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B737-700/800飞机概述
第一节 飞机基本尺寸及特性参数
在 B737-300/500 型受用户青睐的可靠、简单以及运营成本低的基础上,波音对机翼进行改进,换装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CFM56-7发动机, 推出了B737NG飞机, 其中700型为标准型, 800型为 700型的加长。
设计:经过气动力分析计算,波音公司重新设计了新一代737的机翼,机翼的弦长增加了50厘米,翼展增加了5米,使得机翼总面积增加了25%,燃油容量提高了30%。
发动机:新一代B737选择了CFM56-7发动机作为动力。这种新型的发动机采用了宽弦风扇和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与传统型的CFM56-3发动机相比,其推力增加了11%,而且它还具有油耗低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
通用性:新一代波音737的四种机型间具有98%的机械零部件通用性和100%的发动机通用性,为航空公司用户带来了更满意的运营成本。
新技术:2000年2月,波音开始提供一种先进的翼梢小翼技术,作为B737-800机型的选装项目。这种约2.4米高的融合型翼梢小翼将使737NG飞机的航程更远、有效载荷增加约2.7吨、油耗降低。
二. 基本尺寸
客户有效号不同的飞机机身、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尺寸略有不同,具体数值可以通过查询 AMM 手册得到,这里以GEF的飞机为例,各尺寸见下图:
一. 概述
三. 特性参数
B737-700特性参数
机身长度 33.6 米
翼展 34.3 米
客舱宽度 3.53 米
客舱布局 典型两级客舱布局座位数126;典型的单级客舱布局座位数149
空重 38,147kg
最大起飞重量 70,080kg
最大着陆重量 58,604kg
最大载油量 26,020升
最大航程 6,230公里
飞行速度 0.785马赫
航程 6,225 千米
动力装置 两台CFM56-7B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 26,300磅)
B737-800特性参数
机身长度 39.5 米
翼展 34.3 米;带小翼的机型35.7米
高度 12.5米
客舱宽度 3.53 米
客舱布局 典型两级客舱布局座位数162,典型单级客舱布局座位数189
空重 41,413kg
最大起飞重量 79,010kg
最大着陆重量 66,361kg
最大载油量 26,020升
最大航程 5,665公里
飞行速度 0.785马赫
航程 5,665 千米
动力装置 两台CFM56-7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27300磅)
第二节 飞机区域划分及站位
一. 飞机的区域划分
飞机有8个主要区域帮助查找并识别飞机部件和零件。
主要区域被分成分区,分区被分成区域。
以下是主要区域:
- 100-下半机身
- 200-上半机身
- 300-机尾
- 400-动力装置和吊舱支柱
- 500-左机翼
- 600-右机翼
- 700-起落架和起落架舱门
- 800-舱门
二. 飞机的站位
飞机的站位分为机身站位、机翼站位、水平安定面站位、垂直安定面站位和发动机及吊架站位等。
机身站位
机身尺寸定义了飞机机身上的位置,单位为英寸。
利用下列的机身尺寸可以找出机身上的部件:
- 机身站位线
- 机身纵剖线
- 水线
机身站位线(STA)是水平标注尺寸。它始于零站位线。从飞机前部的垂直基准平面测量机身站位线。
机身纵剖线(BL)是横向标注尺寸。可测量机身中线向左或向右的纵剖线。
水线(WL)是垂直标注尺寸。从一个飞机下方的水平基准面测量水线。
机翼站位
机翼有两个基准尺寸。
这些基准尺寸以英寸形式给出机翼位置。
从机身纵剖线0开始测量每一位置。
下面是机翼基准尺寸:
- 机翼站位
- 机翼纵剖线
