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公司----仙童、英特尔、AMD

半导体公司----仙童、英特尔、AMD


硅谷人才摇篮 ——仙童半导体公司沉浮 TlAY=JwW 
     许多电脑史学家都认为,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这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它不愧是电子、电脑业界的“西点军校”,是名符其实的“人才摇篮”。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从这里出走和创业,书写了硅谷一段辉煌的历史;然而,正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了这家公司历经坎坷的商海沉浮。
      仙童半导体创立于1957年,这段史实必须从两条线索讲起。1955年,成就了“本世纪最伟大发明”的“晶体管之父”的肖克利(W.Shockley)博士,离开贝尔实验室返回故乡圣克拉拉,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这一喜讯,正中特曼教授为硅谷网罗天下英才之下怀: 有了肖克利这棵“梧桐树” ,何愁引不到成群的“凤凰”来?
     电子电脑界焦急地关注着肖克利的行踪。 据说,300年前当牛顿宣布准备在他的故乡建一所工厂时,全世界的物理学界也是如此心态。不久,因仰慕“晶体管之父”的大名,求职信像雪片般飞到肖克利办公桌上。第二年,八位年轻的科学家从美国东部陆续到达硅谷,加盟肖克利实验室。他们是:诺依斯(N. Noyce)、摩尔(R.Moore)、布兰克(J.Blank)、克莱E.Kliner)、赫尔尼(J.Hoerni)、拉斯特(J.Last)、罗伯茨(S.Boberts)和格里尼克(V.Grinich)。他们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风华正茂,学有所成,处在创造能力的巅峰。他们之中,有获得过双博士学位者,有来自大公司的工程师,有著名大学的研究员和教授,这是当年美国西部从未有过的英才大集合。
     29岁的诺依斯是八人之中的长者,是“投奔”肖克利最坚定的一位。当他飞抵旧金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倾囊为自己购下一所住所,决定永久性定居,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其他七位青年,来硅谷的经历与诺依斯大抵相似 。可惜,肖克利是天才的科学家,却缺乏经营能力;他雄心勃勃,但对管理一窍不通。特曼曾评论说:“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一年之中,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象样的产品。
     八位青年瞒着肖克利开始计划出走。在诺依斯带领下,他们向肖克利递交了辞职书。肖克利怒不可遏地骂他们是“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青年人面面相觑,但还是义无反顾离开了他们的“伯乐”。不过,后来就连肖克利本人也改口把他们称为“八个天才的叛逆”。在硅谷许多著作中,“八叛逆”的照片与惠普的车库照片,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
     “八叛逆”找到了一家地处美国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来支持他们创业,这家公司名称为Fairchild,音译“费尔柴尔德”,但通常意译为“仙童”。仙童摄影器材公司的前身是谢尔曼·费尔柴尔德(S. Fairchild)1920年创办的航空摄影公司。费尔柴尔德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发明家。他的发明主要在航空领域,包括密封舱飞机、折叠机翼等等。由于产品非常畅销,他在1936年将公司一分为二,其中,生产照相机和电子设备的就是仙童摄影器材公司。
     当“八叛逆”向他寻求合作的时候,已经60多岁的费尔柴尔德先生仅仅提供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 要求他们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 并享有两年的购买特权。于是,“八叛逆”创办的企业被正式命名为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之首自然是诺依斯。
     1957年10月,仙童半导体公司仍然在硅谷嘹望山查尔斯顿路租下一间小屋,距离肖克利实验室和距离当初惠普公司的汽车库差不多远。“仙童”们商议要制造一种双扩散基型晶体管,以便用硅来取代传统的锗材料,这是他们在肖克利实验室尚未完成却又不受肖克利重视的项目。 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答应提供财力,总额为150万美元。诺依斯给伙伴们分了工,由赫尔尼和摩尔负责研究新的扩散工艺,而他自己则与拉斯特一起专攻平面照相技术。
    1958年1月, IBM公司给了他们第一张订单,订购100个硅晶体管,用于该公司电脑的存储器。 到1958年底,“八叛逆”的小小公司已经拥有50万销售额和100名员工,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一举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
