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第一次作业

网线:RJ-45 双绞线:传输距离最大100米--电信号衰弱到无法识别;
中继器:放大器,加压
波形失帧;
拓补:总线拓补(直线型):一台故障便无法使用;安全问题;
      环形拓补:
      树状结构:易于拓展;层级越高的节点故障影响越大;
      波环型拓补(全网状):成本高;
      星型结构:最好的连接方式 ;对中心设备强度要求高;
HUB集线器----增加节点;资源问题,安全问题,地址,冲突(相似的电波会互相吸引并抵消)
地址---唯一;格式统一---MAC地址:48位二进制构成一16进制显示----出厂即烧录,全球唯一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接连接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传输通道,通常通过MAC地址来寻址。

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上寻址和路由数据包,确保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通常通过IP地址来寻址。

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通常使用TCP或UDP协议。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连接。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加密、压缩和格式转换,确保不同系统的数据能够正确解释。

应用层:提供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

物理层的功能包括:

定义数据传输的物理介质,例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时序和编码方式。
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包括错误检测和纠正。
物理层的工作是构建整个网络通信的基础,它为更高层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提供了可靠的物理传输环境。

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 MAC)是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主要负责控制设备与共享传输介质(如局域网中的电缆或者无线信道)之间的访问权限和数据传输。

在计算机网络中,MAC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MAC地址分配和识别:MAC层负责为每个网络设备分配唯一的MAC地址,并且通过MAC地址来识别设备。MAC地址是一个48位的地址,通常以十六进制表示,用来唯一标识网络设备。

2.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负责控制当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传输介质时的访问权限。它定义了一些协议和算法,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会发生冲突,例如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和CSMA/CA(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避免)等。

3. 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MAC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封装成数据帧,添加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等控制信息,以便在介质上传输。同时,在接收端,MAC层也负责解封装数据帧,提取出网络层的数据。

总的来说,MAC层在数据链路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MAC地址的识别和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确保了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

冲突方案: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排队机制
    机制解析:
    1.首先使用监听功能,当发现有消息正在发送时,停止自身的消息发送,并进行监听排队,随时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
    2.当消息发送完成时,立刻发送自身消息
    3.当消息相撞时,会互相给对方发送一个随机的阈值,因为是随机发送的,所以会有大小区分,达到阈值时,发送自身消息,这样就规避了冲突问题。


1.无线的传输距离
2.没有冲突----所有节点都可以同时发送信息
3.形成单播----一对一的进行数据传输
4.提高端口密度---网桥---交换机(端口密度大大提高的网桥)---工作在介质访问控制层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设备,它可以连接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并通过数据包交换来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与HUB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可以识别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将数据包只发送到目标设备,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交换机通常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设备,例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打印机等。交换机还可以根据网络流量和数据包优先级进行流量控制和负载平衡,从而优化网络性能。交换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各种场所
        ---拥有读写功能;会存储接受的数据(重写一遍避免了失帧,达到无限传输距离);传输完一个再传输下一个(避免了冲突);每个端口都有编号,根据编号传输,就不会给每一个端口都传输(形成单播)

"b/s" 通常是指“比特每秒”,是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比特(bit)是最小的计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数据传输速率,而“每秒”表示每秒的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中,比特每秒(b/s)通常用来表示网络的带宽,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这个单位通常用于描述网络连接的速度,例如,一个以太网连接的速度可以用 Mbps(兆比特每秒)或 Gbps(千兆比特每秒)来表示。

例如,一个网络连接速度为100 Mbps,表示该连接每秒可以传输1亿比特的数据。 

字节(Byte)通常是计算机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单位,它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可寻址的存储单元。一个字节通常由8个比特(bit)组成,每个比特可以表示0或1的二进制值。

字节通常用于表示数据的大小、存储容量、文件大小等。在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容量单位包括:

1 字节(Byte)= 8 比特(bit)
1 千字节(KB)= 1024 字节
1 兆字节(MB)= 1024 千字节
1 吉字节(GB)= 1024 兆字节
1 太字节(TB)= 1024 吉字节

字节也常用于描述数据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字节数。例如,文件下载速度通常以每秒传输的字节数来表示,如“100 KB/s”表示每秒传输100千字节的数据。


