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最新干货篇 老板:你知道QUIC协议吗?_linux quic(4),2024年最新2024华为Linux运维高级面试题及答案

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在阿里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Linux运维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运维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问题一:一些中间设备僵化

可能是 TCP 协议使用得太久,也非常可靠。所以我们很多中间设备,包括防火墙、NAT 网关,整流器等出现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动作

比如有些防火墙只允许通过 80 和 443,不放通其他端口。NAT 网关在转换网络地址时重写传输层的头部,有可能导致双方无法使用新的传输格式。整流器和中间代理有时候出于安全的需要,会删除一些它们不认识的选项字段

TCP 协议本来是支持端口、选项及特性的增加和修改。但是由于 TCP 协议和知名端口及选项使用的历史太悠久,中间设备已经依赖于这些潜规则,所以对这些内容的修改很容易遭到中间环节的干扰而失败

问题二:依赖于操作系统的实现,导致协议本身僵化

TCP 是由操作系统在内核层面实现的,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不能直接修改。

虽然应用程序的更新迭代非常快速和简单。但是 TCP 的迭代却非常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操作系统升级很麻烦,修改内核起来特别麻烦,这样就会导致协议本身僵化

问题三:建立连接过程延迟大

不管是 HTTP1.0/1.1 还是 HTTPS,HTTP2,都使用了 TCP 进行传输。HTTPS 和 HTTP2 还需要使用 TLS 协议来进行安全传输。这就出现了两个握手延迟:

  • TCP 三次握手导致的 TCP 连接建立的延迟
  • TLS 完全握手需要至少 2 个 RTT 才能建立,简化握手需要 1 个 RTT 的握手延迟
  • 对于很多短连接场景,这样的握手延迟影响很大,且无法消除

问题四:队头阻塞难以解决

在HPPT/2中,会出现队头阻塞问题

img

对于HTTP2来讲,一个TCP连接中有多个stream,而且每个stream之间是有依赖性的,如果丢失其中一个stream的数据,会阻塞后续的stream

TCP确保将数据按顺序上交应用层,在出现数据报文段丢失时,后续数据必须缓存,等待丢失的报文端重传到达之后再按顺序上交

这样的话就会使得页面加载时间长,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QUIC强大之处

上面介绍了现有网络的一些问题,而QUIC这一新型协议都很好地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QUIC到底强在哪里

功能1:流复用

在一个网页里面总是会有多个数据要传输,我们总是希望多个数据能够同时传输,以此来提高用户的体验

图片

在HTTP1.1中:

  • 每个TCP连接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请求—响应,为了提高响应速度,需要同时创建多个连接,但是多个连接管理比较复杂

在HTTP/2中:

  • 每个TCP连接里面有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多个流(stream)
  • 每个流可以传输不同的文件数据
  • 解决了HTTP1一个连接无法同时传输多个数据的问题
  • 缺点:容易出现队头阻塞问题

而在基于QUIC的HTTP3中:

  • 借鉴了HTTP2中流的概念
  • 流之间互相独立,即不同流之间的数据之间交付顺序无关(如果stream2的数据丢失,只会影响排在stream2后面的数据,stream1和stream2的数据不会被影响)
  • 建立在UDP之上,没有依赖性

功能2:连接建立低时延

QUIC连接建立所需时间比TCP更低

图片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首次QUIC连接中,Client 向 Server 发送消息——>请求传输配置参数和加密相关参数——>Server 回复其配置参数——>传输数据

整个过程只需要1RTT

TCP+TLS1.2 中: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1RTT——>TLS需要两个个RTT完成身份验证——>传输数据

整个过程只需要3RTT

TCP+TLS1.3 中: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1RTT——>TLS需要一个RTT完成身份验证——>传输数据

整个过程只需要2RTT

由此可见,首次连接中,使QUIC连接所需的时延是最少的

图片

关于再次连接的概念,我先说明一点:Client已经访问过Server,在本地存放了Cookie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再次QUIC连接中,只需0RTT。因为 Client 本地已有 Server 的全部配置参数(缓存),据此计算出初始密钥,直接发送加密的数据包

TCP+TLS1.2 中: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1RTT——>TLS需要一个RTT完成身份验证(由于缓存的存在,减少1RTT)——>传输数据

整个过程只需要2RTT

TCP+TLS1.3 中: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1RTT——>传输数据

整个过程只需要1RTT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首次连接还是再次连接,使用QUIC协议所需的连接时延都是最低的

功能3:无队头阻塞

在上面我们讲到,HTTP/2会出现队头阻塞问题,而在基于QUIC的HTTP/3中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片

  • UDP中的各个数据报独立,基于UDP的QUIC中的各个stream独立
  • 即使stream2里有一个包丢失,因为stream之间互相独立无关联,所以不会阻塞stream3、stream4,依然可以交付给上层

功能4:灵活的拥塞控制机制

TCP 的拥塞控制实际上包含了四个算法: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快速恢复

而在QUIC中,拥塞控制算法默认使用CUBIC

并且这个机制还是可插拔的,什么叫可插拔呢?就是能够非常灵活地生效,变更和停止,可以根据场景来切换不同的方法

因为QUIC在用户空间实现,容易实现。应用程序不需要停机和升级就能实现拥塞控制的变更,我们在服务端只需要修改一下配置,reload 一下,完全不需要停止服务就能实现拥塞控制的切换

而TCP在内核态,其拥塞控制难以进行修改和升级

功能5:流级和连接级流量控制

在QUIC中,可以实现流级和连接级别的流量控制机制

连接级流量控制:针对整个连接

1、通过 window_update 帧告诉对端自己可以接收的字节数,这样发送方就不会发送超过这个数量的数据

2、通过 Block Frame 告诉对端由于流量控制被阻塞了,无法发送数据

流级流量控制

1、防止一个流消耗过多缓存而导致其他流堵塞

2、每个流会有一个可用窗口,如果一个流的可用窗口不足的话它就必须等待,而不是去占用其他流的可用窗口

3、不让一个流影响到其他流

功能6:连接迁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经常碰到下面这个场景:

使用WIFI上网的时候突然网络不好,于是切换成移动数据模式;又或者没有流量上不了网,于是连接WIFI

我们使用手机在 WIFI 和 4G 移动网络切换时,客户端的 IP 肯定会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建立和服务端的 TCP 连接**

而如果是QUIC连接,则无需重新建立,因为QUIC连接是以一个64位的随机数作为ID(connection ID)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8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