      仙童半导体公司在诺依斯精心运筹下,业务迅速地发展,同时,一整套制造晶体管的平面处理技术也日趋成熟。天才科学家赫尔尼是众“仙童”中的佼佼者,他像变魔术一般把硅表面的氧化层挤压到最大限度。仙童公司制造晶体管的方法也与众不 :+!hR4Z~/;
同,他们首先把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杂质扩散到高纯度硅片上,然而在掩模上绘好晶体管结构,用照相制版的方法缩小,将结构显影在硅片表面氧化层,再用光刻法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扩散、掩模、照相、光刻……,整个过程叫做平面处理技术,它标志着硅晶体管批量生产的一大飞跃,也仿佛为“仙童”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无底的深渊:用这种方法既然能做一个晶体管,为什么不能做它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成千上万呢?1959年1月23日,诺依斯在日记里详细地记录了这一闪光的设想。
     1959年2月,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I)工程师基尔比(J.kilby)申请第一个集成电路发明专利的消息传来,诺依斯十分震惊。他当即召集“八叛逆”商议对策。基尔比在TI公司面临的难题,比如在硅片上进行两次扩散和导线互相连接等等,正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拿手好戏。诺依斯提出:可以用蒸发沉积金属的方法代替热焊接导线,这是解决元件相互连接的最好途径。仙童半导体公司开始奋起疾追。 1959年7月30日,他们也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为争夺集成电路的发明权,两家公司开始旷日持久的争执。1966年,基尔比和诺依斯同时被富兰克林学会授予巴兰丁奖章,基尔比被誉为“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家”而诺依斯被誉为“提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集成电路理论”的人。1969年,法院最后的判决下达,也从法律上实际承认了集成电路是一项同时的发明。
    1960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成功。由于发明集成电路使它的名声大振, 母公司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决定以300万美元购买其股权,“八叛逆”每人拥有了价值25万美元的股票。1964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创始人之一摩尔博士,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发表了一个奇特的定律。摩尔天才地预言说道,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着这种势头。摩尔所作的这个预言,因后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得以证明,并在较长时期保持了它的有效性,被人誉为“摩尔定律”,成为新兴电子电脑产业的“第一定律”。
      60年代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 到1967年,公司营业额已接近2亿美元,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据那一年进入该公司的虞有澄博士(现英特尔公司华裔副总裁)回忆说:“进入仙童公司,就等于跨进了硅谷半导体工业的大门。”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仙童公司也开始孕育着危机。母公司总经理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的盈利水平。目睹母公司的不公平,“八叛逆”中的赫尔尼、罗伯茨和克莱尔首先负气出走,成立了阿内尔科公司。据说,赫尔尼后来创办的新公司达12家之多。随后,“八叛逆”另一成员格拉斯也带着几个人脱离仙童创办西格奈蒂克斯半导体公司。从此,纷纷涌进仙童的大批人才精英,又纷纷出走自行创业。