垂直于机翼前缘测量机翼站位。
平行于机身纵剖线测量机翼纵剖线。
水平安定面站位
水平安定面有三个基准尺寸。
这些基准尺寸以英寸为单位给出水平安定面位置。
所有位置从机身纵剖线0开始测量。
以下是水平安定面基准尺寸:
- 安定面站位
- 安定面前缘站位
- 升降舵站位
垂直于水平安定面后梁测量安定面站位。
垂直于水平安定面前缘测量安定面前缘站位。
垂直于升降舵绞连中心线测量升降舵站位。
垂直安定面站位
垂直安定面有四个基准尺寸。
这些基准尺寸以英寸为单位给出垂直安定面位置。
以下是垂直安定面基准尺寸:
- 垂直安定面站位
- 垂直安定面前缘站位
- 方向舵站位
- 垂直安定面水线
垂直于垂直安定面后梁测量垂直安定面站位。垂直安定面零站位起始于顶线。
垂直于垂直安定面前缘测量垂直安定面前缘站位。垂直安定面零站位起始于顶线。
垂直于方向舵铰链中心线测量方向舵站位。方向舵零站位起始于顶线。
平行于机身水线测量垂直安定面水线。
第三节 飞机接近门及标记号
一. 飞机标记号
客户飞机的构型源于基本飞机本体,再加客户要求的特性。许多与基本型有关的图纸对所有737型飞机都相同,因此称之为不可变图纸。每个机体都有一个机体造册号,它与不可变图纸结合起来使用。客户可选装与自己要求特性有关的图纸称之为可变图纸。每架客户飞机都有一个特征册号,它与可变图纸结合使用,一组编号代表 一种特征。
定义:
线号:对连续生产的每架飞机规定的编号
造册号:对客户选择可变的飞机和系统规定的编号
机体号:对于除发展变化外不可变动的每一飞机和系统规定的编号
序列号:对于顺序生产的每一架飞机,不管它是何种型号,规定的编号
登记号:航空公司所属国的空运管理部门规定的编号
选择呼叫代码:由4个字母组合的通讯代码,用以识别某架飞机
二. 飞机接近门
下列是飞机上的舱门类型:
- 前后登机门
- 前后厨房勤务门
- 翼上紧急出口门(驾驶员滑动窗)
- 货舱门
- 机内门(机组门和厕所门)
- 各种接近门
培训知识点
可以在最高40节风速下开关登机门、厨房勤务门和货舱门而不损坏结构。可以在风速最高达65节下将这些门锁定在打开位而不损坏结构。如果一扇门长时间打开,应在门框上加装保护盖。这可防止恶劣天气对飞机的破坏。
登机门外部操作
可利用操纵手柄人工开关登机门。当登机门打开时,铰链锁定机构将门保持在打开位置。
如果滑梯处于预位,客舱服务员会将门滑梯警告牌跨过登机门观察窗。
培训知识点
最高在40节风速下操纵前登机门。最高能在60节风速时让门保持在锁定打开位。作用在控制手柄上开门和关门的力并不大。如果需要较大的力则舱门或操作程序有故障。
如果舱门不能轻松关闭并锁定,可能存在障碍问题。确保门框区域是清洁的。一个非正确收藏的逃生滑梯系带会卡在门和门框之间。
如果飞机处于增压状态,一个正确校装的登机门不会开锁。这是因为登机门开锁过程中必须克服客舱压力,作用在门上的压力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登机门内部操作
登机门内部利用一个内部控制手柄来打开和关闭登机门。铰链锁机构将门保持在打开位置。可松开这个机构来关闭舱门。
机内操作
如果滑梯哥特棒处于预位,当门打开时,滑梯会自动放出。确保滑梯哥特棒是非预位状态,然后将登机门观察窗内的登机门滑梯警告牌(橙色)移开。
要从机内打开舱门,将控制手柄转动到打开(OPEN)方向来松开舱门锁。这将舱门置于准备位置。将登机门推过门框直到它完全打开。在此操作过程中使用辅助手柄。在上部铰链的铰链锁定机构会将登机门保持在完全打开位。
要关闭舱门,首先要松开铰链锁。松开机构是黄色的。操纵锁松开机构来松开铰链。然后将登机门拉回门框。拉动登机门到准备位置并将控制手柄转动到关闭方向。
第四节 驾驶舱控制面板及跳开关面板
一. 驾驶舱
驾驶舱主要供两名机组成员使用:机长、副驾驶。机组成员前面装有操纵飞机各系统的各种仪表板。两座椅之间是操纵台。机组座椅后面还有两个观察员座椅。
驾驶舱内有下列主要仪表面板:
- P1 机长仪表板
- P2 中央仪表板
- P5 前头顶板
- P5 后头顶板
- P7 遮光板
- P3 副驾驶仪表板
- P9 前电子控制板
- P10 操纵台
- P8 后电子控制板
![[Pasted image 20241112142241.png]]
.
