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id生成器

自增主键
比不是自增随机的方式占用更小的内存
因为存储结构是B+树,自增是依次填满叶子节点的,随机插入会产生很多不满的节点,也就是相同的数据量会产生更多的节点,且节点分裂会造成插入消耗了更多的IO次数,消耗了性能。 ,每个节点都是占一页的
好处:唯一,递增,简短
坏处:分表分库不适合,存在安全漏洞,可以推测记录条数,暴露了数敏感信息

uuid:根据本机mac地址和时间戳生成的,坏处,不是自增的,太长

SnowFlake 算法(雪花算法)
snowflake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其核心思想是:使用41bit作为毫秒数,10bit作为机器的ID(5个bit是数据中心,5个bit的机器ID),12bit作为毫秒内的流水号,最后还有一个符号位,永远是0。snowflake算法所生成的ID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 1位标识,由于long基本类型在Java中是带符号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0,负数是1,所以id一般是正数,最高位是0
  • 41位时间截(毫秒级),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 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我们程序来指定的(如下下面程序IdWorker类的startTime属性)。41位的时间截,可以使用69年,年T = (1L << 41) / (1000L * 60 * 60 * 24 * 365) = 69
  • 10位的数据机器位,可以部署在1024个节点,包括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
  • 12位序列,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同一机器,同一时间截)产生4096个ID序号
  • 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
  • SnowFlake的优点是,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数据中心ID和机器ID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能够产生26万ID左右。

SnowFlake 算法的优点
1.生成ID时不依赖于DB,完全在内存生成,高性能高可用。2.ID呈趋势递增,后续插入索引树的时候性能较好。

SnowFlake 算法的缺点
依赖于系统时钟的一致性。如果某台机器的系统时钟回拨,有可能造成ID冲突,或者ID乱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