      正如苹果公司乔布斯形象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脱离仙童半导体创办公司者之中,较有名气的是查尔斯·斯波克(C.Sporck)和杰里·桑德斯(J. Sanders)。波克曾一度担任过仙童半导体公司总经理,1967年出走后,来到国民半导体公司(NSC) 担任CEO。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把NSC从康涅狄格州迁到了硅谷,使它从一家亏损企业快速成长为全球第6大半导体厂商。桑德斯则是仙童半导体公司销售部主任,1969年,他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办高级微型仪器公司(AMD),这家公司目前已经是仅次于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生产厂商,K6、K6-2等微处理器产品畅销全世界。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后两位诺依斯和摩尔,也带着葛罗夫(A. Grove)脱离仙童公司自立门户, 他们创办的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英特尔(Intel)。虽然告别了仙童,“八叛逆”仍然约定时间在一起聚会,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8人之中只有6人还健在。似乎要高扬“八叛逆”的“叛逃”精神,一批又一批“仙童”夺路而出,掀起了巨大的创业热潮。对此,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写到:“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 400位与会者中,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的还不到24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硅谷人才摇篮”毫不为过。
     人才大量流失是硅谷发展的“福音”,给仙童半导体带来的却是一场灾难。从1965年到1968年, 公司销售额不断滑坡,还不足1.2亿美元,连续两年没有赢利。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它再也不是“淘气孩子们创造的奇迹”了。
    为了找人接替诺依斯的工作, 谢尔曼·费尔柴尔德以硅谷历史上最高的待遇——3年100万美元薪金外加60万美元股票, 从摩托罗拉公司请来莱斯特·霍根博士,亡羊补牢,以显示其“求贤若渴”的姿态。霍根不是一位无能的总经理, 曾经给摩托罗拉公司带来过重大转机。在执政仙童6年期限内,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使公司销售额增加了两倍。然而,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灵魂人物已经离去,它的崩溃不过是时间迟早问题。1974年,无力回天的霍根,把权柄交给36岁的科里根, 而他的继任者却在二三年内,让这家公司从半导体行业的第2位,迅速跌落到第6位。
     70年代末,科里根终于发现,挽救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最好途径是把它卖掉。几经周折,他最终选定了一家拥有21亿美元资产的施拉姆伯格(Schlumberger)公司,尽管这是一家法国公司,而且是经营石油服务业的公司。1979年夏季,曾经是美国最优秀的企业仙童半导体公司被法国外资接管,售价3亿5千万美元,在硅谷内外造成极大的轰动。
    外资似乎也不能给日益衰败的仙童半导体注入活力,虽然施拉姆伯格公司招聘到一批研究人工智能的人才,原本可以让仙童快速进入机器人生产领域,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实际上,在继续亏损后,仙童又被用原价的三分之一转卖给另一家美国公司,买主正是原仙童总经理斯波克管理的国民半导体公司(NSC),仙童半导体品牌一度寿终正寝。1996年,国民半导体公司把原仙童公司总部迁往缅因州,并恢复了“仙童半导体”的老名字。但是,拥有员工6500人的“硅谷人才摇篮”却不得不退出了硅谷。
    早在1962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在缅因州建立了研制和制造晶体管的生产线,在加州,在犹他州,甚至在南韩和马来西亚都有其分部,在半导体器件领域仍有较强的实力,主要研制和生产半导体存储器设备。总部迁至缅因州南波特兰后,公司领导力图重振雄风,可是,命运多舛的“仙童”,1997年3月被国民半导体公司以5.5亿的价格再次出售,原因不言而喻——国民半导体公司以同样的价格买下了全球第三大微处理器制造商Cyrix, 试图与Intel和AMD争夺PC机半导体市场。
    被人买来卖去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仙童半导体现任CEO和总裁克尔克·庞德(K.Pond)希望对公司实施战略性的重组。庞德曾就学于阿肯色大学电子工程系,并获得宾夕法尼亚工商管理硕士(MBA) 。自1968年加入仙童半导体公司以来,先后在许多部门担任要职,1994年起就是仙童半导体的主要领导人。好在这次出资收购的是一家风险资本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终于具有中立的身份。庞德兴奋地说,这次转变将有利于开发仙童的内部价值,可以让我们自主发展,成为拥有多种产品供应的半导体企业。
     果不其然,庞德旗下的仙童半导体连续做出了惊人之举,它也开始了企业收购:当年11月, 仙童半导体斥资1.2亿,买下了年收入7000万的Raytheon公司半导体分部;1998年12月,仙童再次斥资4.55亿,跨国购并了南韩三星公司属下一个制造特殊芯片的半导体工厂。这次收购将使仙童制造的半导体产品更适合于电视、录像机和音频设备,大踏步地向消费电子制造业挺进。
     作为支撑硅谷崛起的“神话”,仙童半导体公司走过了一段辉煌而曲折的历程,成功与失败都因人才而致,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英特尔

