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0 年代中期, 互联网流量 的快速增长。传统 IP 报文依赖路由器查询路由表转发 , 但由于硬件技术存在限制导致转发性能低 , 查表转发成为了 网络数据转发的瓶颈。因此,旨在提高路由器转发速度的 MPLS (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被提出。与传统 IP 路由方式相比, MPLS 在数据转发时,只在网络边缘分析 IP 报文头,在网络内部采用更为高效的标签( Label )转发,节约了处理时间。随着设备硬件性能不断提升, MPLS 在提高数据转发速度上的优势逐渐弱化,但其支持多层标签嵌套和设备内转控分离的特点,使其在 VPN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私有网络)、 QoS (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等新兴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MPLS的基础概念:
传统ip路由转发:
在引出mpls的前提,我们先聊一聊传统的ip路由转发:
传统的ip转发采用的是逐条转发,数据报文转发经过每一台的路由器,都要解封装查看报文网络层的信息,然会根据报文的最长配置原则查找路由表指导路由的转发,各路由器重复进行解封装查找路由表和再封装的过程,所以转发性能低。
传统的ip路由转发的特点
所有路由器需要知道全网的路由。
IP头部不定长,处理效率低。
传统IP转发是面向无连接的,无法提供较好的端到端QoS保证
mpls的引出:
1、一个数据包从源到目的主机,沿所有路由器必须拥有目的IP地址的路由
2、如果在一个庞大的广域网里,IP路由条目很多,十几万条,那么还跟原来一样去查看路由表,报文的转发效率非常低 想,会影响我们工作效率
MPLS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可以向所有网络层提供服务。
通过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增加额外的MPLS头部,基于MPLS头部实现数据快速转发
mpls术语:
MPLS域:运行MPLS协议路由器集合
LSR:标签交换路由器,运行MPLS协议的路由器
LER:标签边缘路由器,MPLS域的边缘路由器,同时连接IP网络的路由器。
入站LSR:LSR收到IP报文会添加一层MPLS头部
中转LSR:LSR收到携带MPLS头部数据包,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会使用一个新的标签发送下个LSR。这个叫标签置换
出站LSR:出站LSR是MPLS域中最后的一台路由器,这台路由器是连接IP网络的设备,它收到数据包携带MPLS头部,需 要把这个头部弹出。因为网络中无法识别MPLS头部 入站LSR和出站LSR都是LER路由器
LSP:标签交换路径,一个MPLS数据包去往目的地址沿途经过LSR
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转发等价类):是一组具有某些共性的数据流的集合,这些数据流在转发过程中被网络节点以相同方式处理。
在MPLS网络中,FE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划分,例如基于目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