Bp/s  比特=二进制                   字节


8位二进制=1bt            1024字节=1kb            1024kb=1mb


速率公式:约=(带宽/8)*85%


数据包具有生存周期,若存储过长会死亡(丢包的原因);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会先查看数据的源MAC地址,并与进入交换机的接口进行映射并将记录记载在自己的MAC地址表中;再根据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查询自己的MAC地址表;若表中存在记录,则按照记录直接进行单播。
    2.若没有记录,则泛洪该数据(泛洪将数据发送到出接入接口以外的所有接口发送该数据)

泛洪:
    泛洪(Flooding)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广播通信方式,它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广播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从而实现数据的全网传输。泛洪通常用于网络中的广播和组播通信,以及路由协议中的洪泛路由。

在泛洪通信中,数据包从源节点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每个节点都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它的所有邻居节点,直到所有节点都收到了该数据包。这种通信方式可以确保数据包到达所有节点,但也会导致网络中的大量冗余数据传输和网络拥塞,从而影响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避免泛洪带来的问题,通常需要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限制数据包的传输范围、设置TTL(Time-to-Live)值、使用组播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包的传输范围,避免网络拥塞和冗余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300s  复写


回包:
    "回包"通常是指在网络通信中,接收到数据包后发送回应的过程。在网络通信中,通常存在请求-回应的模式,当一个设备发送请求数据包到另一个设备时,接收方会处理请求并发送回包作为响应。

回包通常包括对请求的响应数据,用来告知请求方请求的处理结果或者所需的信息。在网络协议中,回包通常包括一些元数据,如源地址、目标地址等,以及实际的回应数据。

在网络中,回包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网络协议和通信机制通常会设计成能够确保回包的正确传输和接收,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出现网络---对等网---变大网络---无限的传输距离  无冲突 单播---交换机(二层设备)

路由器---从它被发明的那一天起  全球互联---路由器所生产的车间---诞生了一个新的层---网络层

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 都是一个泛洪范围的边界

逻辑地址(临时使用,在某个范围内使用的地址)逻辑地址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唯一标识网络设备或主机的地址。它是在网络层(OSI模型中的第三层)使用的地址,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和路由选择。逻辑地址也被称为网络地址或者IP地址。

逻辑地址是在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时使用的地址,不同于物理地址(MAC地址),物理地址是用来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设备的地址。逻辑地址允许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通信,而物理地址则只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有效。

总的来说,逻辑地址是在网络层使用的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或主机,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IPV4:第四版的IP地址 32位二进制构成,采用点分十进制标识,八位一份(指二进制的)

Cisc---思科

每个IP地址都有自己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特征:连续的1和0组成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于指示一个IP地址的网络位和主机位。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用于确定一个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范围。子网掩码中的“1”位表示网络部分,而“0”位表示主机部分。

网络位相同=在同一网段

常见的子网掩码包括:
- 255.0.0.0,用于划分A类网络
- 255.255.0.0,用于划分B类网络
- 255.255.255.0,用于划分C类网络
例如,如果一个IP地址是192.168.1.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那么这个IP地址属于192.168.1.0这个网络,而最后一个字节(1.1)则是主机地址。
另外,子网掩码还可以使用CIDR(无类域间路由)表示法,例如,192.168.1.0/24,表示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子网掩码对于划分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以及确定网络中的主机数量等方面都非常重要,在IP地址规划和网络配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网关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关是连接两个不同网络的设备或者系统。它充当了数据包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的中转站,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同时也负责对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

一般来说,网关通常是一个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它连接了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当一个设备要访问另一个网络时,数据包首先发送到网关,然后由网关负责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中的目标设备。

此外,网关还可以提供其他功能,比如网络地址转换(NAT)、防火墙、代理服务等。网关还可以是一个网络中的特定设备,比如用于连接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备,或者连接不同协议的网关设备。

总的来说,网关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连接了不同的网络,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同时也提供一些其他的网络服务。

