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十二经脉循行规律
1️⃣ 总纲特性
- 走向与交接:手三阴经:胸→手(交三阳经)手三阳经:手→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头→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足→腹胸(交手三阴经)
- 流注次序: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二、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详解
1️⃣ 手三阴经
经脉
起止点
循行特点
属络脏腑
经典条文
手太阴肺经
中焦→拇指桡侧端
起于中焦,络大肠,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
属肺,络大肠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中指末端
行于上肢内侧中线,入掌中
属心包,络三焦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手少阴心经
心中→小指桡侧端
沿上肢内侧后缘下行,系目系
属心,络小肠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2️⃣ 手三阳经
经脉
起止点
循行特点
属络脏腑
考研考点
手阳明大肠经
食指桡侧端→鼻旁
过合谷,上肩,入缺盆,分支至鼻孔
属大肠,络肺
常考“迎香穴”为手足阳明经交会点
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指尺侧端→目外眦
绕耳后,布膻中,散络心包
属三焦,络心包
循行特点:“系耳后,出耳上角”
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尺侧端→目内眦
循肩胛,交大椎,分支至目
属小肠,络心
唯一联系目内、外眦的经脉
3️⃣ 足三阳经
经脉
起止点
循行特点
特殊考点
真题示例
足阳明胃经
鼻旁→足次趾外侧端
行面部、胸腹前侧,入上齿中
“四白穴”治目疾(经脉通目)
2022年真题:“胃经循行不经过?” 答案:舌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足第四趾外侧端
绕侧头部,循胁肋,过环跳穴
唯一绕行髋关节的阳经
名词解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足太阳膀胱经
目内眦→足小趾外侧端
沿脊柱两侧下行,络肾属膀胱
背部腧穴对应五脏六腑
高频考点:委中穴定位与膀胱经关系
4️⃣ 足三阴经
经脉
起止点
循行特点
临床意义
必背条文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内侧端→舌下
循下肢内侧前缘,连舌本散舌下
脾虚则舌僵、流涎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
足厥阴肝经
足大趾外侧端→巅顶
绕阴器,抵少腹,系目系
肝病见胁痛、目赤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
足少阴肾经
足小趾下→胸中
贯脊属肾络膀胱,循喉咙挟舌本
肾虚咽干、足心热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

| 手太阴肺经 | 中焦→拇指桡侧端 | 胸→上肢内侧前缘→拇指 | 属肺,络大肠 | 唯一起于中焦的经脉 |

| 手阳明大肠经 | 食指桡侧端→鼻旁 | 手→上肢外侧前缘→肩→鼻 | 属大肠,络肺 | 循颈、入下齿(牙龈肿痛选穴) |

足阳明胃经 | 鼻旁→足次趾外侧端 | 头面→胸腹→下肢外侧前缘→足 | 属胃,络脾 入上齿,循喉咙 口臭、牙痛选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大趾内侧端→舌下 | 足→下肢内侧前缘→腹→舌 | 属脾,络胃 | “连舌本,散舌下”(主运化水湿) |

| 手少阴心经 | 心中→小指桡侧端 | 腋→上肢内侧后缘→小指 | 属心,络小肠 | “系目系”(血虚目涩相关) |

| 手太阳小肠经 | 小指尺侧端→目内眦 | 手→上肢外侧后缘→肩胛→耳前 | 属小肠,络心 | 循耳、至目内眦(耳鸣选经

足太阳膀胱经 | 目内眦→足小趾外侧端 | 头→项背→下肢外侧后缘→足 | 属膀胱 络肾 | 背部两条循行线 背俞穴定位基础

| 足少阴肾经 | 足小趾下→胸中 | 足→下肢内侧后缘→脊柱→舌根 | 属肾,络膀胱 | “贯脊属肾”(腰痛、遗尿病机) |

| 手厥阴心包经 | 胸中→无名指末端 | 胸→上肢内侧中线→掌中 | 属心包,络三焦 | 过掌中劳宫穴(神志病常用) |

| 手少阳三焦经 | 无名指末端→目外眦 | 手→上肢外侧中线→耳后→眉梢 | 属三焦 络心包 | 绕耳、至目锐眦 偏头痛选经

| 足少阳胆经 | 目外眦→足大趾 | 头侧→胁肋→下肢外侧中线→足 | 属胆,络肝 | 循胁肋、过环跳穴 胆囊炎放射痛路径

| 足厥阴肝经 | 足大趾→巅顶 | 足→下肢内侧中线→阴器→巅顶 | 属肝,络胆 | “绕阴器,抵小腹” 疝气、妇科病关联
三、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 经脉交接规律:
- 相表里经:手足末端交接(如肺经与大肠经在食指)
- 同名阳经:头面部交接(如大肠经与胃经在鼻旁)
- 异名经:胸腹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
- 流注次序:
- 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 特殊循行:
- 入齿:大肠经(下齿)、胃经(上齿)→ 真题常考多选题
- 连目系:心经、肝经 → 血虚目疾辨证关键
四、历年真题精选
1️⃣ 选择题
“循行‘绕肩胛、交肩上’的经脉是?”
A. 手太阳小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足少阳胆经
✅ 答案:A(《灵枢·经脉》载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
2️⃣ 名词解释
-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均上行头面(足厥阴肝经也上达巅顶)。
- “四街”:头、胸、腹、胫四部气血密集通路(十二经脉集中循行区域)。
3️⃣ 论述题
“试述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及其临床意义。”
✅ 答题要点:循行:起于鼻旁→目下→环唇→下颌→耳前→发际→胸腹→下肢外侧前缘→次趾。意义:主治胃肠病(天枢穴)、头面病(四白穴)、热病(内庭穴)。
五、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阳明在前少阳侧,太阳在后记心间;太阴前缘厥阴中,少阴后线走内边” → 四肢部分布规律。
- “肝经上巅胃络脾,胆经绕耳三焦眉” → 特殊循行要点。
经典条文
-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经循行原文必背)。
- 《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走向规律核心条文)。
六、复习策略
- 绘图记忆法:在人体图上标注各经主干走向,重点标记交接点(如食指、鼻旁)。
- 真题实战:近5年“经脉循行部位”在病例题中出现率达60%(如腰痛选膀胱经/肾经)。
- 对比记忆:同入齿:大肠经(下齿)vs 胃经(上齿)同连目:心经(目系)vs 肝经(连目系)vs 胆经(至目锐眦)
关注我,经络考点轻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