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learn K-均值算法

本文展示了如何用Sklearn进行K-均值聚类,包括数据准备、模型训练、结果评估和敏感性分析。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以下是一个使用Sklearn库实现K-均值聚类算法的简单代码示例。K-均值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将数据集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簇的内部平方误差最小。

# 导入必要的库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样本数据
# X是一个包含特征的二维数组
# 这里我们随机生成数据
np.random.seed(0)
X = np.random.rand(100, 2)  # 10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
# 创建KMeans聚类模型实例
# 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n_clusters参数,即簇的数量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random_state=42)
# 训练模型
kmeans.fit(X)
# 预测聚类结果
labels = kmeans.predict(X)
# 计算并打印轮廓系数,评估聚类效果
silhouette = silhouette_score(X, labels)
print(f"轮廓系数为: {silhouette}")
# 打印聚类中心
print("聚类中心:", kmeans.cluster_centers_)
# 打印每个样本的预测标签
print("预测标签:", label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生成了一些随机数据作为样例,然后创建了一个KMeans聚类模型,并使用数据来拟合模型。在模型训练之后,我们使用轮廓系数来评估聚类的质量,轮廓系数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聚类效果越好。我们还打印出了聚类中心和每个样本的预测标签,以便于理解聚类结果。
请注意,K-均值算法对初始中心的选择敏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运行结果。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结果,通常建议在多次运行中使用不同的初始中心,并选择具有最高轮廓系数的聚类结果。

  • 1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