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学习笔记 —— NB-IoT介绍

一、简介

NB-IoT 是指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是一种低功耗广域(LPWA)网络技术标准,基于蜂窝技术,用于连接使用无线蜂窝网络的各种智能传感器和设备,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

NB-IoT 技术可以理解为是 LTE 技术的“简化版”,NB-IoT 网络是基于现有 LTE 网络进行改造得来的。LTE 网络为“人”服务,为手机服务,为消费互联网服务;而 NB-IoT 网络为“物”服务,为物联网终端服务,为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服务。

NB-IoT 网络只消耗大约 180KHz 的带宽,使用 License 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等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可直接部署于 GSM 网络、UMTS 网络或 LTE 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二、NB-IoT的特点

2.1 优点

  • 低功耗

低功耗特性是物联网应用一项重要指标,特别对于一些不能经常更换电池的设备和场合。为了满足电池达到 5 到 10 年寿命的需求,NB-IoT 网络引入 PSM 和 eDRX 技术极大降低了终端功耗,可使设备在生命周期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极低功耗状态,从而保障电池的使用寿命。

  • 低成本

NB-IoT 终端采用窄带技术,基带复杂度低,只使用单天线,采用半双工方式,射频模块成本低,大部分(SRVCC、IMS、紧急呼叫等功能)不必要的功能都可以裁剪。同时采用 SoC 内置功放 PA,降低了对终端 Flash 存储空间、终端尺寸、终端射频等的要求,从而极大降低了 NB-IoT 的终端成本。

NB-IoT 网络是基于 LTE 网络的技术,所以在现网 LTE 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很快组网,很快扩大覆盖。目前各大运营商仍在大力推动 LTE 网络建设,也有利于 NB-IoT 的覆盖改善。

  • 大连接

NB-IoT 比 2G/3G/4G 有 50-100 倍的上行容量提升(特定业务模型),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 可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 50-100 倍的接入数,单小区可支持 5 万级别的用户规模。

  • 广覆盖

NB-IoT 室内覆盖能力强,164db 覆盖(MCL),比 LTE 和 GPRS(2G)提升 20db 增益,相当于提升了 100 倍覆盖区域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农村这样的广覆盖需求,对于厂区、地下车库、井盖这类对深度覆盖有要求的应用同样适用。

NB-IoT 为什么覆盖广?

  1. 重复传输,延长信号码元的传输时间。码元的重复传输事实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信道编码,尽管降低了信息的传输速率,但是在解调或译码上的可靠性,特别是在低信噪比的接收环境下更加有效。比如想下译码出错概率为10%,重复次数增加,使得整体译码出错概率大大降低。
  2. 现有的TTI bundling和HARQ重传技术也可以实现延长信号码元的传输时间。相关的提升覆盖的数值,在VoLTE的商用网络实践中已经证明可有效改善信号的覆盖范围。
  3. 鉴于NB-IoT业务需求的速率很低,100 bps左右已经可以实现大部分业务,所以可以采用低阶的调制技术,如BPSK、QPSK、更短长度的CRC校验码等。
  4. 在编码方面,NB-IoT采用Turbo编码,GPRS采用卷积码,优势体现在对译码信噪比需求降低,对应覆盖距离有3~4 dB的增强。
  5. 对时延要求的降低以及在部分下行物理信道上采用功率增强(Power Boost),对信号覆盖都有直接的增强。

2.2 缺点

  • 延时大
  1. 首次入网连接 10s 左右
  2. 入网后传输时延百毫秒到数秒以内
  3. PSM 睡眠响应时间延迟
  4. 无QoS能力
  5. 时延大无法实时通信,不支持语音
  • 小数据量
  1. 窄带接入(180KHz),数据量 50 字节 ~ 200 字节为宜,越小越好
  2. 传输带宽低无法传图片
  • 低速率

上行理论峰值速率 15.6Kbps,下行理论峰值速率 21.25Kbps

  • 低频次

大部分终端应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上报数据频次低。按天上报,每天 1~2 次较为合适。高频次上报(例如 30 分钟),对网络容量占用大。上报频次越高,对网络容量影响越大。

  • 低移动性

NB-IoT 适宜慢速移动,移动速度小于 30km/h

三、NB-IoT的网络架构

NB-IoT 网络组成包括 NB-IoT 终端、NB-IoT 基站、NB-IoT 分组核心网、IoT 连接管理平台和行业应用服务器。NB-IoT 的接入网构架与 LTE 一样。

四、NB-IoT的主要应用场景

NB-IoT主要实现采集数据上报传输,网络下发控制指令,短信传输,端到端数据透传,以及基于基站的定位等功能。可满足对低功耗、长待机、深覆盖、大容量有所要求的低速率连接业务,更适合静态及低速业务、对时延不敏感、非连续移动、实时传输数据的业务场景,基本可以承接大部分2G网络承载的物联网业务。其业务场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自主事件触发业务类型: 如烟雾报警探测器、 设备工作异常等, 上行极小数据量(十字节量级 ),周期多以年、月为单位。
  • 自主周期上报业务类型: 如公共事业的远程抄表、 环境监测等, 上行较小数据量(百字节量级 ),周期多以天、小时为单位。
  • 远程控制指令业务类型: 如设备远程开启 /关闭、设备触发发送上行报告,下行极小数据量 (十字节量级 ),周期多以天、小时为单位。
  • 软件远程更新业务类型: 如软件补丁 / 更新,上行下行较大数据量需求 (千字节量级),周期多以天、小时为单位。