    先说一下为什么英特尔叫做“intel”好了,这个名字是英特尔老板之一的摩尔起的,他认为一个好的名字永远不要超过5个字符,否则不但不响亮,更让人难以记住。摩尔、诺宜斯、格罗夫这三个伙伴离开原来的仙童公司,一起开创事业——筹建一家他们自已的公司。三人一致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半导体市场是计算机存储器芯片市场。吸引他们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一市场几乎完全依赖于高新技术,你可以尽可能地在一个芯片上放最多的电路,谁的集成度高,谁就能成为这一行业的领袖。基于以上考虑,摩尔为新公司命名为:Intel,这个字是由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两个英文单词组合成的,象征新公司将在集成电路市场上飞黄腾达,结果就真的如此,看来在摩尔有生之年,请他起个名字一定发达。

    当时这三个好伙伴根本没有什么企业计划书之类的东西,就凭着嘴皮子说服了风险资本家阿瑟.罗克给他们投资了200万美元;三位创业者还找到了他们创业的最佳地点,就是原联合碳化物电子公司的大楼,这可比惠普的车库要强多了。公司创建不久,三位创建人就与公司职员(这时是1968年底,英特尔公司已有12人)约定,他们将不拘泥于任何特定的技术或产品生产线,用诺宜斯的话来说就是对当今所有技术进行快镜拍摄,从中发现哪种技术行得通,哪种技术最卓有成效,就开发哪种技术,公司有的是时间、才能和资金,所以他们不能草率行事。诺宜斯说:没能任何合同规定我们必须保证某一生产线的生产。我们也不受任何旧技术的约束。

      英特尔公司发现:当电子在集成电路块的细微部位上出现或消失时,可以将若干比特(bites,资料的最小计量单位)信息非常廉价地储存在微型集成电路硅片上,他们首先将这种发现应用在商业上。1969年的春天,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以后,英特尔公司生产了第一批产品,即双极处理64比特存储芯片。不久,公司又推出256比特的MOS存储器芯片。一个小小的Intel公司,以它的两种新产品的问世而打入了整个计算机存储器市场——这是一个辉煌的开端,而其他的一些公司直到1980年才能生产MOS芯片和双极芯片。

      英特尔公司初期致力于市场存储器市场,转向微处理器的产生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原因的。英特尔公司门其他公司从事与其机器配套的具体应用设计,同时也愿意向他们销售他们想要的一切。当时英特尔公司虽然将研究发展重点放在半导体存储器上,但仍然很欢迎像Busicom(一家现已不存在的日本制造厂商)这样的客户,日本人要求英特尔为其桌面型计算机专门设计一些芯片。在共同研究过程中,霍夫问自已:对于集成电路,能否在外部软件的操纵下以简单的指令进行复杂的工作呢?这什么样不可以将这个计算机上的所有逻辑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并在上面编制简单通用的程序呢?——这就是第一台微处理器的原理。但日本公司对此毫无兴趣。在同事的帮助及公司支持下,霍夫继续完善这种后来被称为4004的运算芯片。在与另一家公司的合作中,英特尔公司将整个中心处理器的信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结果导致了第一台真正的微处理器8008的原型机的问世。由于英特尔公司在微处理技术上的不断更新,207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得到了迅速发展,英特尔公司则成为微处理器及市场的主导者。

      1971年,Intel公司成功地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起,推出用于计算器的微处理器Intel 4004。实际上它只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4位字长,工作频率为1MHz,虽然这和当今3GHzPentium 4处理器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但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I4004具有每秒60000次的运算速度,可从半导体存储器中检索指令,可实现大量不同的功能。它拉开了微处理器发展的序幕。注解:字长指运算器支持参与运算的机器(2进制数)的位数,字长较长的CPU的运算能力较强。4004的字长仅为4位;随后微处理器字长增加为8位、16位,80386以后的x86系列CPU均采用了32位字长;而安腾处理器是64位字长的;字长大小是CPU断代的重要特征。

     1972年,IntelI4004后又研制出I8008处理器,集成了3500只晶体管;电子爱好者们把它应用于不太灵活的、被称为“TV打字机的终端设备上。这个芯片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也没有派上太大的用场,就消声匿迹了。

      1974年,英特尔研制出8080处理器,集成6000只晶体管,每秒运算29万次。8080主要应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是年,EdRoberts8080作为核心制造了第一台Altair8800个人计算机,从此在电子产业引发轰动效应,社会上的媒体也纷纷报道此事。Altair8800256KB存储器,没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数据存储设备,也没有软件,输入数据是通过触发器的开关来记录代码,输出是用闪烁的红灯给出二进制代码的答案,虽然很原始,但它在当时还是非常受欢迎的;不过严格来说这样的计算机根本没用,只是个玩具。

