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云技术 --- 云储存 --- 网盘
云计算 --- 分布式计算
计算机技术
抽象语言 --- 电信号
通信技术
1876年 - 公共交换电话网 ---- 电路交换
阿帕网
抽象语言 --- 编码 应用层
编码 --- 二进制 表示层
二进制 --- 电信号 介质访问控制层
处理电信号 物理层
网络拓扑
1,直线型拓扑
2,环形拓扑
3,星形拓扑、树形拓扑
4,网状拓扑
性价比最高 ---- 星型拓扑
对等网:
1,网络节点数增多
2,延长传输距离
延长传输距离:
1,RJ-45双绞线 --- 8根铜丝,两两相绞
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
超五类线 --- 1000Mbps --- 100m (1000Mbps - 1 gps)
同轴电缆
光纤 --- 光导纤维
电 --- 光 --- 发光二极管,注入式激光二极管
光 --- 电 --- 光电二极管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2,信号畸变 -- 波形失真
1,放大器(中继器)
2,集线器
3,交换机 -- 二层设备
传输问题:
1,地址 ---- 1,全球唯一;2,格式统一
MAC地址--- 所有芯片出厂时,厂商烧录的一个串号。48位二进制构成
前24位为厂商的标识,后24位为厂商为产品分配的串号
ipconfig \all
2,冲突 ---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排队
3,安全
4,延迟
交换机的转发原理 --- 数据包来到交换机,交换机会先看数据包中的原MAC地址,将原MAC地址和进入接口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本地MAC地址表。之后,看数据包中目标MAC地址,根据目标MAC地址查看MAC地址表,如果MAC地址表中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转发,实现单播。如果没有记录,则进行泛洪。---除了进入的接口外,其他都会转发一份
1,可以无限延长传输距离
2,可以完全解决冲突---所有节点可以同时收发数据
3,可以实现单播---一对一的通信
day2
泛洪范围 --- 交换机的所有端口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一个接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只能对应一个接口
---- MAC地址泛洪攻击 ------ MAC地址表老化(30s) --- 清除MAC地址表
路由器(网络层) --- 三层设备
1,隔离泛洪范围
2,转发
IP --- 互联网协议 --- IPV4 --- 32位二进制构成 --- 点分十进制
IPV6 --- 128位二进制构成 --- 冒分十六进制
网络位 --- 网络位相同,则代表在同一个泛洪范围;如果网络位不同,那就在不同的泛洪范围
主机位 --- 在一个泛洪范围内区分不同主机的串号
IPV4子网掩码:255.255.255.0 --- 1对应的是网络位,0对应的是主机位
ping --- 检测网络联通性的工具(icmp)
ARP协议 --- 地址解析协议 --- 通过一种地址获取另外一种地址
广播地址 : 全F
广播 --- 逼交换机泛洪
广播域 --- 泛洪范围
ARP工作原理:
ARP发送广播报文进行请求,所有收到广播报文的设备都会先将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本地的ARP缓存表(arp -a)中。之后再看请求的ip地址。如果不是本地的ip地址,则直接丢弃数据包;如果是本地的ip地址,则将回复ARP应答报文,之后,在数据的传输中,优先查看ARP缓存表,如果表中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转发。如果没有记录,则再发送ARP请求报文。
ARP老化时间 --- 180s
ARP欺骗 --- 虚拟地址
ARP协议的分类
正向ARP --- 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
反向ARP(RARP) --- 通过MAC地址获取IP地址
免费ARP --- 利用正向ARP的工作原理,只不过请求的IP地址是自己本地的IP地址。1,自我介绍;2,检测地址冲突
ipv4地址分类
A、B、C、D、E
A,B,C --- 单播地址 --- 既可以做源ip使用,也可以做目标ip使用
D --- 组播地址 --- 只能做目标ip地址使用
E --- 保留地址
A:0xxx xxxx ---- 0 - 127 (1 - 126)
B:10xx xxxx ---- 128 - 191
C:110x xxxx ---- 192 - 223
D:1110 xxxx ---- 224 - 239
E:1111 xxxx ---- 240 -255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单播 --- 一对一通信
广播 --- 一对所有
组播 --- 一对多 (不能作为源地址)
特殊IP地址
1、127.0.0.1 - 127.255.255.255 ---- 环回地址
2、255.255.255.255 ---- 受限广播地址 --- 受路由器限制 --- 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使用
3、主机位全1 ---- 192.168.1.x/24 --- 192.168.1.255 ----直接广播地址 --- 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使用
4、主机位全0 ---- 192.168.1.x/24 --- 192.168.1.0/24 --- 网段 --- 网络号 --- 表示的是一个范围
5、0.0.0.0 --- 1,可以代表没有地址;2,可以代表所有地址
6、169.254.0.0/16 --- 自动私有地址/本地链路地址
VLSM --- 可变长子网掩码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OSI/RM ---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ISO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1979年
核心思想 --- 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 端到端的传输 --- 端口号 --- 用来区分和标定不同应用的 --- 16位二进制 (65536) --- 1 - 65535 ---- 其中 1 - 1023为知名端口号 ----
HTTP - 80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 --- HTTP + SSL/TLS (安全传输协议)- 443
DHCP - 67,68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 53 域名解析协议
FTP - 20,21 文件传输协议
tftp - 69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 23 远程控制协议
ssh - 22 telnet + ssl/tls
网络层 --- 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 ---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物理层
day3
TCP/IP模型
TCP/IP协议簇
TCP/IP标准模型 --- 4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应用层
传输层 --- 传输层
网络层(network) ---- 网络层(interwork)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网络接口层
TCP/IP对等模型 --- 5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应用层
传输层 --- 传输层
网络层 ---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 物理层
PDU --- 协议数据单元
L1PDU
L2PDU ....
五层模型
应用层 --- 报文
传输层 --- 端
网络层 --- 包
数据链路层 --- 帧
物理层 --- 比特流
封装和解封装
应用层
传输层 --- 端口号 --- TCP/UDP
网络层 --- IP地址层 --- IP协议
数据链路层 --- MAC地址 --- 以太网协议
物理层
以太网Ⅱ型帧
Preamble --- 前导符
Destination Address --- DMAC
Source Address --- SMAC
Type --- 上一层所使用的协议类型
Data --- 数据
FCS --- 帧校验序列 --- 检验数据的完整性 --- CRC循环冗余算法
TCP/UDP
1,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
2,TCP协议传输是可靠的,而UDP协议的传输“尽力而为”
3,TCP可以实现流控,而UDP不行
4,TCP可以分段,但UDP不行
5,TCP的传输速率较慢,占用资源较大;UDP传输速率快,占用资源小
TCP和UDP的应用场景 --- TCP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效率要求较低的场景;而UDP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低,效率较高的场景
面向连接 :正式传输数据之前,适用预备的协议建立点到点的连接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TCP可靠性保证 --- 确认、重传、排序、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