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分享】:在滴滴和头条干了-2-年开发,这些太真实…

不可否认,互联网行业在这一点上确实不如公务员等体制内职业。但是这个问题里35岁程序员并不是绝对生理意义上的35岁,应该是指那些工作十几年和工作两三年没什么太大区别的程序员。

后面的工作基本是在吃老本,没有主动学习与充电,35岁和25岁差不多,而且没有了25岁时对学习成长的渴望,反而添了家庭生活的诸多琐事,薪资要求往往也较高,在企业看来这确实是没什么竞争力。

**‌而如果我们积极学习,保持技术能力、知识储备与工作年限成正比,这到了35岁哪还有什么焦虑呢,这样的大牛我觉得应该也是各大公司抢着要吧?**但是学习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反人类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强迫自己跳出自己的安逸区,主动学习,保持技术热情。

在滴滴时有一句话大概是,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感到挣扎与压力的时候,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那才是成长最快的时候。相反如果感觉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安逸,工作只是在混时长,那可能真的是温水煮青蛙了。

‌刚毕业的这段时间,往往空闲时间还比较多,正是努力学习技术的好时候。借助这段时间夯实基础,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应该是受益终身的。至于如何高效率学习,网上有很多大牛写这样的帖子,到了公司后内网也能找到很多这样的分享,我就不多谈了。

‌可以加入学习小组和技术社区,公司内和公司外的都可以,关注前沿技术。

‌主动承担,及时交流反馈

‌前两条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希望大家可以提升个人能力,保持核心竞争力,但从公司角度来讲,公司招聘员工入职,最重要的是让员工创造出业务价值,为公司服务。

虽然对于校招生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培养体系,但实际上公司确实没有帮助我们成长的义务。而在能为公司办成事,创造价值这一点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主动,主动承担任务,主动沟通交流,主动推动项目进展,主动协调资源,主动向上反馈,主动创造影响力等等。

我当初刚入职的时候,基本就是leader给分配什么任务就把本职工作做好,然后就干自己的事了,几乎从来不主动去跟别人交流或者主动去思考些能帮助项目发展的点子。自以为把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就行了,后来发现这么做其实是非常不够的,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有些同学的做法则是leader只需要同步一下最近要做什么方向,下面的一系列事情基本不需要leader操心了 ,这样的同学我是leader我也喜欢啊。入职后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叫owner意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这个过程中,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向上沟通反馈。项目进展不顺利,遇到什么问题,及时跟leader同步,技术方案拿捏不准可以跟leader探讨,一些资源协调不了可以找leader帮忙,不要有太多顾忌,认为这些会太麻烦,leader其实就是干这个事的。。

如果项目进展比较顺利,确实也不需要leader介入,那也需要及时把项目的进度,取得的收益及时反馈,自己有什么想法也提出来探讨,问问leader对当前进展的建议,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消除信息误差。

做这些事一方面是合理利用leader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让leader了解到自己的工作量,对项目整体有所把控,毕竟leader也有leader,也是要汇报的。可能算是大家比较反感的向上管理吧,有内味了,这个其实我也做得不好。但是最基本的一点,不要接了一个任务闷着头干活甚至与世隔绝了,一个月了也没跟leader同步过,想着憋个大招之类的,那基本凉凉。

一定要主动,可以先从强迫自己在各种公开场合发言开始,有问题或想法及时one-one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小点我觉得也是比较重要的,列在下面:‌

第一件事建立信任

‌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刚入职的第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leader和同事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入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要做好,最起码的要顺利完成而且不能出线上事故。这件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信任,让团队觉得自己起码是靠谱的。

如果这件事做得比较好,后面一路都会比较顺利。如果这件事就搞杂了,可能有的leader还会给第二次机会,再搞不好,后面就很难了,这一条对于社招来说更为重要。

‌而刚入职,公司技术栈不熟练,业务繁杂很难理清什么头绪,压力确实比较大。这时候一方面需要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要多跟组内的同学交流,不懂就问。