主仪表板上的控制和显示部件有:
- 时钟 (2)
- 显示组件 (4)
- 显示选择板 (2)
- 主暗亮/测试电门
- 刹车压力指示
- 自动飞行状态指示器ASA (2)
- GPWS 控制板
- 灯光控制(2)
- 空调出口控制 (2)
![[Pasted image 20241112142720.png]]
P7 遮光板上的控制和显示部件有: - 主警告灯
- 系统警告灯
- 方式控制板 (MCP)
- EFIS 控制板 (2)
- 火警灯
![[Pasted image 20241112142909.png]]P2中央仪表板上的部件有: - 偏航阻尼指示器
- 备用仪表
- 发动机显示控制板
- 防滑/自动刹车电门和指示灯
- 襟翼位置指示器
- 起落架手柄和位置指示器
- 中上显示组件
P9前电子控制板上的部件有:
- 中下显示组件
- 控制显示组件 (2)
![[Pasted image 20241112143246.png]]
操纵台上部件有:
- (前) 推力手柄(2)
- 反推手柄 (2)
- 减速板手柄
- 水平安定面配平轮和指示器(2)
- 停留刹车手柄和指示灯
- 襟翼手柄
- 安定面配平切断电门 (2)
- 启动手柄 (2)
![[Pasted image 20241112143732.png]]
P8 后电子面板上的部件有:
- 气象雷达控制板
- 过热/火警保护控制板
- ATC/TCAS 控制板
- VHF 无线电控制板
- 导航控制板
- 音频控制板
- 副翼、方向舵配平控制板
- ADF 控制板
- ACMS 打印机
- 灯光控制板
![[Pasted image 20241112144014.png]]
P5 后头顶板上的部件有: - 发动机控制板
- 惯性系统控制组件
- 观察员音频控制板
- 氧气控制板
- 起落架指示灯
- 白色泛光灯电门
- 服务内话电门
- IRS 方式选择板
- PSEU 临近电门电子组件灯
- 前缘装置指示灯组件
![[Pasted image 20241112144159.png]]
P5 前头顶板上的部件有:
- APU control switch
- APU indicator panel
- Fuel control panel
- Ground power and bus switching panel
- Equipment cooling panel
- Generator drive and standby power panel
- AC and dc meter panel
- Flight control panel
- Air-conditioning/bleed air controls panel
- Hydraulic control panel
- Cabin altitude panel
- Cabin pressure control panel
- Cockpit voice recorder panel
- Engine start panel
- Passenger signs panel
- Source select panel
- Window/pitot heat module
- Instrument switching and VHF NAV and IRS panel
- Door warning panel
- Anti-ice panel
- Temperature control panel
- Light switches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959.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44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454.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509.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536.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545.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554.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604.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612.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622.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632.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708.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72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733.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744.png]]
二. 跳开关面板
跳开关在飞机电气系统中执行一种双重功能。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保护,防止一个设备不正常的电气负载所造成的过热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当与一个跳开关相联接的线路出现了故障,跳开关会跳出,同时断开一个电子设备的电源。
P6位于副驾驶背后、P18位于正驾驶背后,P91、P92位于电子设备舱。
主跳开关面板在副驾驶和机长的座椅后面,分别为P6板和P18板,上面按系统排列着不同的跳开关。
P61板上有数据装载控制。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142.png]]
第五节 飞机电子设备舱布局
飞机电子设备舱布局
电子设备舱在主客舱地板下、前轮舱的后面。从前起后、机身下面的一个维护舱门可以进入电子舱(E/E 舱)。 电子舱中有五个标准的设备架: E1、E2、E3、E4和E5架。
