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ntel)公司的发展历程:
1. 创立与早期发展(1968 - 1970 年代)
- 1968 年,英特尔由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创立,最初名为“NM Electronics”,后改为“Integrated Electronics”,简称“Intel”。两位创始人此前在仙童半导体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半导体经验。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随后也加入了公司。
- 1969 年,英特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3101 静态随机存储存取器,这是当时速度较快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同一年还推出了 3301 肖特基双极 1024 位只读存储器(ROM)以及第一款商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硅栅静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容量为 256 位。
- 1971 年,英特尔创造了历史,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这是半导体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也是英特尔公司的第四个订制芯片。
2. 快速成长与技术突破(1980 年代 - 1990 年代)
- 1980 年代,英特尔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1985 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代 32 位处理器 80386,此后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开始进入到 32 位时代。1989 年,英特尔发布了 Intel 80486 处理器,凭借该处理器,英特尔一举超过所有日本半导体公司,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
- 1993 年,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 Pentium,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它采用了 0.60 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 320 万个晶体管组成,支持计算机更轻松地集成“现实世界”数据,并且运行速度可达到工作站处理器的水平。此后,英特尔不断推出多代奔腾处理器,巩固了自己在处理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3. 多元化与战略转型(2000 年代 - 2010 年代)
- 2000 年代初,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取得了显著优势,其 64 位服务器处理器 Itanium 问世,标志着英特尔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2005 年,苹果开始使用英特尔处理器,这进一步扩大了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 2006 年,双核处理器问世,英特尔在半导体技术上不断进步,保持着技术领先。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英特尔在移动处理器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尽管在 2012 年宣布重返移动终端市场,但效果不佳。
- 2010 年代,英特尔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例如物联网、自动驾驶等。2016 年,英特尔计划组建自动驾驶事业部(ADG),专门从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2017 年,英特尔以 153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Mobileye,加强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
4. 近期发展(2020 年代至今)
- 2019 年,英特尔计划逐步从以 PC 为中心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科技公司。2020 年,英特尔宣布面向新十年的 RISE 战略和 2030 目标。
- 2021 年,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为英特尔第八任首席执行官,并宣布了 IDM 2.0 战略,强调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竞争力。
- 2022 年,英特尔在俄亥俄州投资 200 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并收购了芬兰的 Siru Innovations 公司,以增强其在图形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储备。2023 年,英特尔继续推出新的处理器产品,如 13 代酷睿系列等。
AMD(超威半导体公司)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创业(1969 - 1980 年代)
- 1969 年,AMD 由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约翰·凯里(John Carey)及其他六个合作伙伴在硅谷共同创办。公司总部最初设在约翰·凯里家中的客厅,后来经过多次搬迁才最终固定下来。
- 1970 年,AMD 推出了第一个自有产品 AM2501 逻辑计数器,获得了成功。1975 年,AMD 进入微处理器市场,推出了 AM9080,这是对英特尔 8080 的反向工程克隆产品,同时还推出了 AM2900 位片式微处理器系列。
- 1976 年,AMD 与英特尔签署了交叉许可协议。1982 年,AMD 在奥斯汀的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在这一时期,AMD 主要依靠许可生产处理器业务,并且一直作为英特尔的代工合作伙伴。
2. 快速发展与挑战英特尔(1990 年代 - 2000 年代)
- 1991 年,AMD 推出了 386 处理器 AM386,打破了英特尔公司在 PC 微处理器上的垄断地位。1995 年,AMD 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 NextGen,提升了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
- 2000 年,AMD 推出了 1GHz 的速龙(Athlon)处理器,在业界第一个跨过了处理器千兆主频的大关,公司的研发和制造实力令业界刮目相看。2005 年,AMD 推出第一款双核处理器 K8,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具有优势。
- 2006 年,AMD 宣布收购 ATI,ATI 成为了 AMD 的显卡部门。AMD 还宣布了“Fusion”计划,旨在制造融合了 CPU 和 GPU 优势的产品,即加速处理单元(APU)。
3. 困境与转型(2007 - 2016 年)
- 2007 年,AMD 的 Opteron 芯片出现问题,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销售。同时,由于收购 ATI 以及其他一些因素,AMD 在财务上出现了问题。
- 2009 年,AMD 分拆其制造业务,与阿布扎比政府合建专注于晶圆代工的合资公司格芯(GlobalFoundries),从此其芯片产品交予格芯代工。
- 2011 年到 2016 年期间,AMD 的市场份额受到英特尔的挤压,发展面临困境,但仍然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如 FX 系列处理器等。
4. 重新崛起(2017 年至今)
- 2017 年,AMD 推出了锐龙(Ryzen)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表现出色,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帮助 AMD 重新在处理器市场上获得了竞争力。
- 2018 年和 2019 年,AMD 继续推出了性能更强大的锐龙系列处理器,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2020 年代,AMD 的产品在数据中心、游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的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