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点
- 不接收外部路由信息:Stub区域不会接收来自OSPF网络外部的路由信息,只会接收区域内和通向骨干区域的路由信息。
- 默认路由:该区域的ABR(Area Border Router)会自动下发一条默认路由(3类LSA),以确保区域内的路由器能够访问外部网络。
- 减少LSA数量:由于不需要接收和处理外部路由信息,Stub区域可以减少LSA的数量,降低对路由器资源的占用。
2. 配置步骤
- 进入OSPF配置模式:在路由器上启用OSPF协议,并进入相应的配置模式。例如,在华为设备上,使用
ospf [进程号]
命令进入OSPF配置模式。 - 创建Stub区域:指定需要配置为Stub区域的区域编号,并将其设置为Stub类型。例如,在华为设备上,使用
area [区域号] stub
命令将指定区域配置为Stub区域。 - 验证配置:使用相关命令查看OSPF的配置信息,确保Stub区域已正确配置。例如,在华为设备上,可以使用
display ospf peer
命令查看OSPF邻居关系,确认Stub区域内的路由器与ABR之间的邻居关系是否正常建立。
3. 注意事项
- 骨干区域不能配置为Stub区域:Stub区域必须与其他区域相连,且不能是骨干区域(Area 0)。
- 所有路由器需一致配置:在一个Stub区域内,所有的路由器都需要配置为Stub区域,否则可能导致路由问题。
- 虚连接不能穿越Stub区域:如果网络中存在虚连接,应避免将其穿越Stub区域,以免影响OSPF的正常运行。
二、完全末梢区域(Totally Stubby Area)
1. 特点
- 进一步限制LSA传播:与普通Stub区域相比,Totally Stubby区域不仅不接收外部路由信息,还不接收来自其他区域的汇总LSA(4类LSA),仅接收3类缺省路由(默认路由)。
- 更小的路由表:由于只接收非常有限的LSA,Totally Stubby区域的路由器具有更小的路由表,减少了内存的占用和路由计算的开销。
- 适用于特定场景:这种区域适用于只需要访问外部网络,而不需要了解其他区域具体路由的场景,比如互联网接入的边缘网络等。
2. 配置步骤
- 基础配置同Stub区域:首先完成与普通Stub区域相同的基本配置,包括进入OSPF配置模式、创建区域等操作。
- 设置Totally Stubby属性:在配置Stub区域的基础上,添加
no-summary
参数来指定该区域为Totally Stubby区域。例如,在华为设备上,使用area [区域号] stub no-summary
命令进行配置。 - 检查配置效果:通过查看OSPF的数据库信息或路由表,确认Totally Stubby区域是否正确配置,以及是否仅接收了3类缺省路由。
3. 注意事项
- 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由于限制了更多的LSA传播,在配置Totally Stubby区域时需要谨慎考虑其对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的影响,确保不会意外阻断正常的通信需求。
- 与其它区域的兼容性:当网络中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OSPF区域时,要注意Totally Stubby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兼容性和交互问题,避免出现路由黑洞或环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