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使用Kotlin从零开始写一个现代Android-项目-Part1(3)

Constraints可以帮我们描述View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一个View来说,应该有4个约束,每一边一个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View就被约束在了父视图的每一边了。

在Design Tab中,如果你将Hello World文本稍微向上移动,则在TextTab中将增加下面这行代码:

app:layout_constraintVertical_bias=“0.28”

Design tab 和 Text tab是同步的,我们在Design中移动视图,则会影响Text中的xml,反之亦然。垂直偏差描述了视图对其约束的垂直趋势。如果要使视图垂直居中,则应使用:

app:layout_constraintVertical_bias=“0.28”

我们让Activity只显示一个仓库,它有仓库的名字,star的数量,作者,并且还会显示是否有issue

要得到上面的布局设计,代码如下所示: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app=“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uto”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tools:context=“me.mladenrakonjac.modernandroidapp.MainActivity”>

</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

不要被tools:text搞迷惑了,它的作用仅仅是让我们可以预览我们的布局。

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的布局是扁平的,没有任何嵌套,你应该尽量少的使用布局嵌套,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性能。ConstraintLayout也可以在不同的屏幕尺寸下正常工作。

我有种预感,很快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布局效果了。

上面只是一些关于ConstraintLayout的少部分介绍,你也可以看一下关于ConstraintLayout使用的google code lab: https://codelabs.developers.g…

4. Data binding library

当我听到Data binding 库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Butterknife已经很好了,再加上,我现在使用一个插件来从xml中获取View,我为啥要改变,来使用Data binding呢?但当我对Data binding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的它的感觉就像我第一次见到Butterknife一样,无法自拔。

Butterknife能帮我们做啥?

ButterKnife帮助我们摆脱无聊的findViewById。因此,如果您有5个视图,而没有Butterknife,则你有5 + 5行代码来绑定您的视图。使用ButterKnife,您只有我行代码就搞定。就是这样。

Butterknife的缺点是什么?

Butterknife仍然没有解决代码可维护问题,使用ButterKnife时,我经常发现自己遇到运行时异常,这是因为我删除了xml中的视图,而没有删除Activity/Fragment类中的绑定代码。另外,如果要在xml中添加视图,则必须再次进行绑定。真的很不好维护。你将浪费大量时间来维护View绑定。

那与之相比,Data Binding 怎么样呢?

有很多好处,使用Data Binding,你可以只用一行代码就搞定View的绑定,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先将Data Binding 添加到项目:

// at the top of file
apply plugin: ‘kotlin-kapt’

android {
//other things that we already used
dataBinding.enabled = true
}
dependencies {
//other dependencies that we used
kapt “com.android.databinding:compiler:3.0.0-beta1”
}

请注意,数据绑定编译器的版本与项目build.gradle文件中的gradle版本相同: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3.0.0-beta1’

然后,点击Sync Now,打开activity_main.xml,将Constraint Layout 用layout标签包裹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tools:context=“me.mladenrakonjac.modernandroidapp.MainActivity”>

</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

注意,你需要将所有的xml移动到layout 标签下面,然后点击Build图标或者使用快捷键Cmd + F9,我们需要构建项目来使Data Binding库为我们生成ActivityMainBinding类,后面在MainActivity中将用到它。

如果没有重新编译项目,你是看不到ActivityMainBinding的,因为它在编译时生成。

我们还没有完成绑定,我们只是定义了一个非空的 ActivityMainBinding 类型的变量。你会注意到我没有把? 放在 ActivityMainBinding 的后面,而且也没有初始化它。这怎么可能呢?lateinit 关键字允许我们使用非空的延迟被初始化的变量。和 ButterKnife 类似,在我们的布局准备完成后,初始化绑定需要在 onCreate 方法中进行。此外,你不应该在 onCreate 方法中声明绑定,因为你很有可能在 onCreate 方法外使用它。我们的 binding 不能为空,所以这就是我们使用 lateinit 的原因。使用 lateinit 修饰,我们不需要在每次访问它的时候检查 binding 变量是否为空。

我们初始化binding变量,你需要替换: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为:

binding = DataBindingUtil.setContentView(this, R.layout.activity_main)

就是这样,你成功的绑定了所有View,现在你可以访问它并且做一些更改,例如,我们将仓库名字改为Modern Android Medium Article:

binding.repositoryName.text = “Modern Android Medium Article”