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我觉得不是什么看书啊学习视频啊,而是直接去找对应的人聊,让别人讲一遍自己基本就全懂了,这效率比看文档看代码快多了,不仅省去了过滤无用信息的过程,还了解到了业务的演变历史。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毕竟同事们也都很忙。

脸皮要厚一点,多找人聊,快速融入,最忌讳有问题也不说,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超出预期

‌超出预期这个词的外延范围很广,比如leader让去做个值周,解答用户群里大家的问题,结果不仅解答了大家的问题,还收集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进而做了一个智能问答机器人解放了值周的人力,这可以算超出预期。比如leader让给运营做一个小工具,结果建设了一系列的工具甚至发展成了一个平台,成为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这也算超出预期。

超出预期要求我们有把事情做大的能力,也就是想到了leader没想到的地方,并且创造了实际价值,拿到了业务收益。这个能力其实也比较重要,在工作中发现,有的人能把一个小盘子越做越大,而有的人恰好反之,那么那些有创新能力,经常超出预期的同学发展空间显然就更大一点。

这块其实比较看个人能力,暂时没想到什么太好的捷径,多想一步吧。

体系化思考,系统化建设

‌这句话是晋升时候总结出来的,大意就是做系统建设要有全局视野,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小点,应该有良好的规划能力和清晰的演进蓝图。比如,今天加了一个监控,明天加一个报警,这些事不应该成为一个个孤岛,而是属于稳定性建设一期其中的一小步。

这一期稳定性建设要做的工作是报警配置和监控梳理,包括机器监控、系统监控、业务监控、数据监控等,预期能拿到XXX的收益。

这个工作还有后续的roadmap,稳定性建设二期要做容量规划,接入压测,三期要做降级演练,多活容灾,四期要做…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思考非常全面,办事有体系有规划。

‌**平时积极总结沉淀,多跟别人交流,形成方法论。**‌

提升自己的软素质能力

‌这里的软素质能力其实想说的就是PPT、沟通、表达、时间管理、设计、文档等方面的能力。说实话,我觉得我当时能晋升就是因为PPT做的好了一点…可能大家平时对这些能力都不怎么关注,以前我也不重视,觉得比较简单,用时候直接上就行了,但事实可能并不像想象得那样简单。

比如晋升时候PPT+演讲+答辩这个工作,其实有很多细节的思考在里面,内容如何选取,排版怎么设计,怎样引导听众的情绪,如何回答评委的问题等等。

晋升时候我见过很多同学PPT内容编排杂乱无章,演讲过程也不流畅自然,虽然确实做了很多实际工作,但在表达上欠缺了很多,属于会做不会说,如果再遇到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外部门评委,吃亏是可以预见的。

公司内网一般都会有一些软素质培训课程,可以找一些场合刻意训练。

‌以上都是这些分享还都算比较伟光正,但是社会吧也不全是那么美好的。。下面这些内容有负能量倾向,三观特别正的同学以及观感不适者建议跳过。

拍马屁是真的香

‌拍马屁这东西入职前我是很反感的,我最初想加入互联网公司的原因就是觉得互联网公司的人情世故没那么多,事实证明,我错了…

入职前几天,部门群里大leader发了一条消息,后面几十条带着大拇指的消息立马跟上,学习了,点赞,真不错,优秀,那场面,说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点也不过分。

除了惊叹大家超强的信息接收能力和处理速度外,更进一步我还发现,连拍马屁都是有队形的,一级部门leader发消息,几个二级部门leader跟上,后面各组长跟上,最后是大家的狂欢,让我一度怀疑拍马屁的速度就决定了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没错,现在我已经不怀疑了)。

‌坦诚地说,我到现在也没习惯在群里拍马屁,但也不反感了,可以说把这个事当成一乐了。倒不是说我没有那个口才和能力(事实上也不需要什么口才,大家都简单直接),在某些场合,为活跃气氛的需要,我也能小嘴儿抹了蜜,甚至能把古诗文彩虹屁给leader安排上。而是我发现我的直属leader也不怎么在群里拍马屁,所以我表面上不公开拍马屁其实属于暗地里事实上迎合了leader的喜好…

