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所以到底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位天才少年?
是父母的强大基因遗传,亦或是“海淀妈妈”的“鸡娃式育儿”?
邓明扬的妈妈确实是一位ACM获奖成员,还曾任职于贝尔实验室和中科院软件所。
不过她在博客中表示,他们都没有辅导的能力,学习一直都是孩子自己来的。
在去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摘金后,邓明扬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参加比赛出于自己感兴趣,自己就想去玩玩,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正是这种出于内驱动力的学习,让邓明扬快快乐乐地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
不同于很多人对于成绩巨佬们沉默寡言,不擅交际的刻板印象,在同学们眼里,邓明扬是一位相当有趣的人。
学习从来不悬梁刺股,也很少上课外班,正常每天做练习大约半个小时,竞赛前每天也只做两到三道题。
在同时学习两门竞赛,维持人大附中年级前十成绩的情况下,邓明扬还能保证每天十点前睡觉(不过偶尔也会熬夜和朋友一起打CF)。
他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异常专注,比如数学、信息学、还有游戏,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过一定要“多想”:
锻炼思维能力,需要一个人在生活中多想、多深入思考,这不仅是要做题,还要善于提出问题,看到一个东西或模型,比如游戏,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即使解决不了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思考过程。
而对于邓明扬的父母来说,儿子和其他青春期的少年一样,爱刷手机,爱打游戏,精力旺盛,思维极其活跃,常常做出让人头疼不已的事。
不过对于学习,他们从来都是“放任自由”,以孩子的兴趣为第一位。
从小在数学和信息学等各种竞赛中大杀四方的邓明扬,在高二选文理科目时出于个人爱好而选择了历史。
去年,年仅16岁的邓明扬在斩获国际奥数金牌的同时,还收到了MIT(麻省理工学院)*的offer。
而据说在今年的这次IOI 2021的day2,他2个多小时就ak了比赛,然后现场写了一个2048自己玩……
从镇海中学看竞赛大省浙江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次IOI中国队里有2人来自同一学校:宁波镇海中学。
镇海中学是信息竞赛强校,在14年、15年都出过IOI金牌得主,去年中国队最好成绩罗煜翔也来自这里。
镇海中学所在的浙江省更是信息竞赛大省,据统计,历届IOI中国队选手中有40%出自浙江。
去年IOI的4位中国队选手中有三人来自浙江,都获得金牌。14年则是4位中国队金牌选手都出自浙江。
浙江选手中最著名的要数来自杭州十四中的楼天成,04年IOI金牌得主,后保送清华,成为姚期智院士的得意门生。
两次带领清华大学队在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获得第二名,因常以一人之力单挑一个队被称为“楼教主”。
毕业后在谷歌和百度工作,是百度曾经最年轻的T10级员工,一直致力于无人驾驶,离开百度后,创办了小马智行。
浙江的中学为什么信息竞赛这么强?
从这届IOI竞赛4位选手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可以窥得一二:
他们从小学开始接触编程,初中就开始参加各类信息学竞赛。
浙江省90年代起就重视计算机教育,给中学配备多媒体教室,学生接触计算机、编程很早。
在政策指引下,现在已形成了一批教学资源充足、竞赛经验丰富的信息竞赛中学强校。
除了上面提到的宁波镇海中学、杭州十四中外,还有杭州学军中学、绍兴一中等。
在2017年浙江更是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把计算机纳入高考,成为必考科目之一的省份。
这样的力度下,总出金牌也不奇怪了。
今年比赛内容
说回到这次的IOI竞赛,今年由新加坡主办,但受疫情影响各个国家的选手分别线上进行,中国队的四位选手在北京参赛。
比赛依旧是2天6题的赛制,两天的题目如下:
第1天的题目中,钥匙这道题成了拉开选手间分数的关键:
在这道题上,即使排名前20的选手中也有不少只获得了37分。
按照分数设置来看,前3个子任务还算容易,后面两个得分点难度大增。
尤其是不添加额外的约束条件这点,难住了不少人。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系统化的资料的朋友,可以添加戳这里获取](https://bbs.csdn.net/topics/618668825)**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