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Java系列-1

  • 强引用:GC永远都不会回收的对象。内存空间不足时,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

  • 软引用:内存空间不足时会考虑回收它,空间足够的时候不会

  • 弱引用:不管内存空间够不够,都会回收它。

  • 虚引用:不会影响生存时间,目的是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强引用置为null,会不会被回收?

  • 不会立即释放对象占用的内存。如果对象的引用被置为null,只是断开了当前线程栈帧中对该对象的引用关系,而 垃圾收集器是运行在后台的线程,只有当用户线程运行到安全点(safe point)或者安全区域才会扫描对象引用关系,扫描到对象没有被引用则会标记对象,这时候仍然不会立即释放该对象内存,因为有些对象是可恢复的(在 finalize方法中恢复引用 )。只有确定了对象无法恢复引用的时候才会清除对象内存。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内存回收原理

  • 对于可达性分析算法而言,未到达的对象并非是“非死不可”的,若要宣判一个对象死亡,至少需要经历两次标记阶段。
  1. 如果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Roots相连的引用链,则该对象被第一次标记并进行一次筛选,筛选条件为是否有必要执行该对象的finalize方法,若对象没有覆盖finalize方法或者该finalize方法是否已经被虚拟机执行过了,则均视作不必要执行该对象的finalize方法,即该对象将会被回收。反之,若对象覆盖了finalize方法并且该finalize方法并没有被执行过,那么,这个对象会被放置在一个叫F-Queue的队列中,之后会由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优先级低的Finalizer线程去执行,而虚拟机不必要等待该线程执行结束,即虚拟机只负责建立线程,其他的事情交给此线程去处理。

  2. 对F-Queue中对象进行第二次标记,如果对象在finalize方法中拯救了自己,即关联上了GCRoots引用链,如把this关键字赋值给其他变量,那么在第二次标记的时候该对象将从“即将回收”的集合中移除,如果对象还是没有拯救自己,那就会被回收。如下代码演示了一个对象如何在finalize方法中拯救了自己,然而,它只能拯救自己一次,第二次就被回收了。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GC {

public static GC SAVE_HOOK = nul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新建对象,因为SAVE_HOOK指向这个对象,对象此时的状态是(reachable,unfinalized)

SAVE_HOOK = new GC();

//将SAVE_HOOK设置成null,此时刚才创建的对象就不可达了,因为没有句柄再指向它了,对象此时状态是(unreachable,unfinalized)

SAVE_HOOK = null;

//强制系统执行垃圾回收,系统发现刚才创建的对象处于unreachable状态,并检测到这个对象的类覆盖了finalize方法,因此把这个对象放入F-Queue队列,由低优先级线程执行它的finalize方法,此时对象的状态变成(unreachable, finalizable)或者是(finalizer-reachable,finalizable)

System.gc();

// sleep,目的是给低优先级线程从F-Queue队列取出对象并执行其finalize方法提供机会。在执行完对象的finalize方法中的super.finalize()时,对象的状态变成(unreachable,finalized)状态,但接下来在finalize方法中又执行了SAVE_HOOK = this;这句话,又有句柄指向这个对象了,对象又可达了。因此对象的状态又变成了(reachable, finalized)状态。

Thread.sleep(500);

// 这里楼主说对象处于(reachable,finalized)状态应该是合理的。对象的finalized方法被执行了,因此是finalized状态。又因为在finalize方法是执行了SAVE_HOOK=this这句话,本来是unreachable的对象,又变成reachable了。

if (null != SAVE_HOOK) { //此时对象应该处于(reachable, finalized)状态

// 这句话会输出,注意对象由unreachable,经过finalize复活了。

System.out.println(“Yes , I am still 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 I am dead”);

}

// 再一次将SAVE_HOOK放空,此时刚才复活的对象,状态变成(unreachable,finalized)

SAVE_HOOK = null;

// 再一次强制系统回收垃圾,此时系统发现对象不可达,虽然覆盖了finalize方法,但已经执行过了,因此直接回收。

System.gc();

// 为系统回收垃圾提供机会

Thread.sleep(500);

if (null != SAVE_HOOK) {

// 这句话不会输出,因为对象已经彻底消失了。

System.out.println(“Yes , I am still 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 I am dead”);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execute method finalize()”);

// 这句话让对象的状态由unreachable变成reachable,就是对象复活

SAVE_HOOK = this;

}

}

方法区的垃圾回收

  • 主要回收两部分内容:废弃常量,无用的类;

如何判断废弃常量?