设备架上有固定装置、连接线和附件盒。多数设备架有空气冷却,空气被吹入或抽离设备架。架子上有防水罩。
电子设备舱外部接近门位于设备架中间,以便于接近各个设备架。电子设备舱中存放了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盒,其中有许多时静电敏感元件,操作时必须有适当的保护设备。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234.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254.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31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32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33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351.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402.png]]
![[Pasted image 20241113044428.png]]
第六节 飞机地面勤务接头
地面勤务点用于执行下列任务:
- 供电
- 加/放油
- 提供空调引气
- 提供压力引气
- 厕所勤务
- 污水箱勤务
- 机组加氧
- 发动机、IDG、APU加滑油
- 液压系统勤务
- 刹车蓄压器勤务
飞机的地面勤务街头用于对飞机系统的快速服务,其中大多数的接口从地面都可以接近得到。
它们主要有:
- 空调服务接头
- APU 滑油勤务盖板
- 115V400HZ 三相交流电外部电源接头
- 发动机滑油勤务盖板
- 液压油箱勤务盖板
- 机翼上加油口
- 气源接头
- 引用水服务和放泄勤务盖板
- 压力加油、放油口
- 厕所勤务盖板
![[737地面勤务点示意图.png]]
![[737勤务车辆位置图.png]]
第七节 飞机外部天线
飞机外部天线主要包括
- 气象雷达(WXR)
- 交通警告和防撞系统(TCAS)
-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
- 全球定位系统(GPS)
- 甚高频通讯(VHF)
- 自动定向仪(ADF)
- 高频通讯(HF)
-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指点信标(MB)
- 测距机(DME)
- 航向信标(LOC)
- 下滑信标(GS)
![[737天线位置图.png]]
第二部分 文件体系
第一节 航空法规和适航文件体系
一. 航空法规
我国民用航空法律体系分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 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民用航空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 民航总局颁布的规章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属于第一层次,行政法规属于第二层次,民航规章属于第三层次。中国民用航空法规体系框架为:
- 民用航空法
- 行政法规
- 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属于国家法律,是民用航空法律体系的龙头,是制定民航法规、规章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共16章,214条。从内容来看分为三个方面:即航空安全、航空市场和经济管理,以及行政管理。
有关民用航空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主要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
- 《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管理暂行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其中《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法规,它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性质、范围、权限、方法和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适航管理条例》共29条,概括了适航管理的基本要求。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框架:
- 第一编 行政程序规则 (1-20部)
- 第二编 航空器(21-59部)
- 第三编 航空人员 (60-70部)
- 第四编 空域、导航设施、空中交通管理和一般运行规则 (71-120部)
- 第五编 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行 (121-139部)
- 第六编 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及运行 (140-149部)
- 第七编 民用机场建设和管理 (150-179部)
- 第八编 委任代表规则 (180-189部)
- 第九编 航空保险(190-199部)
- 第十编 综合调控规则 (210-250部)
- 第十一编 航空基金 (251-270部)
- 第十二编 航空运输规则 (271-325部)
- 第十三编 航空保安 (326-355部)
- 第十四编 科技和计量标准 (356-390部)
- 第十五编 航空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391-400部)
适航指令(AD、CAD) 是由飞机制造国或飞机注册国的适航当局颁发的一种指令性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其限制和按其规定的方法、时限完成相关工作,否则该飞机不能继续合法营运。
