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经典练习题

目录

前言:

一、单值二叉树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二、二叉树最大深度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三、检查两颗树是否相同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四、另一颗树的子树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五、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六、二叉树的构建及遍历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代码实现:

最后:


前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二叉树的基础知识,以及二叉树功能的实现。我们学习讲究的是:知行合一。那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一、单值二叉树

        题目描述:

如果二叉树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值,那么该二叉树就是单值二叉树。

只有给定的树是单值二叉树时,才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思路分析:

                单值二叉树就是二叉树每个节点的值都相同,这时,我们有两种思路去实现:

                方法一:再构造一个函数,把根节点的值传过去和左节点和右节点进行比较,如果相同,这个没啥意义,应用不同来判断,如果不同就返回假,为真就继续递归。

                方法二:用根节点和其左右节点进行比较,思路与上文类似。

                本题采用方法二。

        代码实现:

bool isUnivalTree(struct 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true;
    }
    if(root->left && root->val != root->left->val || root->right && root->right->val != root->val)
    {
        return false;
    }
    return isUnivalTree(root->left) && isUnivalTree(root->right);
}

                以下是递归展开图,大致展示了函数调用过程,帮助大家理解:

                题目链接:. - 力扣(LeetCode) 

二、二叉树最大深度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二叉树 root ,返回其最大深度。

二叉树的 最大深度 是指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

        思路分析:

                此题一看不是和之前讲解的高度一样吗?对于我之前的说明不以为然的读者,可能会写出以下代码:

int maxDepth(struct 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0;
    }
    return maxDepth(root->left) > maxDepth(root->right) ? maxDepth(root->left)+1:maxDepth(root->right)+1;
}

                这段代码运行的大逻辑是没错的,但是会有效率问题,测试用例通过是没啥问题的,但要是要求时间复杂度了,就危险了。

                可以看出,超出了时间限制,这时我们就要对其进行优化,具体过程上一篇文章已经分析过了,优化方法为:加一个记录的变量即可,便可减少复杂度。

                代码实现: 

int maxDepth(struct Tree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 = maxDepth(root->left);
    int right = maxDepth(root->right);
    return left > right ? left+1:right+1;
}

                题目链接:. - 力扣(LeetCode)

三、检查两颗树是否相同

        题目描述:

给你两棵二叉树的根节点 p 和 q ,编写一个函数来检验这两棵树是否相同。

如果两个树在结构上相同,并且节点具有相同的值,则认为它们是相同的。

        思路分析: 

                本题要求判断两颗树是否相同,那么,这么说明两颗树相同呢?无外乎就是一一比较,根与根比较,左子树与左子树比较,右子树与右子树比较,就这么简单。但,我们还要考虑的情况是:如果为空,这么判断,分两种情况:一、都为空:那就返回true。二、一个为空,另一个不为空。该放回false。以上便是所有情况。

        代码实现:

bool isSameTree(struct TreeNode* p, struct TreeNode* q) {
    if(p == NULL && q == NULL)
    {
        return true;
    }
    if(p == NULL || q == NULL)//此代码用来判断情况二,非常巧妙
    {
        return false;
    }
    if(p->val != q->val)
    {
        return false;
    }
    return isSameTree(p->left,q->left) && isSameTree(p->right,q->right);
}

        题目链接:. - 力扣(LeetCode)

四、另一颗树的子树

        题目描述:

给你两棵二叉树 root 和 subRoot 。检验 root 中是否包含和 subRoot 具有相同结构和节点值的子树。如果存在,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二叉树 tree 的一棵子树包括 tree 的某个节点和这个节点的所有后代节点。tree 也可以看做它自身的一棵子树。

        思路分析: 

                本题一看没啥思路,这咋搞,很难办对吧。这时,突然想到,能不能放到数组里,然后看小数组是不是大数组的子集。但是,画图分析一下又好像不行。

                唯一的思路断了,这该怎么办?在思索之时,你突然想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这道题可不可以分解为这两步:第一步:先找到所有父节点。第二步:在经行判断两棵树是否相同。对于第二步和上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优化即可。

                第一步应该怎么办?很简单,直接把节点扔进去就行了,交给第二步去判断就行了,直到找到符合的节点。

                所以,这道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不简单,对吧。

        代码实现: 

bool istree(struct TreeNode* root, struct TreeNode* subRoot)//判断操作
{
    if(root == NULL && subRoot == NULL)
    {
        return true;
    }
    if(root == NULL || subRoot == NULL)
    {
        return false;
    }
    if(root->val != subRoot->val)
    {
        return false;
    }
    return istree(root->left,subRoot->left) && istree(root->right , subRoot->right);
}

bool isSubtree(struct TreeNode* root, struct TreeNode* subRoot){
    if(root == NULL)
    {
        return false;
    }
    if(root->val == subRoot->val && istree(root,subRoot))
    {
        return true;
    }
    return isSubtree(root->left,subRoot) || isSubtree(root->right , subRoot);//找父节点
}