泛洪范围=广播域
    but,泛洪行为不等于广播行为;虽然广播行为和泛洪行为都涉及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但两者的触发条件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广播行为是通过特定的广播地址来实现的,而泛洪行为是当网络设备无法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时触发的。

ip地址是逻辑地址;MAC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在局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MAC地址: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网络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卡上的唯一标识符。MAC地址通常是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呈现,由6组十六进制数表示,每组之间用冒号或者连字符分隔开。
MAC地址是由网络设备的制造商分配的,每个设备的MAC地址都是唯一的。它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网络设备,以便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通信,确保数据包能够准确地发送到目标设备。
在以太网中,MAC地址在数据链路层上起到关键作用,它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网络设备,以便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当数据包在局域网中传输时,路由器或交换机会使用MAC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总的来说,MAC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在局域网中进行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一种地址获取另一种地址的协议
    知道MAC地址是只能获取同区域的,不能获取其他区域的;
    知道ip地址可以获得同区域和不同区域的;
    工作原理:ARP先通过广播发送请求包,所有收到广播包的设备都将源IP和源MAC地址的映射关系记录在本地的ARP缓存表中,然后在查看请求IP是否是自己,若不是则丢弃,若是,则以单播的形式进行回复。在之后的传输中,将优先查看本地的ARP缓存表,若本地有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发包,若无,则进行ARP请求。
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180s
免费(无故ARP)ARP:(无故ARP)做自检,检查是否网络是否会存在MAC地址与自己相同的(防止出厂时地址配错);是否更换了物理网卡


pc端访问其他设备时,先基于目标的IP地址判断是否处于同一广播域;若在同一范围,则通过ARP广播获取未知地址,随后进行单播通讯;若不在同一广播域,则封装目标MAC地址为本网关的IP地址

IPV4地址:32位二进制构成,点分十进制标识
IPV6地址:128位二进制构成,冒分十六进制标识

    ABCDE五类
    ABC类为单播地址        D类为组播地址        E类为保留地址

    ABC---既可以当做源IP使用,也能当做目标IP使用,每个单播地址都标识着互联网中的一个唯一的节点;只有单播地址可以作为源IP

    D---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
    

    基于IP的第一个8位进行分类
    A类:1-126前八位为网络位
    B类:128-192 前16位为网络位
    C类:192-223 前24位为网络位
    D类:224-239 不分网络位和主机位
    E类:240-255,

    特殊地址;(都不能作为源IP,可以作为目标IP)
    一:127  环回地址  127.0.0.1--127.255.255.255

    二:255.255.255.255    受限广播地址    既不知道对方IP又不知道对方MAC

    三:主机位全0  192.168.1.0     255.255.255.0    不是一个单播地址,并且不能配置为IP地址:代表一个网段。
    
    四:主机位全1:    直接广播地址

    五:0.0.0.0     可代表没有地址,也可代表所有地址

    六:169.254.0.0/16 网络号    本地链路地址,自动私有地址;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用于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分解为七个不同的抽象层。这些层依次是: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等,以及规定传输数据的电压、频率等物理特性。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包含了介质访问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数据,通过解决物理层的传输错误问题,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Network Layer):互联网协议。负责在整个网络中寻址和路由数据包,以确保数据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TCP/UDP.1.分段--当数据包过大时,连续的发送,可能导致在传输途中插曲其他数据形成废包,因此,采取分段的措施,来保证数据包的完整性。(受MTU值---最大传输单元,默认1500字节-的限制)2.端口号---0-65535  1-1023为著名端口    1024-65535为高端口 动态端口,端口号:使用电脑是可能会同时访问多个服务器,多个服务器在进行回复时,回复的目标IP和目标MAC都一致,为了不分配错误,故加上端口号分辨。负责端到端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控制,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会话层(Session Layer):提供会话号,同软件不同进程的程序,他们同时收发消息时,会拥有相同的IP地址和MAC地址,为了辨别这些消息是那个进程发送的,就需要会话层给不同的进程打上不同的会话号,加以区分。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以确保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编码---二进制。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加密和压缩,以确保不同系统的数据格式能够互相理解。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抽象语言---编码。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

这个模型有助于网络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理解网络通信的不同方面,并且为不同厂商的设备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性提供了一个标准框架。
    

  • 7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