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准备知识
P型 N型半导体
- P型半导体带正电(因为多子是空穴) 硼离子(负电)
即便是掺入少量杂质,带来的空穴也远比本征半导体的热激发的电子多
参考
- N型半导体带负电(因为多子是电子)
多子 少子(相关性质受温度影响程度的关键点)
多子受温度影响小 (因为多子基数大,如一百亿加上500可以忽略不计)
少子受温度影响大(热激发)
郑益慧解释多子受温度的影响
PN结的形成
必要的概念
- 扩散运动:从浓度高的地方运动到浓度低的地方 郑老师讲pn结的形成
- 漂移运动:在内电场的作用下少子的移动
PS:图中的
蓝色负号的圈表示硼离子(固定在晶格中,不能导电)
红色正号的圈表示磷离子
势垒
从GIF图中可注意到:
- 在P区,N区的多子往中间汇合时发生了复合,最后形成了一段空间电荷区。
- 空间电荷区犹如“楚河汉界”,载流子因为复合变得很少很少。被称作耗尽层,也正是PN结。
- 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对扩散运动起阻碍作用,对漂移运动起促进作用。
PN结的单向导通性
正向偏置
- 电源正极接P,负极接N,电荷会重新分布。
正向电压削弱势垒(内电场) 点击跳转势垒解释
- 因为载流子多而且PN结窄,所以会形成比较大的电流。
反向偏置
- 反向电压增高了势垒(内电场),使得多子更加难通过
PN结的电流方程
PN结的电流方程通常指的是肖克利(Shockley)二极管方程,它描述了在PN结上的电压 V D V_D VD 与通过PN结的直流电流 ( I_D ) 之间的关系。这个方程对于理解半导体器件的行为至关重要。
肖克利二极管方程可以表示为:
I D = I S ( e V D n V T − 1 ) I_D = I_S \left( e^{\frac{V_D}{nV_T}} - 1 \right) ID=IS(enVTVD−1)
其中:
符号 | 描述 | 说明 |
---|---|---|
I D I_D ID | 通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 |
I S I_S IS | 反向饱和电流 | 或者说是二极管在反偏状态下的电流水平,这通常是室温下非常小的一个值 |
V D V_D VD | 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 |
n | 发射系数或理想因子 | 其值一般在1到2之间,取决于二极管的具体类型和操作条件 |
V T V_T VT | 热电压 | 定义为 V_T = kT / q ,其中 k 是玻尔兹曼常数,T 是绝对温度(开尔文),q 是基本电荷(电子电荷) |
当 ( V_D ) 接近于零时,( e^{\frac{V_D}{nV_T}} ) 近似等于1,因此方程中的 ( -1 ) 可以被忽略不计。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当 ( V_D ) 大于几倍的 ( nV_T ) 时,( e^{\frac{V_D}{nV_T}} ) 远远大于1,那么 ( -1 ) 就可以忽略,简化方程为:
I D ≈ I S e V D n V T I_D \approx I_S e^{\frac{V_D}{nV_T}} ID≈ISenVTVD
- 这一部分记录的比较稀烂,还是参考视频郑老师
正向特性
- 导通电压:是二极管开始导通时的电压阈值,超过这个值 电流飞速增大
- 死区:是在导通电压之前,二极管几乎不导通的电压范围。
- 导通电压取决与本征半导体的材料,对于硅二极管,导通电压通常约为0.6到0.7伏特。而锗二极管高一些。
反向特性
反向击穿
- ps:施加反向电压时相当与加强了少子的滑梯 滑梯示意图 让少子又更容易通过耗尽层
- 当掺杂浓度较低时,耗尽层(反向电场)就会比较宽 为什么宽?,PN结变成了一个粒子加速器
具有足够场强,足够长度。 - 在耗尽层,高速的自由电子撞到共价键上,上面的价电子也变成自由电子。随后连锁反应,越来越多自由电子出现
- 温度越高,所需击穿电压越高 (雪崩击穿要求一个较长的加速路程,但当温度越高,路上跟容易碰到其他粒子,终止加速)雪崩击穿的击穿电压
2. 齐纳击穿 (加大内电场,直接将耗尽层稳定共价键中的电子拉出来) 郑_形象讲解 || 可汗学院_动画演示
条件:电压较低 就可以
- 当掺杂浓度高时,耗尽层窄,场强大。
- 温度越高,所需击穿电压越低
反向击穿会把二极管搞坏吗
击穿时电流非常大,还会有很多粒子碰撞,产生大量热量
热击穿叫二次击穿
只要讲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烧毁。 郑益慧——会吗?
掺杂浓度与其宽度的关系
二极管的等效模型
- 二级管的直流简化模型有三种
- 理想模型
- 恒压降模型(较理想模型多了导通电压)
- 折线模型(较理想模型 多了 导通电压 与 二极管内阻)
模电疑难解析(一)二极管的模型和电路分析
二极管的三种等效电路
补充
二极管的钳位作用 端电压貌似稳定在0.7v?
答: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跟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关
二极管的钳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