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经络之 奇经八脉 走向分布全攻略|考研必背口诀+真题

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精讲

1️⃣奇经八脉走向规律(纵横向分类)

类型

经脉名称

走向特点

纵行脉

督脉、任脉、冲脉

均起于胞中(女子胞/男子精室),沿躯干正中或两侧纵向分布

横行脉

带脉

唯一横向环绕腰腹,如腰带束衣

斜行脉

阴维脉、阳维脉

分别从下肢内、外侧斜向躯干上行,维系阴阳经脉

环行脉

阴跷脉、阳跷脉

起于足跟,内外踝交替上行,交汇于目,调节肢体运动与睡眠

2️⃣分布特点与功能关联

(1)督脉

  • 分布:脊柱正中线→巅顶→鼻柱(分支入络脑)
  • 功能:总督诸阳经,主脑、髓、肾气(“阳脉之海”)
  • 交会穴:与手足三阳经交于大椎,与足太阳经别入于心

(2)任脉

  • 分布:腹胸正中线→咽喉→环唇→目下
  • 功能:总任阴经气血,主胞胎与生殖(“阴脉之海”)
  • 交会穴:与足三阴经交于中极、关元,与阴维脉交于廉泉

考研高频考点:
任脉“主胞胎”的经典依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202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真题)

(3)冲脉

  • 分布
    ▪️ 前支:挟脐上行,布胸中▪️ 后支:沿脊柱上行▪️ 下行支:循股内侧至足大趾
  • 功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主月经与生殖(“血海”)
  • 交会穴:与足少阴经交于横骨、大赫等11穴

(4)带脉

  • 分布:第11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 功能:约束纵行诸经,固护胎元,主带下病
  • 经典病候:《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2021年真题)

3️⃣维脉与跷脉的分布对比

经脉

起点

上行路径

功能侧重

阴维脉

小腿内侧(筑宾)

股内侧→腹→咽喉

维系阴经,主心痛、胃痛

阳维脉

足跟外侧(金门)

下肢外侧→胁肋→项后

维系阳经,主寒热、头痛

阴跷脉

足跟(照海)

内踝→胸→目内眦

主下肢内侧运动,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足跟(申脉)

外踝→肩→目外眦

主下肢外侧运动,司寤寐调节

关联:
失眠(阳跷脉亢盛)与嗜睡(阴跷脉不足)的针灸取穴原则(202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真题)

二、考研真题高频考点解析

▶️选择题抢分点

  1. 分布特征题
    “环腰一周,约束诸经”的经脉是?——带脉(2024年预测题)
  2. 功能对应题
    调节眼睑开合的经脉组合是?——阴跷脉与阳跷脉(2023年真题)
  3. 经典条文题
    “冲脉者,十二经之海”出自?——《灵枢·海论》(202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

▶️简答题高分模板

题目:简述冲脉“一源三歧”的循行特点(2024年预测)
答案框架
① 起源同一:与任、督脉同起于胞中;
② 分支路径
▪️ 前支(浅层):挟脐上行布胸中
▪️ 后支(深层):沿脊柱上行
▪️ 下行支:至足大趾与足少阴经交会;
③ 功能整合:贯通三焦,调节气血上下运行[]。

三、必背口诀与经典条文

速记口诀

督脊任腹冲三歧,带脉环腰如束衣;
阴维筑宾系阴络,阳维金门阳脉齐。
跷起申照司目动,寤寐阴阳两相宜;
八脉分布藏玄机,临床辨证是根基!

经典条文(标☆为考研高频考点)

  • 督脉:☆《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 冲脉:☆《灵枢·逆顺肥瘦》“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 阴跷脉:《难经》“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

四、复习策略与避坑指南

  1. 动态绘图法:在人体轮廓图上标注八脉走向,用不同颜色区分纵、横、斜行脉。
  2. 病候反推法:通过典型病症记忆经脉功能(如带脉病→腰酸腹坠,冲脉病→月经紊乱)。
  3. 真题溯源法:近5年75%考题集中在督、任、冲脉的分布与功能(重点掌握交会穴与经典病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D414139399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