  • 以字面量回收为例,如果一个字符串“abc”已经进入常量池,但是当前系统没有任何一个String对象引用了叫做“abc”的字面量,那么,如果发生垃圾回收并且有必要时,“abc”就会被系统移出常量池。常量池中的其他类(接口)、方法、字段的符号引用也与此类似。

如何判断无用的类?

  1. 该类的所有实例都已经被回收,即Java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2. 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3. 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垃圾收集算法

  1. 标记清除法: 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效率不高,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碎片空间,可能导致为较大对象分配空间时,找不到足够的连续内存,提前触发GC;

  2. 复制清除法: 将可用的内存分为两块,每次只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经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性清理掉,缺点是可用内存缩小了一半;(比较适合对象存活率比较低的场景新生代))

  3. 标记整理法:过程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不过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边界以外的内存。(比较适合对象存活率比较高的场景(老年代))

  4. 分代收集算法: 不同的对象的生命周期(存活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位于堆中不同的区域,因此对堆内存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回收可以提高JVM 的执行效率。当代商用虚拟机使用的都是分代收集算法:新生代对象存活率低,就采用复制算法;老年代存活率高,就用标记清除算法或者标记整理算法。Java堆内存一般可以分为新生代、老年代和永久代三个模块

垃圾收集器

新生代收集器

1. 串行GC(serial GC)

  • 一个采用复制算法的单线程的收集器;

  • 在整个GC的过程中采用单线程的方式来进行垃圾回收,在回收过程中,必须停止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适用于单CPU,是client模式下默认的GC方式(因为简单高效)。

2. 并行GC(ParNew)

  • 一个采用复制算法的多线程的收集器;

  • 其实就是serialGC的多线程版本,除了使用多条线程来进行垃圾收集之外,其他行为跟serialGC差不多;是server模式下默认使用的GC方式(因为目前只有它能与CMS收集器配合工作)。

  • 默认开启的收集线程数与CPU数量相同,所以一两个核时可能不如serial,核越多优势越明显

3. 并行回收GC(parallel scavenge)

  • 一个采用复制算法的多线程的收集器;

  • 也是并行的多线程收集器,但是它的特点是它的关注点和其他收集器不同:CMS等收集器的关注点是尽可能缩短垃圾收集时用户线程的停顿时间,而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目标则是打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

  • 吞吐量:CPU用于运行用户代码时间与CPU总消耗时间的比值,即吞吐量=运行用户代码时间/(运行用户代码时间+垃圾收集时间);

  • parallel scavenge有GC的自适应调节策略:可以通过一个参数userAdaptiveSizePolicy来提供最合适的停顿时间或者最大的吞吐量;

老年代收集器

1. 串行GC(serial old)

  • 是serial的老年代版本,使用单线程和“标记-整理”算法

总结

一般像这样的大企业都有好几轮面试,所以自己一定要花点时间去收集整理一下公司的背景,公司的企业文化,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要盲目的去面试,还有很多人关心怎么去跟HR谈薪资。

这边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的理想薪资是30K,你完全可以跟HR谈33~35K,而不是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底牌暴露了出来,不过肯定不能说的这么直接,比如原来你的公司是25K,你可以跟HR讲原来的薪资是多少,你们这边能给到我的是多少?你说我这边希望可以有一个20%涨薪。

最后再说几句关于招聘平台的,总之,简历投递给公司之前,请确认下这家公司到底咋样,先去百度了解下,别被坑了,每个平台都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广告党等着你上钩,千万别上当!!!

