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dp与sp,加冕为王

目录

重要概念

屏幕尺寸

屏幕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基础知识:

ppi

pt

DPI 的定义和重要性

Android 中的 DPI 级别

px

dp(Density Independent Pixels)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s)

安卓的dp/dip、sp 虚拟尺寸单位 ,不受ppi的影响

Android 基本布局

安卓文字排版标准

单位之间的转换

实际应用


重要概念


屏幕尺寸

  1. 含义:手机对角线的物理尺寸
  2. 单位:英寸(inch),1英寸=2.54cm

屏幕分辨率

  1. 含义:手机在横向、纵向上的像素点数总和
  2. 例子:1920x1080,即高度方向上有1920个像素点,宽度方向上有1080个像素点
  3. 单位:px(pixel),1px=1像素点
  4. Android手机常见的分辨率:320x480、480x800、720x1280、1080x1920

屏幕像素密度

  1. 含义:每英寸的像素点数
  2. 单位:dpi(dots per ich)

基础知识:

ppi

ppi是“每英寸像素数”,用来衡量屏幕的像素密度。它定义了每英寸长度内有多少像素点。ppi越高,屏幕显示的内容就越清晰。例如,一个320ppi的屏幕比一个160ppi的屏幕有更高的像素密度。

ppi 指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 ,即每英寸像素。 像素密度越高,代表屏幕图像显示越清晰。

  

  同样 5 英寸的屏幕,像素数多,屏幕像素密度大,屏幕更清晰;

  

pt

pt是“磅”,是一种传统的打印和显示行业中使用的单位,主要用于打印文档。在Android中,1pt约等于1/72英寸。由于pt是基于物理尺寸的,它在不同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可能不同。

DPI 的定义和重要性

DPI 是一个物理度量,表示每英寸长度内可以显示的像素点数。一个较高的 DPI 值意味着屏幕每英寸可以显示更多的像素,从而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显示效果。DPI 的单位通常是像素/英寸(PPI,即 Pixels Per Inch)。

当DPI的概念用在计算机屏幕上时,就应称之为PPI(Pixels Per Inch)。

同理: PPI就是计算机屏幕上每英寸可以显示的像素点的数量。你说 DPI大伙也能理解。

对于手机屏幕,点和像素是一个意思,理论上ppi和dpi应该是一个东西,但是由于ppi五花八门,在按比例放大的时候会出现半个像素的情况,所以人为规定了几个特殊的dpi取值,比如160、240、320等,完美解决了问题,同时导致手机屏幕的ppi和dpi不再相等。

Windows系统默认PPI 为96, Mac OS系统默认PPI 为72。

假设有一部手机,屏幕的物理尺寸为1.5英寸x2英寸,屏幕分辨率为240x320,

则我们可以计算出在这部手机的屏幕上,每英寸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为240/1.5=160dpi(横向)或320/2=160dpi(纵向)

160dpi就是这部手机的像素密度,像素密度的单位dpi是Dots Per Inch的缩写,即每英寸像素数量。横向和纵向的这个值都是相同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机屏幕使用正方形的像素点。

不同的手机/平板可能具有不同的像素密度,例如同为4寸手机,有480x320分辨率的,也有800x480分辨率的,前者的像素密度就比较低。

Android 中的 DPI 级别

Android 系统将屏幕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 DPI 级别:

  • ldpi (Low Density): 约120 DPI
  • mdpi (Medium Density): 约160 DPI
  • hdpi (High Density): 约240 DPI
  • xhdpi (Extra High Density): 约320 DPI
  • xxhdpi (Extra Extra High Density): 约480 DPI
  • xxxhdpi (Extra Extra Extra High Density): 约640 DPI

这些 DPI 级别是相对于 mdpi 的基准值,mdpi 被定义为160 DPI。

px

px代表“像素”,是屏幕上最小的点。像素是硬件层面的度量单位,与屏幕的分辨率直接相关。不同设备的像素密度可能不同,因此px不适合用于跨设备布局设计

px单位不被建议使用,因为同样100px的图片,在不同手机上显示的实际大小可能不同

就是一个颜色点,一个像素点,最小的单位。不同的颜色点组成一张图像,因此图像的基本单位是像素px。它是一个相对单位,在不同的密度单位下能变大变小。同样是1英寸的屏幕,密度越大,像素越多,则单个像素的物理尺寸越小。
像素数量px = 像素密度ppi x 屏幕尺寸in
所以在屏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密度越大,像素数量越多,显示效果就会越清晰。

像素px主要用来描述图像大小和显示器分辨率:

  1. 相机所说的像素,其实就是最大像素的意思,像素是分辨率的单位,这个像素值仅仅是相机所支持的有效最大分辨率。
    1. 30万 640*480
    2. 50万 800×600
    3. 80万 1024×768 5” (3.5×5英寸)
  2. 我们常说一张100kb大小的图片,指的是图片的体积。一张图像在存储时,会描述每个像素点的颜色信息、位置、数量,这些描述数据就是图片的体积,如果像素越多自然图像体积越大。

例如:

假设你设计了一个109×109px的蓝色方块,并且这个方块的物理尺寸为1×1英寸。

如果你的屏幕是72PPI的,那这个方块看起来就要比实际的物理尺寸更大点,因为72PPI的屏幕要显示109px差不多需要1.5英寸才行。

dp(Density Independent Pixels)

dp是Android中最基本的单位之一,它代表的是“密度无关像素”。dp的目的是让开发者能够创建不依赖于屏幕密度的布局。1dp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看起来是相同的物理大小。

例如,1dp在160ppi的屏幕上可能对应1像素,但在320ppi的屏幕上可能对应2像素。

它与“像素密度”密切相关

Android系统定义了四种像素密度:低(120dpi)、中(160dpi)、高(240dpi)和超高(320dpi),它们对应的dp到px的系数分别为0.75、1、1.5和2,这个系数乘以dp长度就是像素数。

例如界面上有一个长度为“80dp”的图片,那么它在24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1.5=120px,在320dpi的手机上实际显示为80x2=160px。如果你拿这两部手机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这个图片的物理尺寸“差不多”,这就是使用dp作为单位的效果。

  1. dp就是为了使得开发者设置的长度能够根据不同屏幕(分辨率/尺寸也就是dpi)获得不同的像素(px)数量。
    1. 比如:我将一个控件设置长度为1dp,那么在160dpi上该控件长度为1px,在240dpi的屏幕上该控件的长度为1*240/160=1.5个像素点。
    2. 也就是dp会随着不同屏幕而改变控件长度的像素数量。
  2. 关于dp的官方叙述为:
    1. 当屏幕每英寸有160个像素时(也就是160dpi),dp与px等价的。那如果每英寸240个像素呢?1dp—>1*240/160=1.5px,即1dp与1.5px等价了。
  3. 其实记住一点,dp最终都要化为像素数量来衡量大小的,因为只有像素数量最直观。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s)

sp代表“比例像素”,它类似于dp,但是会根据用户的字体大小首选项进行缩放。使用sp可以确保文本大小在不同设备和不同用户设置下保持一致的可读性。

与缩放无关的抽象像素(Scale-independent Pixel)。sp和dp很类似但唯一的区别是,Android系统允许用户自定义文字尺寸大小(小、正常、大、超大等等),当文字尺寸是“正常”时1sp=1dp=0.00625英寸,而当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时,1sp>1dp=0.00625英寸。类似我们在windows里调整字体尺寸以后的效果——窗口大小不变,只有文字大小改变。

要想判别手机屏幕的显示好坏,还要考虑屏幕的宽高(英寸),也就是用dpi即每英寸多少像素来评价屏幕的显示效果。(不然假如手机分辨率是1920×1080,但是屏幕是几十寸的,那显示效果将不会很好,甚至你有可能看到小的像素块,那将更影响视觉效果。)

--------------------------------------------------------------------------------------------------------------------------------

安卓的dp/dip、sp 虚拟尺寸单位 ,不受ppi的影响

  

  

  

Android 基本布局

  基准间距原则:

   

  水平外边距:

  

安卓文字排版标准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uhaoquan/p/9104603.html

单位之间的转换

  • 1dp = (dpi / 160) * 1px
  • 1pt ≈ 1/72 * 2.54cm = 1dp(在Android中,1pt大约等于1dp)

实际应用

在设计UI时,推荐使用dp作为主要的长度单位,因为它能够保证布局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保持一致。对于文本,使用sp来确保文本大小适应用户的字体偏好。

dp和sp是跨设备设计的首选单位,而px和pt则更适合特定情况下使用。

Android开发中,`sp`(scale-independent pixels)和`dp`(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是两种常用的单位,用于确保应用程序在不同屏幕密度和分辨率的设备上具有一致的显示效果。虽然它们都用于描述尺寸,但它们的用途略有不同: 1. **dp(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用于描述视图的尺寸和位置。它是一个屏幕密度无关的单位,确保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显示相同的物理尺寸。 2.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s)**:类似于`dp`,但还考虑了用户的字体大小偏好。`sp`主要用于描述字体大小。 ### dppx的转换 `dp``px`的转换公式如下: \[ px = dp \times (dpi / 160) \] 其中,`dpi`是屏幕的像素密度。 ### sppx的转换 `sp``px`的转换公式如下: \[ px = sp \times (dpi / 160) \times scale \] 其中,`scale`是用户的字体大小缩放因子。 ### dpsp的转换 由于`sp`还考虑了用户的字体大小缩放因子,因此`sp``dp`的转换公式如下: \[ sp = dp \times scale \] 在实际开发中,Android提供了`TypedValue`类和`TypedValue.applyDimension`方法来进行单位转换。 #### 示例代码 ```java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util.TypedValue; public class UnitConverter { public static float dpToPx(Context context, float dp) { return TypedValue.applyDimension(TypedValue.COMPLEX_UNIT_DIP, dp,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 } public static float spToPx(Context context, float sp) { return TypedValue.applyDimension(TypedValue.COMPLEX_UNIT_SP, sp,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 } public static float pxToD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 { float density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density; return px / density; } public static float pxToSp(Context context, float px) { float scaledDensity = 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scaledDensity; return px / scaledDensity; } } ``` ### 解释 - `dpToPx`:将`dp`转换为`px`。 - `spToPx`:将`sp`转换为`px`。 - `pxToDp`:将`px`转换为`dp`。 - `pxToSp`:将`px`转换为`sp`。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确保应用程序在不同设备上具有一致的显示效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