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及红外光谱

概述

可见光、红外(IR)、近红外(NIR)、短波红外(SWIR)、中波红外(MWIR)和长波红外(LWIR)都是电磁波谱的不同部分。

( A )它们在科学、工程、军事、医疗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这些波段的简要介绍和波长范围:

  1. 可见光(Visible Light)
    •波长范围:约 400 至 700 纳米(nm)。
    •应用:日常视觉、摄影、显示技术等。

  2. 近红外(Near-Infrared, NIR)
    •波长范围:约 700 至 2500 纳米(nm)。
    •应用:生物医学成像、农业检测、遥感等。

  3. 短波红外(Short-Wave Infrared, SWIR)
    •波长范围:约 900 至 2500 纳米(nm)。
    •应用:夜间成像、地质勘探、食品检测等。

  4. 中波红外(Mid-Wave Infrared, MWIR)
    •波长范围:约 3 至 5 微米(μm)。
    •应用:热成像、导弹制导、安全监控等。

  5. 长波红外(Long-Wave Infrared, LWIR)
    •波长范围:约 8 至 14 微米(μm)。
    •应用:热成像、夜视、气体探测等。

( B )波长转换表
•可见光:400 - 700 nm
•近红外:700 - 2500 nm
•短波红外:900 - 2500 nm
•中波红外:3 - 5 μm
•长波红外:8 - 14 μm

( C )应用示例

  1. 可见光:•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光和人造光源。•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摄像头。
  2. 近红外:•生物医学成像,如近红外光谱学(NIRS)。•农业检测,如作物健康监测。
  3. 短波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球观测和环境监测。•用于夜间观察和成像的红外相机。
  4. 中波红外:•军事应用,如导弹制导系统。•工业检测,如材料分析和故障诊断。
  5. 长波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温度测量和热分布图。•医疗应用,如皮肤疾病的诊断。

总结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在电磁波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并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所需的功能和应用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波段来进行开发和应用。

1、可见光

1.1 简介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
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频率在380~750THz,波长在780~400nm之间,
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频率大约在340~790THz,波长大约在880~380nm之间的电磁波 。
正常视力的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
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
不少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见光也有可能“透视”肉身

1.2 频率和波长范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辐射

可见光辐射一般指太阳辐射光谱中 0.78~0.4微米波谱段的辐射,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组成。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和有效的太阳辐射能。
到达地表面上的可见光辐射随大气浑浊度、太阳高度、云量和天气状况而变化。
可见光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5~50%

1.4 特性

1、互补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如蓝光和黄光混合得到的是白光。同理,青光和红光混合得到的也是白光 。
2、颜色环上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甚至可以从次近邻的两种单色光混合复制出来。如黄光和红光混合得到橙光。较为典型的是红光和绿光混合成为黄光 。
3、如果在颜色环上选择三种独立的单色光。就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色调。这三种单色光称为三基色光。光学中的三基色为红、绿、蓝。这里应注意,颜料的三原色为青,品红,黄。但是,三原色的选择完全是任意的 。
4、当太阳光照射某物体时,某频率的光被物体吸取了,则物体显示的颜色(反射光)为该色光的补色。如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若物体吸取了435 ~400nm的紫光,则物体呈现黄绿色 。

2. 红外

2.1 简介

红外线(infrared ray)又称红外辐射,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波长范围为0.76-1000微米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 [5]它是频率比红光低的不可见光。红外线的英文名是Infrared,其中的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在物理学中,凡是高于绝对零度(0K,即-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以及其他类型的电磁波)。现代物理学称之为黑体辐射(热辐射)。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够与大多数分子发生共振现象,将光能(电磁波的能量)转化为分子内能(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上的。
在电磁波谱中,把位于红光之外,频率比可见光低,比微波高的辐射叫做红外线(位于紫光之外,频率比可见光高,比X射线低的辐射叫做紫外线),红外线肉眼看不见,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红外线的英文名是Infrared ray [5],其中的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频率低于可见光线,频率为 0.3THz~400THz,对应真空中波长为 1000μm~0.75μm

2.2 分类波长转换表

•近红外:700 - 2500 nm
•短波红外:900 - 2500 nm
•中波红外:3 - 5 μm
•长波红外:8 - 14 μm

2.3 物理性质

  1. 能够与大多数分子发生共振现象,具有热效应
  2. 衍射能力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2.3 辐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4 特点

红外线频率较低(频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那么红外线在穿透的过程中穿透达到的范围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如果红外线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内部,那么会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从而导致原子、分子的解体。真的是这样吗?而事实上呢,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红外线的这种激发机制来烧烤食物,使有机高分子发生变性,但不能利用红外线产生光电效应,更不能使原子核内部发生改变。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无线电波来烧烤食物,无线电波的波长实在太长无法穿透到有机高分子间隙更不用说使其变性达到食物烤熟的目的。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大;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小。 [1] [3]而对于衍射能达到的范围而言,则是相反的:波长越长,衍射能力越强;波长越短,衍射能力越弱。

  • 1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i_Sj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