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能转嵌入式开发吗?

先说答案,可以的

我看到很多人说,嵌入式已炸,也有人说卷爆了,一堆东西要学,然后学完投简历,一个面试都没有之类的。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带过一个在产线做维修的,他做梦都想转嵌入式开发,但其实从内心深处,他是觉得不太可能,这是地狱级难度。

或许他觉得自己学历不过关,或许是年龄大,或许是怕学不会,或许是怕学会了没人要,而没勇气开始。

为什么他会这么想?其实是圈子决定了认知和视野。

在资深工程师的观念里,入行还是很简单的,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行业做了10几年工程师,从打工到自己接方案,做产品,我们有经验,已经走过了新手即将要走的路,碰到问题,也有相应的方法论

而新手呢?对一切都是迷茫的,出现问题,不知所措,以为这个问题很难,其实就是思维转变一下而已。

所以,我给新手的建议,是先冷静下来,不要人云亦云。

转行这件事,没想得这么难,但要看懂其本质,本质是啥?我觉得是解决需求

你需要解决的是企业需求,理解这个,付予实践,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而现实是,大多数新手,都是瞎学的,网上别人说什么你就学什么,学出来企业又不需要,或者不深入,企业不认可,这是正常的。

如果不太熟悉,可以先走单片机开发方向,学习周期短,难度也小一些,具体可以看我下面这个学习路径:

链接1

下面说下,为什么计算机能转单片机开发。

1.基础够用

你已经会编程了,特别是C语言,这正是嵌入式开发用的。

2.技能通用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编程思路都能用上,写代码的好习惯在嵌入式领域一样重要。

3.上手快

相比其他专业的人,你已经懂了大部分基础知识,主要就是学点硬件知识,只要看懂原理图,也没那么难。

4.专业匹配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计算机走嵌入式方向,不算转行,从代码复杂度来说,计算机比嵌入式要更庞大复杂。

下面聊下,计算机专业走嵌入式开发,需要补充学的东西:

一、基础电路知识

1.基本电路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和三极管是常见元件。电阻控制电流,电容储存电荷,二极管控制电流方向,三极管可用于开关或放大。

2.欧姆定律

理解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这些是分析基本电路的前提。

3.数字逻辑基础

与门、或门等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用于处理二进制信号。

4.信号类型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了解两者区别和转换方法很重要。

5.电压分配

分压电路在传感器接口中很常用,学习如何正确分配电压很有用。

6.信号处理

了解基本的放大和滤波电路,对处理各种信号有帮助。

7.电源管理

这个可以不需要那么深入,了解Buck、LDO等等,知道是几V转几V,是交流转直流,还是降压就可以了。

8.传感器基础

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理解接口和协议。

8.通信协议

UART、I2C、SPI等是常用协议,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9.PCB知识

理解印刷电路板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整体系统很有帮助。

二、单片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中央处理器(CPU)

处理指令和数据的核心单元,执行程序、进行计算和控制其他单元

2. 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ROM/Flash):存储程序代码

数据存储器(RAM):存储运行时的数据

EEPROM:用于存储需要掉电保存的数据

3. 输入/输出接口

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与外部设备交互

定时器/计数器:用于时间相关的操作和事件计数

中断系统:处理异步事件

4. 总线系统

一般用于高速数据通信,比如DDR,FSMC驱动屏等等,这个可以用到再学。

5. 时钟系统

为单片机及个外设提供工作节拍,可以理解成人的”心跳”。

6. 特殊功能寄存器

控制和配置单片机各个模块的寄存器

7. ADC(模数转换器)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8. 通信接口

UART、SPI、I2C等,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

9. 电源管理

负责单片机的供电和低功耗模式管理

10. 指令集

单片机支持的指令类型,如数据传送、算术逻辑运算等

11. 工作模式

包括正常工作模式、低功耗模式等

12. 启动过程

上电后单片机的初始化和程序执行过程

这些都是基本的,跟着开发板过一遍就好了,最主要是把开发板每个例程都动手写一遍,很多理论的东西,面试的时候再复习一遍就行了。

最主要的,还是要有项目经验,学完基础,一定要多找项目练手,一方面是提升能力,一方面是给后面找工作提升竞争力。

最近发现,很多私聊我学单片机的小伙伴,99%的人都走了弯路,所以我花几个小时,写了一篇保姆级学习路线^ ^

单片机怎么学?保姆级学习路线(附教程+工具)icon-default.png?t=O83Ahttps://blog.csdn.net/2401_86645590/article/details/141437874

### 回答1: 虽然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嵌入式工程师。 嵌入式工程师主要负责开发和设计嵌入式系统,这些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和监测物理设备。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具备深入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并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此外,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这需要嵌入式工程师具备相关的领域知识。 虽然AI可以辅助嵌入式工程师进行设计和开发,但是AI无法完全替代嵌入式工程师。因为AI缺乏人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AI不能像人类一样理解和适应具体的应用场景。因此,嵌入式工程师在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时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回答2: AI的发展确实给嵌入式工程师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不能完全取代他们。 首先,AI虽然在某些重复性高、容易规范化的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还需要工程师进行各种系统设计、架构搭建和优化等复杂工作,这是AI目前无法替代的。 此外,嵌入式工程师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及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调试等。这些领域对工程师具备实践经验和创造力的要求更高,AI目前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另外,嵌入式系统开发还涉及到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例如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机器人的控制等,这需要工程师具备与物理实体和环境交互的能力,这是AI所不具备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能会在某些特定领域和任务上取代嵌入式工程师的工作,例如自动化测试、异常检测等。因此,嵌入式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AI技术共同进步,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同时,嵌入式工程师也可以通过与AI技术结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更多创新和价值创造。 总之,虽然AI有一定的替代潜力,但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无法完全取代嵌入式工程师的工作,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创造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 回答3: AI是人工智能的缩写,是一种由计算机程序和算法构成的技术,它可以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嵌入式工程师是一种具有硬件和软件知识的专业人员,负责研发和设计嵌入式系统。那么,AI能否取代嵌入式工程师呢? 从目前来看,AI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如自动驾驶、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等。然而,嵌入式工程师的工作领域更加广泛,除了软件开发外,他们还需要了解电子电路原理、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验证等知识。这些技能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尽管AI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色,但目前的AI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AI的决策是基于已知数据和预设规则进行的,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优化,这是AI目前难以实现的。 此外,嵌入式工程师在系统调试和故障排除方面的经验也是不可替代的。AI虽然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的技术进行问题诊断,但没有实践经验,无法像嵌入式工程师那样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AI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嵌入式工程师。虽然AI在某些特定领域有一定的替代能力,但嵌入式工程师的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无法被AI所替代的。而且,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需要人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这是AI目前无法达到的。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工程师可能会从事更高级的任务,但无法彻底取代他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