AD: FAA 颁发的适航指令。
CAD: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适航指令。
SB:服务通告,飞机、动力装置、APU及附件的制造厂家颁发的一种建议性改装或检查的技术文件。
SL:服务信函,飞机制造厂家颁发的一种针对飞机、系统或附件使用说明、建议性改装或检查等的信息类技术文件。
第二节 飞机维修技术手册介绍
一. 飞机维修行业标准介绍
我国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983年10月24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了《中国民用航空机务工程条例》(简称机务工程条例)。该条例分为机务组织、维修管理、维修管理规则、技术业务教育、地面安全规则、劳动安全和保护以及事故处理和紧急撤离现场八个部分。当时机务工程条例作为航空机务工程工作的管理准则对指导和规范机务工程工作,保证航空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7年民航局机务工程部门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对“机务工程条例”的内容进行了分解,一部分归属政府职能,一部分归属企业范畴,其他有关维修管理规范、地面安全等内容列入民航行业标准系列中。根据民航总局领导的指示和当时全国民航安全状况的需要,1995年5月开始组织维修标准的编撰工作,自1996年陆续颁发了维修管理规范、地面安全、地面维修设施、劳动安全卫生和航空器材五个部分共计79个标准。
2001年12月,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就标准有关问题,我国政府签署了中国自加入WTO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审定程序符合《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备忘录。至此,国家技术监督局要求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清理、整顿。另一方面,中国民用航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式飞机和老龄飞机的退役,西方大量现代化飞机引进带来了管理理念的更新,新的技术应用,国内民航企业维修设施及地面设备更新,机务维修人员迅速增加及其文化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基于上述原因,1996年颁发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对外经济关系以及从事民用航空维修行业从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和考核尺度的要求。因此2003年底对维修管理规范、地面安全两个单元部分标准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标准的修订以民用航空规章为依据,借鉴国外有关行业标准,广泛征求了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单位的意见,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要求进行了标准的修订和完善。目前标准(共计40个) 二次修订工作已完成,新的《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正陆续颁布,《中国民用航空机务工程条例》将于2007年2月1日起撤消。从此,我国民航适航维修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 ATA100介绍
ATA100规范是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ATA) 会同航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共同按规定的一种规范,用以统一各种民用航空器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等各方面的资料、文件、电函、报告等国际间的技术资料的编号。按照ATA100规范,各种民用航空器技术资料都可以按照内容根据以下4种情况编写:
1、分类:航空器所有的资料大体上划分为“航空器”和“动力装置”两大类,而航空器又分成总体、系统、结构三大类:动力装置可分为:螺旋桨/旋翼、发动机两类。分类不编号,但对每一个类所属各章编号如下:5~20章为“总体类”: 21~49章为“系统类”: 51~57章为“结构类”: 6065章为“螺旋桨/旋翼”类:7091 章为“发动机类”。
2、系统/章号:所谓“系统”是由各相关的机件组成的能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集合,每一系统在手册中都称为章,每章都指定一个编号作为第一组号码。
3、子系统/章号:“子系统”是系统的某一部分,每一系统可以由几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由节号指定一个编号作为第二组号码。
4、单件/题号——所谓“单件”是指组成“系统”或“子系统”的各零部件,以及单独的管路、线路等。单件所编的题号指定一个编号作为第三组号码,由单件的制造商自行编排。
按照ATA100规范和技术资料的编号方法,编号是由系统—子系统—单件,即:章号—节号—题号三组号码组成的。对某一系统作全面介绍的资料,则在章号之后采用“一00”的编号,如:29-00:72-00等。对某一子系统作全面资料的介绍, 则在节号之后采用“-00”的编号, 例如: 29-10-00: 72-30-00等。
具体内容如下:
05 TIME LIMITS/MAINTENANCE CHECK
06 DIMENSIONS AND AREAS
07 LIFTING AND SHORING