各场景的具体差异,可以从上行速率,下行速率,时延、移动性、低功耗要求、语音播报等方面的传输能力以及在单用户日均流量、单次传输带宽、传输频次和业务发生时间分布等业务模型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具体参考如下统计。

NB-IoT 有三种不同模式对应的物联网中的不同场景需求。

  • DRX 模式 可以用在共享单车这一类场景,因为如果是 eDRX 模式的话也许就需要用户站在单车前等了五分钟它才能自动开锁。
  • eDRX 模式 就可以用在物流监控等场景中,因为货物在运输时并不需要实时去监控,只要隔一段时间去确定一下位置就可以了。
  • PSM 模式 可以用在远程水表,电表上,因为这些表上的数据没必要每天去抄一次,可能半个月左右去检查一下数据就可以了。

五、NB-IoT的比较

5.1 蜂窝网络技术比较

5.2 国内NB-IoT频段比较

运营商频段中心频率上行频率下行频率
中国电信B5850MHz824MHz~849MHz869MHz~894MHz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B8900MHz880MHz~915MHz925MHz~960MHz

5.3 NB-IoT模式时延比较

首次入网时延: NB 终端开机后,终端和网络有较多消息交互(认证,建立通道,分配IP地址等),花费时间较长,需要 6-8s 才完成网络接入,才能获得 IP 地址,用于后期数据传输使用。

数据上报和接收时延:NB 终端接入成功后,当终端有数据传输时,终端会主动和基站建立无线连接(此时不再需要认证、IP地址分配等过程),无线链路建立成功后,立即发送数据。终端进行数据上报的时延与终端所处的状态、无线网络覆盖密切相关。

终端上报数据平台下发数据(PSM)平台下发数据(DRX)平台下发数据(eDRX)
空口时延+专网到客户服务器之间的时延空口时延+专网到平台之间的时延+PSM最长休眠周期(最大 310小时)空口时延(750ms)+ DRX寻呼周期(最大为 10.24秒,最小 1.28秒)空口时延(750ms)+ eDRX寻呼周期(最大为 2.92小时,最小 5.12秒)
秒级(3 秒到 30 秒)小时/天级别,取决于终端上报周期秒级,取决于DRX寻呼周期秒级到小时级,取决于eDRX寻呼周期

5.4 NB-IoT模式功耗比较

终端状态功耗消耗某环境实测结果
PSM 状态3 uA2.7 uA
eDRX 空闲态xxuA~2 mA1 mA
DRX 空闲态1~4mA1mA
连接状态发送 200 mA,接收 65 mA发送 189 mA,接收 161 mA

六、NB-IoT的省电模式

NB-IoT 支持三种省电模式:

  •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模式)
  • eDRX(Extended DRX,扩展不连续接收模式)
  • PSM (Power Saving Mode,省电模式)

6.1 DRX模式

DRX 是广泛应用在手机里的一种寻呼方式。可以想一下,如果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有人想要给你打电话,以什么样的方式手机才能保证一定能监听到这个寻呼的信息呢?相当于就需要手机每时每刻都在等着被寻呼,就像是在上课的时候聚精会神的同学,一直等着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但是,对于手机来讲,如果每时每刻都要等着被寻呼的话,是非常耗电的。所以,研发人员就研究出了 DRX,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的这样一种方法。它的原理如上图所示,图上蓝色的脉冲,代表的就是手机可以每隔一个很短的间隔进行寻呼,而这也是我们在拨打电话时,通常都会等几秒才会听到铃声的一个原因之一。在每次寻呼之后,手机会休息一下进入 IDLE 态,进入 IDLE 态后手机会关闭接收机就相当于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打了个盹。

DRX 模式可以认为下行业务随时可达终端设备,时延小。在每个 DRX 周期,终端都会检测一次是否有下行业务到达。该模式功耗相对较高,适用于对时延有高要求的业务,终端设备一般采取市电供电的方式,如路灯业务。

6.1.1 DRX周期

在 DRX 模式下,每次寻呼的间隔,就叫做 DRX 周期,这个 DRX 周期可以是 1.28s2.56s5.12s 或者是 10.24s由于 DRX 周期短,由运营商网络侧设置决定——SIM 卡办理 APN 业务)。

6.2 eDRX模式

eDRX 模式可以认为终端设备随时可达,但时延较大,时延取决于 eDRX 周期配置。在每个 eDRX 周期内,只有在设置的寻呼时间窗口 PTW 内,终端可接收下行数据,其余时间终端处于休眠状态,不接收下行数据。该模式可在下行业务时延和低功耗之间取得平衡,适用于兼顾低功耗和对时延有一定要求的业务,如远程关闭煤气业务。

6.2.1 eDRX周期和PTW寻呼时间窗口

eDRX 在 DRX 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 寻呼时间窗口 PTW( Paging Time Window ),范围为 2.56s ~ 40.96s,在每个窗口时间内,物联网设备会寻呼三次,每次寻呼的间隔还是跟之前的 DRX 周期一样。但是每三次寻呼后,它会进入较长时间的休眠,也就是 eDRX 周期,这个时间最长可以达到 2.92h但是具体的时长,运营商会根据物联网设备和所需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以说在这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该模式的灵活性)。

最后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Java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嵌入式&物联网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嵌入式&物联网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1715591788200)]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FeieKt4U-1715591788201)]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嵌入式&物联网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 7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