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二叉树

【本节目标】

  • 1.树的概念和结构

  • 2.二叉树的概念和结构

  • 3.二叉树的顺序结构及实现

  • 4.二叉树的链式结构及实现


1.树的概念及结构

1.1树的概念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由一个根结点和n(>=0)个子树构成,之所以叫做树,是因为它很像生活中的树倒过来的样子

注意:

  • 子树是不相交的
  • 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1.2树相关的概念: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拥有孩子的个数就叫该结点的度,比如A的度为6,E的度为0;

叶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为0的结点就是叶结点,比如B,H,I,J......就是叶结点

分支结点或非终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就是分支结点,比如A,C,D......就是分支结点

父结点:若一个结点含有子节点,则称该结点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比如A就是B的父结点

子结点:一个结点其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比如B就是A的子节点

兄弟结点:两个结点的父节点是同一个结点称为这两个结点是兄弟结点,比如I和J就是兄弟结点

树的度:一颗树中所有结点的度中最大值就是树的度,比如上面的树的度是6

结点的层次:从根结点开始定义,根为第一层,往下依次递增,比如I结点所在的层次为3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比如上面的树的高度为3

堂兄弟结点:两个结点的父结点在同一层,并且这两个结点不为兄弟结点,称这两个结点为堂兄弟结点,比如H和I是堂兄弟结点

结点的祖先:从根结点到该结点的路径上所有的结点都叫该结点的祖先,比如I的祖先是A和D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下,所有的结点都是该节点的子孙,比如所有的结点都是A的子孙

森林:m(>0)颗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叫做森林


1.3树的结构

  • 由于每个结点我们并不知道它有几个子节点,可以定义一个指针数组,规定了每个结点有SIZE个子节点
typedef int TreeDataType;

#define SIZE 5

struct Node
{
	TreeDataType val;
	struct Node* a[SIZE];
};

这样定义的问题是,实际上每个结点的子节点树是不确定,有可能某些结点的子节点没有SIZE个,就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在使用中,我们更常用名为左孩子右兄弟的结构表示法:

typedef int Tree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TreeDataType val;
	struct Node* leftChild;
	struct Node* rightBrother;
}Node;


2.二叉树的概念和结构

2.1二叉树的概念

度数<=2的树叫做二叉树

2.2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一个二叉树,如果每一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高度为h的二叉树,它的总结点数为2^{h}-1,则称该二叉树为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一个二叉树的高度为h,如果它的前h-1层是满二叉树,且h层的结点从左到右是连续的,则称该二叉树为完全二叉树

2.3二叉树的性质:

规定二叉树的层数从1开始

  1. 一颗非空二叉树,第i层最多有2^{i-1}个结点
  2. 深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个结点
  3. 一颗满二叉树,有N个结点,它的高度是h=\log_{2}{(N+1)}
  4. 一颗完全二叉树,有N个结点,它的高度范围是\left [ \log_{2}{N}+1,\log_{2}{(N+1)} \right ]
  5. 对于任何一颗二叉树,如果它度数为0的结点的个数为n_{0},度数为2的结点的个数为n_{2},则n_{0}=n_{2}+1
  6. 若将一个二叉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照数组的方式依次编号,则父结点和子结点之间的关系:
    1)假设父结点的下标为i,由父结点算子结点:左孩子为2*i+1,右孩子为2*i+2
    2)假设子结点下标为j,由子结点算父结点:父结点为(j-1)/2

2.4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由两种:

1.顺序结构存储

所谓用顺序结构存储,就是用数据存储,但是用数组存储的二叉树最好是满二叉树或完全二叉树,因为这两个二叉树的结点是连续的,正好与数组连续相对应;如果是普通的二叉树用数组存储,数组中间有的位置需要空出来

2.链式结构存储

链式结构存储就是用链表将数据串起来;通常有二叉链,三叉链,二叉链是一个结点中两个指针,一个指针指向左子树,另一个指向右子树;而三叉链在二叉链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指向父节点的指针,目前我们只考虑二叉链。

结构定义:

