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拓扑图
一.路由器配网关
首先是AR1,一般我自己会习惯第一步先改路由器的名称,以方便使用
然后咱们先查一下AR1这台路由器各个接口的配置情况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各个接口已经完成配置
下来我们开始配置AR2的网关配置
查看AR2的配置情况
第二台也已经成功配置
接下来开始AR3的配置
同样的步骤,查看AR3配置的情况
第三台也完成配置
开始最后一台路由器AR4的配置
同样的步骤,查看AR4的配置情况
现在四台路由器已经配置完成
两台电脑的IP地址也已经配置完成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
首先R1自身直连3个网段,需要我们把其他三个网段进行连接
同样查看一下AR1的路由表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六个网段已经被我们成功添加到路由表中
接下来就是AR2的静态路由配置-----直连的有两个网段,所以我们需要配置剩余四个网段
查看一下AR2的路由表
很清楚的看到剩余的四个网段已经被我们成功的添加到AR2的路由表中
紧接着就是AR3静态路由的配置-----由图中可以看出直连同AR2一样直连2个网段,需要我们添加剩余的四个网段
查看一下AR3的路由表
可以清楚的看到剩余的四个网段已经被我们成功的添加到AR3的路由表中
接下来就是AR4的静态路由的配置
这里我们采用了负载均衡的方式也就是------如果到达同一个目标网段存在多条开销相似的路径时,可以将这些路径同时写在静态路由中,形成负载均衡。两条路同时走,起到叠加带宽的作用
拿图中举例---AR4的数据包去AR1的方式有两种,并且存在两条开销相似的路径,于是就形成了负载均衡
查看一下AR4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剩余的四个网段已经被我们成功的添加到AR4的路由表中
接下来就实现全网可通啦
由此可见,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全网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