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小米发布了旗下SU7系列的巅峰之作——Ultra,其搭载自研超级三电机系统(双V8s+V6s),最大输出 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1.98秒(不含起步时间),极速达 359km/h。
如此强悍的性能,再加上52.99万元的起售价,引发各界激烈讨论,甚至刷新了国产高端电动汽车的销售记录。
来源:小米汽车
小米SU7 Ultra强大性能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白热化的技术内卷。这不仅是电池、电机等技术较量,更是无数精密测量技术编织的「纳米级安全网」。
接下来,小优博士就为大家介绍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背后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技术。
极片厚度
极片厚度直接影响活性物质分布和锂离子传输效率,若厚度不均会导致电池容量降低、充放电效率下降,甚至影响能量密度。
优可测激光位移传感器——极片厚度检测方案
极片划痕深度
极片划痕深度会直接影响极片结构完整性,过深的划痕可能穿透极片涂层,影响性能和安全性。
优可测3D线激光测量仪——极片划痕深度检测方案
来源:3D线激光测量仪AR-9000系列
极片毛刺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极片均有卷绕,若极片上有毛刺,会击穿极片,造成短路、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极片进行毛刺观测。
优可测超景深显微镜——极片毛刺检测方案
来源:超景深显微镜AH-3000系列
PACK底盘
新能源汽车的PACK电池包通常与底盘高度集成,成为整车结构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车辆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PACK底盘集成化设计(如CTC技术)使电池包与车身结构深度融合,需确保其协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PACK底盘进行检测。
优可测3D线激光测量仪——PACK底盘涂胶检测方案
来源:3D线激光传感器AR-9000系列
MEMS传感器三维形貌
MEMS传感器与新能源汽车性能密切相关,在提升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支持智能驾驶与自动驾驶功能、增强汽车安全性能、优化能源管理与续航能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中,车规级MEMS器件的形貌检测是确保其符合严苛车规标准(如AEC-Q103)的关键,直接保障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自动驾驶等核心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通过微观缺陷控制提升量产一致性,避免因结构失效引发安全隐患。
优可测白光干涉仪——MEMS器件三维形貌检测方案
来源:白光干涉仪AM-7000系列
白光干涉仪AM系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应用广泛,除上述应用外,更多案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