//二叉链
typedef int BTN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NDataType val;//值
	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Child;//指向左孩子
	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Child;//指向右孩子
}BinaryTreeNode;

2.5二叉树顺序结构的应用

2.5.1堆的概念

  • 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分为大堆和小堆
  • 由于完全二叉树的特性,堆中的数据适合用数组来进行存储

2.5.2堆的性质

  • 大堆中,所有父结点均大于子结点;小堆中,所有父结点均小于子结点

2.5.3堆的实现

结构定义:
  • 前面说过,堆适合用数组存储,因此我们堆的结构就类似一个顺序表
typedef int HeapDataType;

typedef struct Heap
{
	HeapDataType* a;
	int size;//有效数据个数
	int capacity;//容量
}Heap;

实现接口:
//初始化
void HeapInit(Heap* php);

//销毁
void HeapDestroy(Heap* php);

//入数据
void HeapPush(Heap* php, HeapDataType x);

//出数据
void HeapPop(Heap* php);

//判空
bool HeapEmpty(Heap* php);

//获取堆顶数据
HeapDataType HeapTop(Heap* php);

//获取堆的数据个数
int HeapSize(Heap* php);

初始化:
//初始化
void HeapInit(Heap* php)
{
	assert(php);

	php->a = NULL;
	php->capacity = php->size = 0;
}

入数据:

我们以大堆为例,小堆同理

  • 假设入数据前,我们的数据是一个大堆,此时入的数据有两种情况:
    1)入的数据比其父结点大:那么为了保持大堆的性质,我们得将其和其父结点交换;如果此时该数据还比其父结点大,那么还要进行交换,直到比其父结点小或其成为根结点
    2)入的数据小于等于其父结点:此时就相当于尾插,不需要动数据

我们把插入的数据往上调整的过程叫做向上调整算法

向上调整算法的实现:
  •  如果孩子比父亲大,则交换两者,再更新孩子和父亲,直到父亲大于孩子或孩子成为根结点
void Swap(HeapDataType* p1, HeapDataType* p2)
{
	HeapDataType tmp = *p1;
	*p1 = *p2;
	*p2 = tmp;
}

//向上调整算法
void AdjustUp(HeapDataType* a, 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parent - 1) / 2;
		}
		else
		{
			break;
		}
	}
}
//入数据
void HeapPush(Heap* php, HeapDataType x)
{
	assert(php);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if (php->capacity == php->size)
	{
		int newCapacity = php->capacity == 0 ? 4 : php->capacity * 2;
		HeapDataType* tmp = (HeapDataType*)realloc(php->a, sizeof(HeapDataType) * newCapacity);
		if (tmp == NULL)
		{
			perror("HeapPush:realloc fail");
			exit(-1);
		}
		php->capacity = newCapacity;
		php->a = tmp;
	}

	php->a[php->size] = x;
	php->size++;

	AdjustUp(php->a, php->size - 1);
}

出数据:

很多人会想,出数据不就是size--吗?在之前的顺序表,链表等数据结构中,出数据的确就只是移除数据;但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得考虑到,出数据不仅仅是为了出数据了,要进一步想,我做这个操作有什么作用?

在堆中,如果出数据就只是移除堆尾的元素,那出了数据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在堆中,我们的出数据是出掉堆顶的数据,那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根据堆的性质,堆顶的数据是数组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将最大值(最小值)删除,接下来就可以筛选次大值(次小值)了......往下一一筛选,是不是就能降序(升序)我们的数据

那么是不是直接出掉堆顶的数据呢?如果直接出掉堆顶的数据,此时所有结点的父子关系都乱了,且此时的二叉树不一定是一个堆了;因此,我们出数据的操作是,先将堆顶数据和堆尾数交换,再出掉堆尾数据,就相当于出掉堆顶数据,且此时根结点的子树的关系不变

