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被这三个词绕晕过?
去医院看病,护士说 "我们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升级";老板开会时强调 "公司要全面数字化转型";刷短视频时又看到 "AI 让生活更智能"。
这“三胞胎”经常被人提起。但你真的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吗?
虽然它们听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管理的数字驱动模式从基础到进阶,最后实现深度融合、协同驱动。
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相对来说是最基础的。
它强调的是通过硬件设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线平台),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在电子端记录、储存和管理,常见的有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等。
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让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清楚地了解到:“业务状态是怎样的”,“流程走到了哪一步”等。
这样一来,信息孤岛减少了,企业人员更能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增强应变能力。
信息化本质是一种企业信息数据的管理手段,也就是将传统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管理放到电子端,在根本上还是物理世界的思维模式。
什么是数字化?
数字化主要是基于软件或工具,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格式的过程,从而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准确性还有可管理性。
相比起信息化更多关注“有没有”技术手段,而数字化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技术让管理的内容和流程发生变化,体现的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转型。
简单来说,数字化分为两步:
-
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东西转化为数字形式。例如把客户数据、库存信息、员工考勤等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档。
-
借助线上的数据分析帮助公司快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不管是自动生成销售报告、库存自动预警,还是预测未来的订单需求等,都能帮你优化公司管理。
数字化的目标: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流程,让公司内部各个环节更加自动化,提升效率,减少人为干预。
数字化的本质:技术是支点,业务是内核,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什么是智能化?
数字化主要聚焦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工作。
而智能化则强调系统变得“像人”,也就是能自己做主和干活了。这意味着在智能化进程中,系统、设备不再需要依靠人工,就能应对复杂的情况。
在生活中,智能化应用也已经随处可见,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的干预下开车,还有智能机器客服代替了部分人工客服的简单重复性问答工作。
智能化的特点主要有2点:
-
实现路径: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赋予系统自动学习和优化的能力。
-
核心相当于给系统装上一个“智慧大脑”,从而减少人工干预,使事物可以依据设定好的规则或者自主学习到的逻辑去高效执行任务。
因此,借助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带来多重价值,比如:
-
更敏捷的运营
-
更充分的定制化
-
更智能的决策
-
全新的价值主张
以智能化的库存管理系统为例,它能帮企业根据销售数据自动预测补货量,精准控制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
伙伴云进销存管理模块,文末可领取全套系统
三个“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发展关系:信息化是基础,数字化是方向,智能化是未来。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前提。
而智能化又是数字化的拓展和深化,是在数字化应用的基础上,强调二者融合协同去驱动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用伙伴云的生产制造ERP系统来举个例子:
-
信息化
将生产订单、设备参数、人员信息等进行数字化录入和管理,通过ERP的多样化数据分析看板,管理者能够高效地通过数据管理工厂,及时发现各环节的问题,快速进行战略决策。
-
数字化
借助智能算法进行排程优化,ERP系统支持高效的生产任务管理和逐级下发的工作流,实现了从计划层到车间层,再到执行层的生产任务全流程线上化和任务化管理。
-
智能化
基于智能化生产排程进一步整合各环节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实现订单交付全流程覆盖,一个系统集成 CRM、ERP、MES、进销存等功能,实现各部门高效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管理。
伙伴云ERP系统架构图,同款系统文末免费领取
总之,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这三个阶段其实是逐步的,也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层次:
-
信息化打好基础,让数据进电脑,方便企业查询、传递和管理。
-
数字化让系统变得更聪明,减轻企业管理的人为错误、提高效率。
-
智能化是对海量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最后重塑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流程、商业模式。
希望这些解释能够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