Java架构学习资料,学习技术内容包含有:Spring,Dubbo,MyBatis, RPC, 源码分析,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性能优化,微服务 高级架构开发等等。

还有Java核心知识点+全套架构师学习资料和视频+一线大厂面试宝典+面试简历模板可以领取+阿里美团网易腾讯小米爱奇艺快手哔哩哔哩面试题+Spring源码合集+Java架构实战电子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给公司之前,请确认下这家公司到底咋样,先去百度了解下,别被坑了,每个平台都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广告党等着你上钩,千万别上当!!!

Java架构学习资料,学习技术内容包含有:Spring,Dubbo,MyBatis, RPC, 源码分析,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性能优化,微服务 高级架构开发等等。

还有Java核心知识点+全套架构师学习资料和视频+一线大厂面试宝典+面试简历模板可以领取+阿里美团网易腾讯小米爱奇艺快手哔哩哔哩面试题+Spring源码合集+Java架构实战电子书。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pz9JBrfY-1714222502749)]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收录

  • 10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onvif-java-1.0-snapshot.jar是一个使用Java编写的开放网络视频接口(ONVIF)库文件。ONVIF是一个全球开放的标准化协议,旨在实现不同厂商的IP视频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该jar文件是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一个软件包,用于在Java应用程序中实现与ONVIF兼容设备的通信和交互。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类和方法,以简化与ONVIF设备的连接、配置和控制。 使用onvif-java-1.0-snapshot.jar,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实现对视频流的实时监控、设备配置、事件管理等功能。它提供了与ONVIF设备进行网络发现、设备管理、媒体传输、图像设置等操作的API。 此外,该库文件还提供了与ONVIF设备进行通信的示例代码,方便开发人员学习和参考。 总之,onvif-java-1.0-snapshot.jar是一个有助于在Java应用程序中实现与ONVIF设备交互的工具包,它简化了与设备的连接和控制,并提供了一系列的API和示例代码。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方便地集成ONVIF兼容设备的功能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 ### 回答2: onvif-java-1.0-snapshot.jar 是一个Java库文件,用于与ONVIF协议兼容的网络摄像机进行通信。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性标准,旨在促进不同制造商的网络摄像机和其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该库文件提供了一系列的API和工具类,使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与ONVIF兼容的设备进行通信。它包括了与设备进行连接、发送命令、获取设备信息、实时视频流等操作所需的功能。 通过使用onvif-java-1.0-snapshot.jar,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实现以下操作: 1. 连接设备:通过提供设备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可以建立与ONVIF兼容设备的连接。 2. 发送命令:可以发送不同类型的命令,如搜索设备、获取设备信息、设置预置位、控制摄像头的移动等。 3. 获取设备信息:可以获取设备的基础信息,如型号、序列号、厂商等。 4. 实时视频流:可以获取实时视频流,以便实时查看网络摄像机的图像。 该库文件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Java编程知识,开发人员需要按照对应的文档和示例代码进行操作。使用该库可以简化与ONVIF兼容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 回答3: onvif-java-1.0-snapshot.jar是一个Java开发工具包,用于与ONVIF兼容的设备进行交互和控制。ONVIF是一个全球领先的开放标准,旨在提供网络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这个jar文件包含了一系列Java类和方法,让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与ONVIF设备进行通信。它提供了一组API,用于发现设备、获取设备信息、控制设备的摄像头和图像设置以及进行视频流的传输和录制。 使用这个jar文件,开发人员可以编写Java程序来实现各种与ONVIF设备相关的功能。例如,他们可以通过使用jar中提供的方法来搜索局域网中的所有ONVIF设备,并获取每个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厂商等。他们还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包来控制设备的摄像头,例如调整焦距、变焦、旋转角度等。另外,该jar文件还支持视频流的传输和录制,使开发人员可以捕捉和保存来自ONVIF摄像头的实时视频。 总之,onvif-java-1.0-snapshot.jar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集成和控制ONVIF兼容设备。无论是开发自己的监控应用程序,还是集成ONVIF设备到一个现有的平台,这个工具包都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实现他们的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