      1977年,Tandy公司和Commodore商用机器公司将显示器装入个人计算机,并开始用磁带来储存数据和程序。处于萌牙状态的PC机配套软件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MicrosoftBasic(1974)、文字处理程序(1975)、电子数据表(1979)、数据库软件(1980)、桌面印刷软件(1983)、上色绘画软件(1984),所有这些软件都需要更为强大的微处理器。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首枚16位微处理器8086,同时生产出与之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同的指令集,以后Intel生产的CPU,均对其兼容。Intel 8086集成2.9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内部数据总线(CPU内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外部数据总线(CPU外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寻址1MB内存。现在的CPU一般都内建数学协处理器,因此买不到(也不需要)对应的Pentium协处理器;但是七八十年代的技术限制,一般只能将数学协处理器做成另外一个芯片,供用户选择;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制造的成本,提高了良品率,更降低速度不敏感的用户的支出:他们可以暂时不买数学协处理器,直到需要的时候买一个回来插到IC插座里即可。

       数字协处理器负责协同CPU进行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运算(俗称浮点运算)的附加处理器,CPU的浮点运算能力主要取决于协处理器,而浮点运算对于电脑在处理3D数据时至关重要。在i8086/8i80286i80386时代,CPU和数字协处理器是分别安装在电脑主板上的。 在8086的架构上,已经可以发展出较复杂的软件;因此商用PC电脑成为可能;IBM公司就积极接触Intel公司,希望利用x86CPU架构来制造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到了1979年,Intel16位微处理器8086封装形式做了修改,采用双列直插DIP封装——可以插在DIP插座中不必焊接;并将外部总线修改为当时流行的8位(比起8086来是退化),兼容和控制当时的大量的现有外设,使得应用范围更广泛。

      终于19818月,IBM公司定案采用8088处理器,配合其他设备推出了IBM-PC(Personal Computer)微型计算机,IBM-PC机采用开放式模块型的设计结构,拥有极大的功能弹性和兼容性,IBM公司还完全公开了其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系统指令代码),使得其他厂商纷纷研制,生产出与之配套的外围设备和主机器件。从此,采用不同微处理器,配以不同外设,功能不断增强的微型计算机形成了286386486Pentium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PC机系列,带领我们进入崭新的PC机时代。

       IBM PC研发时,微软公司正经营得穷困潦倒,比尔.盖茨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就飞去找IBM公司,要求合作。不过开始的时候,IBM对比尔.盖茨并不感兴趣,他们本来希望预装的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s)是一个叫做CP/MOS,但是和对方的价码一直谈不下来;这时盖茨就整体缠着IBM人,并祭出免费的绝招——微软提供IBM PC的操作系统,而且基本上不要钱。这个诱惑实在是很大,最终IBM的人一狠心就答应了这个小公司;还好当时不时兴背景调查之类的商业技巧,否则盖茨就要露馅;因为微软公司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盖茨在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悄悄找人花几万美金买了一套回来按照IBM PC的架构修改。在IBM PC推出时,随机的操作系统就是IBM PC DOS 1.0;而微软公司随后也发行了自己版本的的MS DOS;并且依靠卖给兼容机厂商发了大财。

     Intel发布了一个不太重要的CPU——80186,这颗CPU没有被PC厂商所采纳,据说主要是软件兼容的问题而被废弃;这里只有一张遗照留念。

     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美国的COMPAQ公司首次推出IBM PC兼容机。很短是时间,全世界出现了数百家生产IBM PC兼容机的公司,作为第一代PC机核心的CPU──I8088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1982年,Intel8086的基础上,推出了80286芯片。286芯片具备16位字长,集成了14.3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与8086相比,80286寻址能力达到了16MB,可以使用外存储设备模拟大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扩展了80286的工作范围,还能通过多任务硬件机构使处理器在各种任务间来回快速切换,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其速度比8086提高了5倍甚至更多。IBM公司将80286用在技术更为先进AT机中,与IBM PC机相比,AT机的外部总线为16(PC XT机为8),内存一般可扩展到16MB,可支持更大的硬盘,支持VGA显示系统,比PC XT机在性能上有了重大的进步。