如你所见,现在我们可以通过bingding变量来访问main_activity.xml的所有View了(前提是它们有id),这就是Data Binding 比ButterKnife 好用的原因。

kotlin的 Getters 和 setters

大概,你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没有像Java那样使用.setText(),我想在这里暂停一下,以说明与Java相比,Kotlin中的getter和setter方法如何工作的。

首先,你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使用getters和setters,我们用它来隐藏类中的变量,仅允许使用方法来访问这些变量,这样我们就可以向用户隐藏类中的细节,并禁止用户直接修改我们的类。假设我们用 Java 写了一个 Square 类:

public class Square {
private int a;

Square(){
a = 1;
}

public void setA(int a){
this.a = Math.abs(a);
}

public int getA(){
return this.a;
}

}

使用setA()方法,我们禁止了用户向Square类的a变量设置一个负数,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一定是正数,要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必须将其设为私有,因此不能直接设置它。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直接获得a,需要给它定一个get方法来返回a,如果有10个变量,那么我们就得定义10个相似的get方法,写这样无聊的样板代码,通常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Kotling使我们的开发人员更轻松了。如果你调用下面的代码:

var side: Int = square.a

这并不意味着你是在直接访问a变量,它和Java中调用getA()是相同的

int side = square.getA();

因为Kotlin自动生成默认的getter和setter。在Kotlin中,只有当您有特殊的setter或getter时,才应指定它。否则,Kotlin会为您自动生成:

var a = 1
set(value) { field = Math.abs(value) }

field ? 这又是个什么东西?为了更清楚明白,请看下面代码:

var a = 1
set(value) { a = Math.abs(value) }

这表明你在调用set方法中的set(value){},因为Kotlin的世界中,没有直接访问属性,这就会造成无限递归,当你调用a = something,会自动调用set方法。使用filed就能避免无限递归,我希望这能让你明白为什么要用filed关键字,并且了解getters和setters是如何工作的。

回到代码中继续,我将向你介绍Kotlin语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apply函数:

class MainActivity : AppCompatActivity() {

lateinit var binding: ActivityMainBinding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inding = DataBindingUtil.setContentView(this, R.layout.activity_main)
binding.apply {
repositoryName.text = “Medium Android Repository Article”
repositoryOwner.text = “Mladen Rakonjac”
numberOfStarts.text = “1000 stars”

}
}
}

apply 允许你在一个实例上调用多个方法,我们仍然还没有完成数据绑定,还有更棒的事儿,让我们为仓库定义一个UI模型(这个是github仓库的数据模型Repository,它持有要展示的数据,请不要和Repository模式的中的Repository搞混淆了哈),要创建一个Kotlin class,点击New -> Kotlin File/Class :

class Repository(var repositoryName: String?,var repositoryOwner: String?,var numberOfStars: Int? ,var hasIssues: Boolean = false)

在Kotlin中,主构造函数是类头的一部分,如果你不想定义次构造函数,那就是这样了,数据类到此就完成了,构造函数没有参数分配给字段,没有setters和getters,整个类就一行代码。

回到MainActivity.kt,为Repository创建一个实例。

var repository = Repository(“Medium Android Repository Article”,
“Mladen Rakonjac”, 1000, true)

你应该注意到了,创建类实例,没有用new

现在,我们在activity_main.xml 中添加data标签。

我们可以在布局中访问存储的变量repository,例如,我们可以如下使用id是repository_name的TextView,如下:

总结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Android相关知识点的原理以及面试相关知识,这里放上相关的我搜集整理的Android开发中高级必知必会核心笔记,共计2968页PDF、58w字,囊括Android开发648个知识点,我把技术点整理成了视频和PDF(实际上比预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知识脉络 + 诸多细节。

网上学习 Android的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希望这份系统化的技术体系对大家有一个方向参考。

2021年虽然路途坎坷,都在说Android要没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计划,学自己的习,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虽然面试失败了,但我也不会放弃入职字节跳动的决心的!建议大家面试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顺顺利利的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坷,都在说Android要没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计划,学自己的习,竞争无处不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虽然面试失败了,但我也不会放弃入职字节跳动的决心的!建议大家面试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顺顺利利的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16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