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五行学说核心知识点
1. 五行的基本概念
✅ 定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用以解释自然规律及人体生理病理。
✅ 特性:
-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如肝主疏泄)。
-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如心主血脉)。
-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如脾主运化)。
- 金曰从革:肃降、收敛(如肺主宣降)。
-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如肾主水)。
2. 五行归类方法
✅ 取象比类:将自然与人体现象按五行特性归类(表1)。
| 五行 | 五脏 | 五色 | 五味 | 五季 | 五气 |
|----------|----------|----------|----------|----------|----------|
| 木 | 肝 | 青 | 酸 | 春 | 风 |
| 火 | 心 | 赤 | 苦 | 夏 | 暑 |
| 土 | 脾 | 黄 | 甘 | 长夏 | 湿 |
| 金 | 肺 | 白 | 辛 | 秋 | 燥 |
| 水 | 肾 | 黑 | 咸 | 冬 | 寒 |
二、考研高频考点
1. 五行生克规律
✅ 相生:木→火→土→金→水→木(如“滋水涵木法”治肝肾阴虚)。
✅ 相克:木→土→水→火→金→木(如“抑木扶土法”治肝脾不和)。
2. 五行乘侮与疾病传变
- 相乘:过克致病(如肝气乘脾致腹痛腹泻)。
- 相侮:反克致病(如肺金不足致木火刑金)。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诊断:面青、脉弦提示肝病。
- 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肺虚补脾)。
三、历年真题示例
1. 选择题
“下列治法符合五行相生规律的是?”
A. 抑木扶土 B. 滋水涵木 C. 佐金平木 D. 泻南补北
答案:B(滋水涵木属“母病补子”)。
2. 名词解释
✅ 五行相侮:某一行过强或过弱,导致反向克制(如土虚木侮)。
3. 论述题
“试述五行学说在脏腑关系中的应用。”
答:以肝(木)为例,肝郁可乘脾(木克土),亦可侮肺(木火刑金),治疗需疏肝健脾或清肝泻肺。
四、必背条文与经典论述
1. 《黄帝内经》
-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
2. 医家名言
- 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强调土的重要性)。
- 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五行火与气机关系)。
五、复习策略
1️⃣ 重点记忆:五行特性、生克乘侮规律、归类表。
2️⃣ 真题突破:近5年考研真题中“五行治法”占比超40%。
3️⃣ 临床联系:结合病例分析五行传变(如慢性肝炎→脾虚)。
关注我,获取更多中医考研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