  • 此时的二叉树有可能不是大堆,但其子树肯定都是堆,需要我们调整,我们将根结点向下调整叫做向下调整算法
向下调整算法:
  • 我们需要将孩子当中较大的那个与父亲交换,按照常规写法,需要先将其中一个孩子与父亲比较,如果孩子大于父亲,则交换,否则和另一个孩子比较;要求我们写两个逻辑,但这两个逻辑的本质又是一样的,就显得有些冗余,于是想到我们之前写过的假设法
    先假设比较的孩子为左孩子,如果右孩子大于左孩子,则将待比较的孩子换成右孩子
  • 如果孩子大于父亲,则交换,之后更新孩子和父亲,直到孩子小于父亲或者孩子越界了
  • 有种特殊情况,孩子正好在堆尾,此时比较右孩子和左孩子时,右孩子越界了;应当控制一下比较的条件
void AdjustDown(HeapDataType* a, int size,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size)
	{
		if (child + 1 < size && a[child + 1] > a[child])
		{
			child++;
		}

		if (a[parent] < a[child])
		{
			Swap(&a[parent], &a[child]);
			parent = child;
			child = child * 2 + 1;
		}
		else
		{
			break;
		}
	}
}

因此我们的出数据代码就是:

//出数据
void HeapPop(Heap* php)
{
	assert(php);

	Swap(&php->a[0], &php->a[php->size - 1]);
	php->size--;

	AdjustDown(php->a, php->size, 0);
}

判空:
//判空
bool HeapEmpty(Heap* php)
{
	assert(php);

	return php->size == 0;
}

获取堆顶数据:
//获取堆顶数据
HeapDataType HeapTop(Heap* php)
{
	assert(php);

	return php->a[0];
}

获取堆的数据个数:
//获取堆的数据个数
int HeapSize(Heap* php)
{
	assert(php);

	return php->size;
}

销毁:
//销毁
void HeapDestroy(Heap* php)
{
	assert(php);

	free(php->a);
	php->a = NULL;
	php->capacity = php->size = 0;
}

想要排序数据:

void TestHeap()
{
	int a[] = { 3, 4,7,2,1,8,9,22,73,24 };
	Heap hp;
	HeapInit(&hp);
	for (int i = 0; i < sizeof(a) / sizeof(a[0]); i++)
	{
		HeapPush(&hp, a[i]);
	}

	while (!HeapEmpty(&hp))
	{
		HeapDataType ret = HeapTop(&hp);
		printf("%d ", ret);
		HeapPop(&hp);
	}
	printf("\n");
}

 


2.5.4堆的应用

堆的常见应用:

  1. 堆排序
  2. TOPK问题

上面我们用堆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完成了数据的排序,但实际上改变的只是堆里面的数据,对外面的a数组并没有改变,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在最后拷贝到原数组;但其实不需要那么麻烦,在下篇博客,我将会讲讲堆真正强大的功能——堆排序

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在N个数据中,取出最大的前K个数:

我们常见的思路是,将该数据弄成一个大堆,然后再PopK次

时间复杂度是:O(N*\log_{2}{N}+K*\log_{2}{N}),也就是O(n*\log_{2}{N} ),好像效率也还行

但如果N取非常大,10亿,甚至100亿呢?此时我们的内存是存不下这么多数据的,这些数据只能放在文件中,此时我们的思路是:

  1. 先取数据中的前K个数据,将这K个数据建小堆,再将后面的数据依次跟堆顶数据比较,如果大于堆顶数据,就替换堆顶数据进堆,再调整成小堆
  2. 依次往后比较,最后比完的这K个数就是最大的前K个数

可能有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是建小堆,如果是建大堆,由于大堆的性质,堆顶的数是最大值,如果这N个数中的最大值在第一次建堆时进去了,那么后面比较时就没有数据比堆顶数据更大,我们的堆就不能完成更新;只有建小堆,堆顶的数据是这K个数中最小的,那么最大的前K个数一个会将其他数排挤出去

时间复杂度:O(N*\log_{2}{K} )

具体代码的实现也会在下篇博客详解

需要堆的实现的源码的小伙伴可以去我的Gitee主页获取

Heap/Heap · baiyahua/LeetCode - 码云 - 开源中国 (gitee.com)

评论 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