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是电子工程领域核心的测量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实时显示电信号的波形。现代示波器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分析复杂信号的特性。本篇文章将提供示波器各个部件的详尽图解和操作说明(以RIGOL MSO8000系列示波器为例,如图所示)。
普源MSO8000系列示波器
1. 示波器的组成部分
示波器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1.1 显示屏
- 图像类型:当前大多为LCD或TFT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较高。
- 显示内容:包括波形、网格(栅格)、参数设置及菜单选项。
1.2 垂直系统
负责处理输入信号的幅度,以便于在屏幕上显示,还能设置耦合方式和其他的信号条件。
- 通道选择(Channels):常见的有CH1, CH2,CH3,CH4等。
- 灵敏度设定(Volts/Div):设置垂直刻度,每格代表的电压值。通过调节旋钮,用户可放大或缩小波形。
- 耦合模式(Coupling Mode):设置耦合方式可以滤除不需要的信号。AC耦合滤掉直流成分,DC耦合则保留所有信号,接地耦合被测信号含有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均被阻隔。
- 带宽限制(Bandwidth limitation):设置带宽限制可以减少显示波形中的噪声。打开带宽限制并限制至 20 MHz 或 250 MHz 时,被测信号中含有的大于 20 MHz 或 250 MHz 的高频分量被衰减。
- 探头比(Probe Ratio):示波器设置的探头比需要跟探头的实际衰减比对应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 阻抗(Impedance):为减少示波器和待测电路相互作用引起的电路负载,示波器一般提供两种输入阻抗模式:1 MΩ和 50 Ω。
1.3 水平系统
管理时间轴上的显示比例,即时间刻度。
- 时间基准(Time/Div):显示屏水平方向上每格所代表的时间值,通常表示为 s/div。
- 水平位置(Horizontal Position):是指水平方向上所有通道的波形触发点相对于屏幕中心的位移。波形触发点位于屏幕中心的左侧(右侧)时,水平位移为正(负)。
- 延迟扫描(Delayed Scanning):延迟扫描可用来水平放大一段波形,以便用户查看图像细节。
1.4 触发系统
触发模块保证每次时基扫描或采集都从用户定义的触发条件开始,即每一次扫描与采集同步,捕获的波形相重叠, 从而显示稳定的波形。
- 触发源(Trigger Source):模拟通道、数字通道、EXT(外触发)或 AC Line(市电)均可以作为触发信源。
- 触发类型(Trigger Type):包括边沿、脉宽、斜率等。
- 触发电平(Trigger Level):设定捕获信号的参考点,可以通过触发电平旋钮调整。
1.5 采样系统
采样系统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涉及到时基模式、存储深度、采样率等参数设置。
- 时基模式(Time-based mode):示波器支持的时基模式主要分为三种:YT 模式、XY 模式和 ROLL 模式。默认时基模式为 YT 模式。
- 存储深度(MDepth):是指示波器在一次触发采集中所能存储的波形点数,它反映了采集存储器的存储能力。存储深度、采样率与水平时基档位三者的关系满足下式: MDepth = SRate * TScale * Hdivs。
- 采样率(SRate):采样是指示波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顺序存储的过程。采样率为该时间间隔的倒数。
1.6 输入接口
用于连接待测信号和探头。
- BNC连接器:标准信号输入接口。
- 校准输出:提供已知信号用于探头校准。
2. 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2.1 开机与自检
按下电源按钮,示波器会自动执行自检程序,以确保硬件和软件正常工作。在此期间,检查是否有错误信息。
2.2 探头连接与校准
2.2.1 选择适当的探头
- 1X探头:适用于低频、低压测量。
- 10X探头:更适合高频、高压环境,能避免过载。
2.2.2 连接探头
将探头正确连接到示波器的BNC接口,并使用地线夹进行接地处理,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2.2.3 校准探头
将探头连接至示波器上的校准端口,观测方波信号,利用探头上的补偿螺丝调整使方波无失真。



2.3 垂直系统配置
2.3.1 通道激活
选择并激活需要观察的通道,使其显示在屏幕上(如CH1, CH2)。
2.3.2 调整垂直灵敏度
使用“Volt/Div”旋钮调节波形的垂直刻度,确保信号完整且清晰地显示在屏幕内。
2.3.3 耦合模式选择
- AC耦合:仅显示信号的交流部分。
- DC耦合:显示信号的全部内容。
- GND模式:用作零电位参考。
2.3.4 调整垂直位置
利用垂直位置旋钮,调整波形在屏幕上的上下位置,以便于对比多个信号。
2.4 水平系统调整
2.4.1 设置时间基准
调节“Time/Div”旋钮,调整波形在时间坐标上的缩放,以便观察周期特性。
2.4.2 调整水平位置
调整水平位置旋钮,将重要的波形特征移动到屏幕中央,便于详细观察。
2.5 触发系统配置
2.5.1 选择触发源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一个通道作为触发参考。
2.5.2 配置触发模式
- 自动触发:适合一般情况,波形连续更新。
- 普通触发:只有满足触发条件时才更新。
- 单次触发:用于捕捉瞬态事件。
2.5.3 调整触发电平
设置触发电平,使得波形从一致的起始点开始扫描。
2.5.4 边沿触发设定
选择上升沿或下降沿作为触发条件,以实现波形的稳定显示。
2.6 波形观测与数据分析
2.6.1 直接观察波形
观察屏幕上呈现的波形,确定其形状和周期性,通过目视分析做初步判断。
2.6.2 光标测量
使用光标功能进行具体参数测量,如周期、峰值,以及电压差等,帮助分析信号特性。
2.6.3 自动测量功能
现代示波器常配备自动测量工具,可以快速获得信号的周期、频率、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脉宽、负脉宽、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顶端值、底端值、幅度值、高值、中值、低值、平均值、有效值等参数。
2.6.4 数学运算
可对多个信号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以获取复合信号的更多信息。
2.7 数据存储与导出
2.7.1 图片存储
图像存储将屏幕图像以“*.png”、“*.bmp”、 “*.jpg”或“*.tif”格式保存到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
2.7.2 波行存储
按波形存储键,进入“波形存储”设置界面,将示波器的主要设置信息(如通道开关状态、垂直档位、水平时基等)和所有已打开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的波形数据保存到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
3. 常见故障排查
3.1 无法显示波形
- 检查探头连接是否正确。
- 确保选中的通道已被激活。
- 调整电压/时间基准确保信号在可视范围内。
- 确认触发设置正确,尤其是触发电平和模式。
3.2 波形不稳定
- 微调触发电平以增加稳定性。
- 检查探头接地是否良好,减少噪声干扰。
- 使用平均功能减少随机抖动。
3.3 信号超出范围
- 选择合适的探头衰减比例(如10X)。
- 调整垂直刻度以确保信号完整显示。
3.4 出现噪声
- 确保探头接地良好。
- 使用带有更高质量屏蔽的探头。
- 应用滤波功能降低随机噪声影响。
4. 高级功能运用
4.1 FFT频谱分析
使用 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数学运算可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分量(频谱),有助于识别测量系统中的谐波分量和失真、表现直流电源中的噪声特性、分析振动等。
4.2 序列捕捉
捕捉快速变化的信号序列,记录用于后续分析突发状态或瞬态现象。
4.3 自动化测试
提供SCPI指令,结合专属软件,或通过编程接口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测试,从而提高效率。
5. 总结
示波器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分析仪器,通过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可以极大提升实验室工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技术的进步,示波器不断出现新的功能特性,保持持续学习可以助力在专业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