‌但是拍马屁这个事只要掌握好度,整体来说还是香的,最多是没用,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嘛。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每一次在群里拍马屁的机会就是一次露脸的机会,按某个同事的说法,这就叫打造个人技术影响力…

‌想舔就舔,不想舔也没必要酸别人,Respect Greatness。

‌永不缺席的撕逼甩锅实战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搞技术的大多城府也不深,但撕逼甩锅邀功抢活这些闹心的事儿基本也不会缺席,甚至我还见到过公开群发邮件撕逼的…

这部分话题涉及到一些敏感信息就不多说了,而且我们低职级的遇到这些事儿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在工作的时候迟早都会吃到这方面的瓜,到时候留个心眼。

‌稍微注意一下,咱不会去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轻易让别人给欺负了。

不要被画饼蒙蔽了双眼

‌说实话,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灌鸡汤、打鸡血、谈梦想、讲奋斗这一类行为的,这一套治还在大行其道,真不知道是该可笑还是可悲。当然,这些词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东西应该是自驱的,而不应该成为外界的一种强push。

我必须努力奋斗』这个句式我觉得是正常的,但是『你必须努力奋斗』这种话多少感觉有点诡异,努力奋斗所以让公司的股东们发家致富?尤其在钱没给够的情况下,这些行为无异于耍流氓。

我们需要对leader的这些画饼操作保持清醒的认知,理性分析,作出决策。比如感觉钱没给够(或者职级太低,同理)的时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leader并没有注意到你薪资较低这一事实
•leader知道这个事实,但是不知道你有多强烈的涨薪需求
•leader知道你有涨薪的需求,但他觉得你能力还不够
•eader知道你有涨薪的需求,能力也够,但是他不想给你涨
•leader想给你涨,也向上反馈和争取了,但是没有资源

‌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向上反馈,跟leader沟通确认。如果是1和2,那么通过沟通可以消除信息误差。如果是3,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4和5,已经可以考虑撤退了。

对于这些事儿,也没必要抱怨,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好个人能力,保持个人竞争力,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跳槽就完事了。

‌时刻准备着,技术在手就没什么可怕的,哪天干得不爽了直接跳槽。‌

学会包装

‌这一条说白了就是,要会吹。忘了从哪儿看到的了,能说、会写、善做是对职场人的三大要求。能说是很重要的,能说才能要来项目,拉来资源,招来人。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能说出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比如我做了个小工具上线了,我就只能说出来基本事实,而让leader描述一下,这就成了,打造了XXX的工具抓手,改进了XXX的完整生态,形成了XXX的业务闭环。老哥,我服了,硬币全给你还不行嘛。

据我的观察,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这么几个词,抓手、生态、闭环、拉齐、梳理、迭代、owner意识等等等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读并背诵全文,啊不,是牢记并熟练使用。

‌这是对事情的包装,对人的包装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晋升和面试这样的应试型场合,特点是流程短一锤子买卖,包装显得尤为重要。

晋升和面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这里面的道和术太多了。。关注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栈,在后台回复:面试,可以获取我整理的 N 篇 Java 面试题干货。

下面的场景提炼自面试过程中和某公司面试官的谈话,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们背后是一个四五百亿美金的市场…

我负责过每天千亿级别访问量的系统…

工作两年能达到这个程度挺不错的…

贵司技术氛围挺好的,业务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啊,彼此彼此…

嗯,久仰久仰…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可以多看leader的PPT,多听老板的向上汇报和宣讲会。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这还用问么,当然是选择。在完美的选择面前,努力显得一文不值,我有个多年没联系的高中同学今年已经在时代广场敲钟了…

最后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因此我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不论你是刚入门Android开发的新手,还是希望在技术上不断提升的资深开发者,这些资料都将为你打开新的学习之门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这些资料都将为你打开新的学习之门**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会持续更新!

  • 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