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很多企业都会考虑的长期激励方法。但是如何科学高效地达到股权激励的效果?股权激励方案到底该如何设计?来看今天的案例。
优秀人才对股权激励的热盼VS股权激励的难产
A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前沿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
由于所在行业资本过热,导致行业人才需求旺盛。而A公司处于初创期,薪酬激励水平难以跟上快速攀升的市场薪酬,内部人才流动加剧。
同时,由于对于股权比例的概念不足,A公司高精尖人才入职时承诺的高额股权激励比例,没有充足的股权来源。
鉴于股权激励方案制定的复杂性,内部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后,仍然无法独立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内部人才对股权激励的热盼与公司的股权激励迟缓有较为明显的矛盾。
因此,A公司在综合对比后选择携手AMT企源,开展股权激励专项行动。
抽丝剥茧,股权激励其实没那么难
本次股权激励专项行动最终促进了多方股东股权激励理念的开放,将股权激励的来源划分为增资和大股东转让两部分,操作上先增资再转让。同时摸底员工的诉求,通过股权激励方案的测算进行匹配,达到一定的平衡并留有弹性。
激励对象的选择。根据公司发展的情况,每期重点激励对象根据未来机构设置的岗位有所差异。本次依据公司业绩承诺,根据业绩关联度,对公司经营管理及技术核心人员进行两次股权激励——第一次股权激励侧重顶尖人才和核心技术人才,第二次则侧重组织健全职能下的业务发展相关核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