        题目链接:. - 力扣(LeetCode)

五、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题目描述:

        给你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它节点值的 前序 遍历。

        思路分析: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这不是说过吗?那好,给大家这个接口,看一看能否在leetcode官方上能不能运行通过。

int* preorderTraversal(struct TreeNode* root, int* returnSize) {
    
}

                对于以上接口这里解释一下返回值这个问题。一个函数不是只有一个,那咱们应该返回啥,对于该问题,我们要先明白传过来的都代表什么意思。

                咱们首先明白,只要实现接口里的大逻辑即可,输入和打印咱们是不必实现的。打印是有leetcode官方写的代码实现的,你要实现打印肯定要知道这个树的的大小对吧。所以,那个returnsize是用来记录大小的。那为什么不用常量呢?因为:形参是实参的一份临时拷贝。要改变形参要传地址,地址需要用指针来接收。

                说了这么多,如果读者能够实现,就不用看博主的讲解,如果不行,就一件三连跟着博主继续走即可。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求一个树的节点个数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不在赘述。知道了节点数,便可动态开辟一个数组用来存放数据。那么,我们接下来的难点为:如何把二叉树中的元素放到数组中。

                这件事也很简单,就是用前序遍历,把打印换成放元素仅此而已。

        代码实现:

int preTraversal(struct 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return preTraversal(root->left) + preTraversal(root->right) + 1;
}
void preorder(struct TreeNode* root, int* a, int* pi)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a[(*pi)++] = root->val;
    preorder(root->left, a, pi);
    preorder(root->right, a, pi);
}
int* preorderTraversal(struct TreeNode* root, int* returnSize) {
    *returnSize = preTraversal(root);
    int* a = (int*)malloc(sizeof(int) * (*returnSize));
    int i = 0;
    preorder(root, a, &i);
    return a;
}

        题目链接:. - 力扣(LeetCode)

六、二叉树的构建及遍历

        题目描述:

描述

编一个程序,读入用户输入的一串先序遍历字符串,根据此字符串建立一个二叉树(以指针方式存储)。 例如如下的先序遍历字符串: ABC##DE#G##F### 其中“#”表示的是空格,空格字符代表空树。建立起此二叉树以后,再对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输出遍历结果。

输入描述:

输入包括1行字符串,长度不超过100。

输出描述:

可能有多组测试数据,对于每组数据, 输出将输入字符串建立二叉树后中序遍历的序列,每个字符后面都有一个空格。 每个输出结果占一行。

         

        思路分析: 

                本题要求我们实现一个二叉树,并用中序遍历的方式将其打印出来。这道题很有难度,但有了前面的代码,在此时难度也不是很大了。本题的数据从外部输入,我们还要将其打印。所以,我们要自己实现接受外部的输入和用中序的方式对外打印,这部分代码难度不大,中序打印的类似实现已经讲过,不在赘述。

                本题讲解的难点为:构建二叉树。从以上的输入示例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符号,但打印没它,那,我们可不可以写出以下代码:

if(a[(*pi)++] == '#')
    {
        return NULL;
    }

                乍一看没啥问题。但仔细想想问题就来了:这个的意思是我每次判断pi都加一,你觉得可行还是不可行。很显然,这不可行。所以,我们要把pi的++放入到{}内才能更好的符合我们的意图。我们放入字符采用的是先序遍历,这部分大家都能掌握,只不过,我们不清楚整颗二叉树的大小,所以,我们每次构建前都要用malloc开辟一下。

        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char B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DataType data;
    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
    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
} BTNode;
BTNode* BTCreatTree(char* a,int* pi)
{
    if(a[*pi] == '#')
    {
        (*pi)++;
        return NULL;
    }
    BTNode* root = (BTNode*)malloc(sizeof(BTNode));
    root->data = a[(*pi)++];
    root->left = BTCreatTree(a,pi);
    root->right = BTCreatTree(a,pi);
    return root;
}
void BTNodePrint(BTNode* root)
{
    if(root == NULL)
    {
        return;
    }
    BTNodePrint(root->left);
    printf("%c ",root->data);
    BTNodePrint(root->right);
}
int main() {
   char a[101];
   scanf("%s",a);
   int i = 0;
   BTNode* ret = BTCreatTree(a,&i);
   BTNodePrint(ret);
    return 0;
}

        题目链接:二叉树遍历_牛客题霸_牛客网

最后:

        二叉树的学习,我们目前就告一段落了,后续的进阶内容会在c++部分讲解。今天讲解的题目中最后三道难度较大,还望各位读者在学习完后能够多多练习,这样才能够掌握。如在学习中,有啥问题可在评论区交流,也可私信。期待与读者再会。

完!