08 LEVELING AND WEIGHING
09 TOWING AND TAXIING
10 PARKING AND MOORING
12 SERVICING
20 STANDARD PRACTICES
21 AIR CONDITIONING
22 AUTOFLIGH
23 COMMUNICATIONS
24 ELECTRICAL POWER
25 EQUIPMENT/FURNISHINGS
26 FIRE PROTECTION
27 FLIGHT CONTROLS
28 FUEL
29 HYDRAULIC POWER
30 ICE AND RAIN PROTECTION
31 INSTRUMENTS
32 LANDING GEAR
33 LIGHTS
34 NAVIGATION
35 OXYGEN
36 PNEUMATIC
38 WATER AND WASTE
49 AIRBORNE AUXILIARY POWER
51 STRUCTURES
52 DOORS
53 FUSELAGE
54 NACELLES/PYLONS
55 STABILIZERS
56 WINDOWS
57 WINGS
70 STANDARD PRACTICES - ENGINE
71 POWER PLANT
72 ENGINE
73 ENGINE FUEL AND CONTROL
74 IGNITION
75 AIR
76 ENGINE CONTROLS
77 ENGINE INDICATING
78 EXHAUST
79 OIL
80 STARTING
三. MEL/DDPG介绍
术语解释:
MEL:最低设备清单
DDPG:放行偏离指南
MMEL:主最低设备清单
MMEL (主最低设备清单) 是指局方批准的在特定运行条件下可以不工作仍能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的设备项目清单。MMEL包含这些设备项目部工作时航空器运行的条件、限制和程序,是运营人制定各自最低设备清单的依据。
MEL (最低设备清单) 是指运营人依据 MMEL 并考虑到航空器的构型、运行程序和条件为其运行所编制的设备项目清单。MEL经局方批准后,允许航空器在规定条件下,所列设备项目不工作时继续运行。MEL应当遵守相应航空器型号MMEL 的限制,或者比其更为严格。
MEL(最低设备清单) 是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争取飞行正常,根据航空器的性能和设计余度,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某项设备不工作可以继续飞行而制定的,是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安全进行详尽分析的结果。只要符合最低设备清单的具体条款,并按其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飞行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它绝不是各型航空器的维护标准,更不是或以长期带故障飞行的依据。不能用执行最低设备清单的办法,降低维护标准,而应积极加强维护工作,努力提高维护质量,使航空器处于最佳状态。
DDPG (放行偏差指南) 是航空器生产厂家依据MMEL制定的参考性文件,针对MMEL的要求对维修程序、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细化。
四. 飞行记录本系统
1. 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的规定
对于飞行记录本民航总局飞行标准司有以下规定:
(a)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对于每一架飞机建立飞机飞行记录本,记录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工作不正常情况及所进行的维修工作:另外,它还用于记录与飞行安全有关的运行信息、飞行机组和维修人员需要了解的有关数据。
(b)飞机飞行记录本中应当包括飞机运行信息、影响飞机适航性和安全运行的任何缺陷及保留状况、要求的维修项目、维修工作记录、飞机放行等内容。
© 飞机飞行记录本的格式应当固定,各项内容应当使用墨水或者不可以更改的书写工具及时填写,并且有足够的复页以保证满足使用和保存要求。
(d)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在飞机上飞行机组成员易于取用的地方放置一份飞机飞行记录本原件,其中至少记录包括每次飞行前三次飞行期间填写内容的连续记录,并且每次起飞前在地面保存一份记录上一次飞行和本次飞行前填写内容的飞机飞行记录本的复页。
(e) 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在维修工程管理手册中规定飞机飞行记录本的格式及填写、使用和保存要求。
2. 厦航的飞行记录本系统
厦航飞机飞行记录本系统包括:飞行记录本、航线维修记录本和客舱维修记录本。
飞行记录本:记录、飞机使用时间、燃油/滑油的补充或添加记录、飞机适航性放行记录等;
航线维修记录本(LMR):其记录内容包括机组报告故障、地面维修发现和地面执行的工作项目的描述、处理措施和完成情况说明,它包括维修技术文件清单、推迟维修工作项目单、航线维修报告单和损伤标示图:
客舱维修记录本(CMR):其记录内容包括客舱乘务员报告的客舱内服务设施的故障情况、地面发现、维修发现和地面执行的工作项目描述、处理措施和完成情况说明,它由推迟维修工作项目单和客舱维修报告单组成。
飞行记录本的填写有专门的培训项目,这里不作介绍。
五. 电子版手册的应用介绍
厦航的电子版手册分为网络版和光盘版两类,在厦航的维修基地主要以网络版为主,外站维修则多用光盘版的手册。手册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更高程度地保证了手册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有效地保证了手册的及时更新,提高了维修的效率,也节约了大量的纸张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