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中的CALL指令用于调用子程序或函数。CALL指令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保存返回地址、跳转到目标地址、执行子程序。
首先,CALL指令会将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返回地址)保存到栈中。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子程序执行完成后能够返回到CALL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继续执行。具体来说,CALL指令会将返回地址压入栈中,然后将栈指针减2,指向新的栈顶。这样,返回地址就被保存在栈中了。
接下来,CALL指令会跳转到目标地址,也就是子程序的入口地址。这样,程序的控制权就转移到了子程序中。
最后,子程序被执行。子程序执行完毕后,使用RET(返回)指令将返回地址从栈中弹出,同时将栈指针加2,指向原来的栈顶。这样,程序的控制权就返回到CALL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继续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CALL指令是一个相对寻址指令,即目标地址是相对于当前指令的地址。所以,在使用CALL指令时,需要计算出目标地址的相对偏移量,并作为操作数提供给CALL指令。
总结起来,CALL指令用于调用子程序或函数,它通过保存返回地址、跳转到目标地址、执行子程序的方式实现。
机器码E8是x86汇编语言中的CALL指令的机器码表示形式。它是一个单字节指令,后面紧跟着4个字节的相对偏移地址。
具体来说,机器码E8后面的4个字节表示相对于当前指令的地址的偏移量。这个偏移量指定了CALL指令要跳转到的目标地址。偏移量可以是正数或负数,取决于目标地址相对于当前指令的位置。
由于CALL指令的操作数是一个相对偏移量,所以机器码E8后面的4个字节需要根据目标地址的相对位置进行计算。具体计算的方式是将目标地址减去当前指令的地址,即得到相对偏移量。这个相对偏移量的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