箱或编写自定义代码来实现k均值聚类。 首先,需要确定聚类的数量k。然后,选择一组初始的聚类中心点。接下来的步骤是迭代地执行以下两个过程,直到收敛为止: 1. 分配阶段:计算每个数据点与k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数据点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2. 更新阶段:根据分配结果,重新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这可以通过计算每个聚类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来完成。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kmeans函数来执行k均值聚类。该函数的输入参数包括数据集、聚类数量k和一些可选参数,如迭代次数和重复次数。调用kmeans函数后,它将返回聚类标签和聚类中心的坐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Matlab进行k均值聚类: ```matlab % 载入数据集 load('data.mat'); % 设置聚类数量 k = 3; % 执行k均值聚类 [idx, centers] = kmeans(data, k); % 绘制聚类结果 figure; gscatter(data(:,1), data(:,2), idx); hold on; plot(centers(:,1), centers(:,2), 'k*', 'MarkerSize', 10); hold off; ```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加载了一个名为'data.mat'的数据集。然后,我们设置聚类数量为3,调用kmeans函数执行k均值聚类。最后,我们使用gscatter函数将聚类结果绘制在图像上,并以星号标记表示聚类中心。 通过使用Matlab中的k均值聚类函数,我们可以轻松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数据集进行分类。 ### 回答3: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主要用于将一组数据点按照其相似度划分为k个类别。Matlab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科学数据可视化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支持k均值聚类。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k均值聚类函数kmeans实现聚类分析。该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idx, C] = kmeans(X, k) 其中,X是包含数据点的n×m矩阵,n表示样本数,m表示特征数;k表示要划分的类别数;idx是一个n×1的向量,表示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类别;C是一个k×m的矩阵,表示每个类别的质心。 使用kmeans函数进行k均值聚类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数据:将要聚类的数据整理成n×m的矩阵X,确保每个样本的特征在一行内连续排列。 2. 设置k:决定要分为多少个类别。 3. 聚类分析:调用kmeans函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数据矩阵X和类别数k作为输入参数。函数会返回每个数据点的类别和每个类别的质心。 4. 结果分析:根据idx和C的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idx向量表示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类别,C矩阵表示每个类别的质心。 5. 结果可视化:可以使用Matlab的图形绘制功能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需要注意的是,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质心的选择较为敏感,初步聚类结果可能存在局部最优解。为了得到较好的聚类结果,可以多次运行算法,选取效果最佳的结果。 总之,Matlab提供了方便的k均值聚类函数,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的聚类分析,并且通过图形化展示结果,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