  • 52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第1章 绪论 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1.1 引言 1.1.2 数据结构有关概念及术语 1.1.3 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ADT) 1.2 算法描述与分析 1.2.1 什么是算法 1.2.2 算法描述工具——C语言 1.2.3 算法分析技术初步 习题一 第2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定义及其运算 2.1.1 线性表的定义 2.1.2 各种运算简介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向量) 2.2.1 顺序存储结构(向量) 2.2.2 向量中基本运算的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表存储结构 2.3.1 单链表与指针 2.3.2 单链表的基本运算 2.4 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 2.4.1 循环链表 2.4.2 双向链表 2.4.3 顺序存储结构与链表存储结构的综合分析与比较 2.5 多项式相加问题 2.5.1 多项式相加的链表存储结构 2.5.2 多项式相加的算法实现 2.6 线性表的算法实现举例 2.6.1 实现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及运算的C语言源程序 2.6.2 单链表处理的C语言源程序 习题二 第3章 栈和队列 3.1 栈 3.1.1 栈的定义及其运算 3.1.2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向量) 3.1.3 栈的链表存储结构 3.1.4 栈的应用 3.2 队列 3.2.1 队列的定义及运算 3.2.2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向量) 3.2.3 队列的链表存储结构 3.3 栈和队列的算法实现举例 习题三 第4章 串 4.1 串的基本概念 4.2 串的存储结构 4.2.1 串的顺序存储 4.2.2 串的链表存储 4.2.3 串变量的存储映象 4.3 串的运算 4.3.1 串的运算简介 4.3.2 串的匹配运算 4.4 文本编辑 习题四 第5章 数组和广义表 5.1 数组的基本概念 5.1.1 数组的概念 5.1.2 数组的顺序表示 5.1.3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5.2 稀疏矩阵的三元组存储 5.2.1 三元组表 5.2.2 稀疏矩阵的运算 5.3 稀疏矩阵的十字链表存储 5.3.1 十字链表的组成 5.3.2 十字链表的有关算法 5.4 广义表 5.4.1 广义表的概念和特性 5.4.2 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5.4.3 求广义表的深度 5.4.4 广义表的输出 5.4.5 建立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5.5 迷宫问题 习题五 第6章 树 6.1 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6.1.1 树的定义 6.1.2 树的常用术语 6.1.3 树的表示方法 6.2 二叉树 6.2.1 二叉树的定义 6.2.2 二叉树的重要性质 6.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6.2.4 二叉树二叉链表的一个生成算法 6.3 遍历二叉树 6.3.1 先根遍历 6.3.2 中根遍历 6.3.3 后根遍历 6.3.4 二叉树遍历算法的应用 6.4 线索二叉树 6.4.1 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6.4.2 线索二叉树的逻辑表示图 6.4.3 中根次序线索化算法 6.4.4 在中根线索树上检索某结点的前趋或后继 6.4.5 在中根线索树上遍历二叉树 6.5 二叉树、 树和森林 6.5.1 树的存储结构 6.5.2 树与二叉树之间的转换 6.5.3 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6.5.4 一般树或森林的遍历 6.6 树的应用 6.6.1 二叉排序树 6.6.2 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6.7 二叉树的建立和遍历C语言源程序示例 习题六 第7章 图 7.1 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7.1.1 图的基本概念 7.1.2 路径和回路 7.1.3 连通图 7.1.4 顶点的度 7.2 图的存储结构 7.2.1 邻接矩阵 7.2.2 邻接链表 7.3 图的遍历和求图的连通分量 7.3.1 图的建立 7.3.2 图的遍历 7.3.3 求图的连通分量 7.4 图的生成树 7.4.1 生成树的概念 7.4.2 最小生成树 7.4.3 普里姆(Prim)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 7.5 最短路径 7.5.1 单源顶点最短路径问题求解 7.5.2 求有向网中每对顶点间的路径 7.6 有向无环图及应用 7.6.1 拓扑排序 7.6.2 关键路径 7.7 图的算法C语言程序实现举例 7.7.1 无向图的邻接表的建立和遍历 7.7.2 有向无环图的拓扑排序和求关键路径 习题七 第8章 查找 8.1 基本概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