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堆排序

堆的实质:

任意非子叶结点均小于(大于)它的孩子结点的完全二叉树。

堆排序的思想:

每次构造一个堆,将堆的根节点添加到有序序列中。

其中,r1 为最大值

与最后一个元素 rn 交换

对无序序列进行堆调整

得到最大的值

继续进行交换,重复步骤,即可得到有序序列。

堆的定义

堆是具有下列性质的完全二叉树:

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小根堆) 或 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

右孩子结点的值(称为大根堆)。

小根堆:

特点:

1、小根堆的根节点是所有节点的最小者。

2、较小的结点靠近根节点,但不绝对。

大根堆:

特点:

1、大根堆的根节点是所有节点的最大者。

2、较大的结点靠近根节点,但不绝对。

堆和序列的关系

采用顺序存储,编号后得

将堆用顺序存储结构来存储,则堆对应一组序列。

符合完全二叉树的性质:

堆调整

条件:左子树,右子树均为堆

从上向下进行处理大根

         

关键问题(1):由无序序列建立一个堆

假设:sift(r,k,end)函数为堆调整函数,其中k为要筛选节点的编号,end为堆中最后一个节点的编号。

注:最后一个结点的序号是n,则最后一个分支结点即为结点n的双亲,序号为n/2.

for (k = n/2; k >= 1; k--)
    sift(r,k,n);

当k=4时,

K=3时,

K=2时,

K=1时,

经过sift函数的调用,完成大根堆。

void sift(int r[], int k, int end)
{
    int i = k, j = 2 * i;
    int m = 0;
    while (j <= end)
    {
        if (j < end && r[j] < r[j + 1])
            j++;
        if (r[i] < r[j])
        {
            m = r[i];
            r[i] = r[j];
            r[j] = m;
        }
        i = j;
        j = 2 * i;
    }
}

关键问题(2)处理堆顶记录

解决方法:

第k次处理堆顶是将堆顶记录r[1]与序列中第n-k+1个记录r[n-k+1]交换。

关键问题(3)调整剩余记录,成为一个新堆

解决办法:

sift(r,1,n-k)

void heapsort(int r[], int n)
{
    for (int k = n / 2; k >= 1; k--)
        sift(r, k, n); // 初建堆
    for (k = 1; k < n; k++)
    {
        r[0] = r[1];
        r[1] = r[n - k + 1];
        r[n - k + 1] = r[0];
        sift(r, 1, n - k); // 重建堆
    }
}

  • 1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