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品牌卖家最头疼的莫过于假货问题。一夜之间爆火的产品,很可能在几天内就被跟卖、被侵权、被低价抢单。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挑战,亚马逊近年来不断升级“品牌保护工具”(Brand Protection Tools)。
2023年,亚马逊宣称通过新一代品牌保护体系,其假货防御成功率达到98%。这一数字背后,离不开品牌注册2.0计划、IP治理、透明计划、授权分销等一系列工具体系的支撑。
本文就带大家一步步拆解亚马逊品牌保护生态,结合最新官方功能,为品牌卖家提供一条实操路径,帮助你有效提升产品防护力,远离侵权困扰。
第一步: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2.0计划(Brand Registry)
为什么要注册?
Brand Registry 是构建品牌保护的基座。完成注册后,品牌将获得:
-
高级搜索与举报工具
-
品牌专属A+详情页编辑权限
-
媒体内容控制权
-
使用其他下游保护工具(如透明计划、IP Accelerator)的前提资格
如何注册?
-
准备好注册商标,必须为“已注册状态”(R标),亚马逊目前支持全球多国的注册局。
-
登录品牌注册网站:brandservices.amazon.com
-
填写品牌信息、商标注册号、品牌在售品类、官网链接等材料
-
提交后,等待亚马逊验证邮件并完成品牌绑定
📌 提醒:尽量使用与你在亚马逊后台经营品牌一致的网站URL、联系方式和产品资料,避免审核被驳回。
第二步:激活 Project Zero 防伪封杀工具
Project Zero 是亚马逊为品牌方开设的“零容忍假货计划”。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再依靠亚马逊审核,你可以“自主删除侵权ASIN”!
主要功能:
-
自动假货检测(Auto-detection)
-
自主管理违规商品(Self-service counterfeit removal)
-
商品专属代码追踪(产品序列号防假货)
开通步骤:
-
品牌注册完成后,申请加入 Project Zero:https://brandservices.amazon.com/projectzero
-
满足条件即可加入,如果品牌被高频举报、曾滥用删除权限,则可能不予审核
👀 使用建议:
加入后务必温和使用“自删”功能,滥用会被降权限或封禁。建议与律师审核一致后再执行风险操作。
第三步:部署 Transparency 透明计划,给每个商品“打指纹”
透明计划为每个商品生成唯一的二维码(Transparency code),类似“产品身份证”。
功能亮点:
-
扫码验证真伪
-
拦截未经授权商品进入FBA
-
用户App扫码防伪,提升消费者信任
操作流程:
-
提交商品SKU数据给 Transparency
-
亚马逊生成唯一透明码(可由你印制在包装上)
-
工作流程:非授权产品将被FBA仓拒收或拦截上架
特别适用于贵价电子、个护美容品类。
✅ 技巧提示:搭配使用能大幅降低跟卖成功率,提高打击侵权的主动性。
第四步:设置专属品牌旗舰店(Brand Store)引导正品流量
很多卖家以为防伪手段只靠打压,其实引导是更重要的一环。
亚马逊允许品牌主设立官方Brand Store页面,相当于你在站内建个“小官网”,核心目的是“塑造正品心智”。
建设建议:
-
明确主打产品分类
-
首页采用轮播图+品牌愿景展示
-
每个产品细节页跳转至对应ASIN
-
引导消费者“仅通过旗舰店购买以保证正品”
辅助思路:外部推广(如Google/Instagram)引流可落到Brand Store,而非单一ASIN。
第五步:启用 IP 加速器 (IP Accelerator),缩短商标注册路径
很多中小卖家因为商标仍在“申请中”,被拦在保护体系之外。IP Accelerator 支持卖家直接通过亚马逊合作律所申请商标,同时立即进入品牌注册。
核心优势:
-
不用等商标正式下证,就能开通品牌功能
-
案件处理优先与加速
与其熬一年等待R标,不如5天内用IP加速器曲线救国。
📍注意:IP Accelerator目前不强制收费,但律师费用需与服务供应方协商。
第六步:关注后台举报和品牌维权数据机制
完成上面几个步骤后,建议你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刷单举报、跟卖情况和品牌状态评分。
路径:后台【品牌】-【品牌举报(Report a violation)】或【知识产权中心(IPR Dashboard)】
🔧 常见功能:
-
搜索图形/关键词侵权
-
提交商标/专利/版权举报表
-
查看商品下架进度与处理历史
数据大脑不容忽视,它是你了解“品牌在面临怎样的威胁”的前线哨所。
📌 提示:可使用“跨境卫士”这样的防关联浏览器管理多账号操作,保持多个品牌后台数据的安全与隔离,确保敏感维权行为不会互相干扰。
第七步:建立防侵权的合规运营基础
只靠官方工具是不够的,品牌方自身也要做“前置防火墙”。
以下是几个实操建议:
-
文件归档:将商标证书、授权书、高清产品图,以及公司信息材料集中归档
-
产品原创性:避免采集图片或照搬大牌设计,尤其是饰品、服饰、家居领域
-
合同性控制:与代工厂或分销渠道签署防窜货、维权配合协议
-
监控工具辅助:如Keepa监控价格曲线、品牌监测工具盯卖家评价变化
越早建立这些机制,后期出的“维权成本”越低。
写在最后
品牌保护从来不是“装个插件”那么简单。它更像是盖大楼,需要从“打基础”到“拉钢筋”,每一步配合得当,楼才稳。
亚马逊生态给了工具,但不是每个品牌都用好了。
总结本文7步操作:
-
注册品牌,获得核心身份
-
启动Project Zero,建立自主防线
-
部署Transparency,产品唯一识别
-
打造Brand Store,引导正品交易
-
启用IP加速器,解决商标等待难题
-
动态监察后台,精准维权
-
自建合规体系,远离侵权风险
掌握这7步路径,你就能在真假混战的红海中守住品牌阵地。像跨境卫士这类工具的辅助使用,也能在多账号独立运营时减少不必要的账号牵连和风控干扰。
记住,保护品牌,不是“成本中心”,而是“利润保险箱”。越早开始,损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