       但是这时候,IBM公司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内部很多人反对快速转换到286计算机的销售,因为286 PC会对IBM的小型机与之前的PC XT销售有影响,他们希望缓慢过渡。但是intel公司并不能等,80286处理器已经批量生产了,不可能堆在仓库里等IBM慢慢消化;这时候生产兼容IBM PC的康柏公司就钻了一个空子——快速推出286PC机,一举打败IBM成为市场的霸主。微处理器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谁制造出性能卓越的高速CPU,谁便能领导计算机的新潮流。

    在16位微机普及的时代,尽管Intel8088/8086/80286这些芯片非常成功,但同时期Zilog公司的Z8000Motorola公司的68000CPU均有不错的性能,IBMAMD公司也在研制兼容X86CPUIntel公司时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正因为80286的能力扩展,使得Windows这样的GUI操作系统开始走向实用化。

 

 

提到英特尔-----------特德·霍夫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公司发布世界上首枚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该芯片上集成了两千个晶体管,处理能力相当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这颗微处理器的总设计师就是特德·霍夫(Ted Hoff),他因发明了微处理器,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霍夫1937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曼彻斯特。1968年,几个月的英特尔公司向社会广揽人才,霍夫被聘为它的第12名雇员。霍夫由于在大学里突出的工作业绩,备受英特尔总裁诺伊斯的青睐。1969年,霍夫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以一种微型的通用计算机芯片取代ETI设想中的计算器芯片?这是一个以前从来做过的事情。霍夫在英特尔公司逢人就谈自己的思路和初步设想。但公司内大部分人对此并不感兴趣,当时人们心目中计算机肯定应该是一个大型设备。

  他以PDP-8为基础勾画出了他心目中的通用芯片的雏形:加大芯片的集成度,使功能亦随之增强;芯片的输入信号构成对集成电路的一系列指令,输出信号则送出数据或用以控制其它的芯片。在设计中霍夫充分实践了图林和冯·诺伊曼的存储程序的思想,该芯片若安装上输入、输出设备及存储器,就能控制从存储器中读出指令并执行之,也就是说它具有可编程性,而可编程性决定了其具有通用性。若将完成某单一功能(如计算器)的程序永久地储存到存储器中,让微处理机只运行该程序,则该微处理机就成为用户所希望的单功能机。

  1971年,霍夫与他的同事完成了第一个可供使用的微处理器,编号为4004,第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客户订购的产品编号,后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英特尔公司制作的第四个订制芯片。这种数字代号却延用至今。霍夫终于如愿以偿,他在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上,集成了2000多个晶体管,发明了世界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4004,在电子计算机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4004芯片基本具备了微处理器的特点,用它来做计算器,改变了传统计算器的形象。采用4004芯片后,再配用一块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再加上键盘和数码管,就构成了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英特尔公司在推出了4004之后,经过应用实践,不断推陈出新,1973年正式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8008及其改进型号8080。这种芯片大约集成了4800个晶体管,运算速度比4004快20倍。它就是后来被用于世界第一台微电脑“牛郎星”上的芯片。Intel 4004的出现宣告了集成电子产品的一个新纪元。之后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是霍夫始料未及的。微处理器之父霍夫的开创性工作是永远不应该被人忘记的。

AMD & 桑德斯

    谈到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绕不开仙童公司。

  上个世纪60年代,仙童公司成功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并凭借这一研究成果平步青云。1967年,仙童的营业额已经达到1.96亿美元,在当时的IT业界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但是,就在此时,仙童暴露出组织管理上的先天不足。1967年初,仙童两大干将查理·史波克和皮埃尔·罗蒙德决定脱离公司,并带走了部分员工,创立“国民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然而,仙童公司并没有产生警觉,反而在一年以后解雇了营销经理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而此人正是AMD的创始人。

    桑德斯是一个给半导体业界留下深刻印象的经理人。年轻时曾在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当一名空调系统设计师。他做梦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别墅,开着豪华的汽车,拿到丰厚的薪金。擅长言辞和演说的桑德斯很快发现干营销比工程师赚钱更快,于是他大胆地跑去摩托罗拉应聘销售经理,结果被顺利录取。事实证明,桑德斯是硅谷六七十年代一流的推销高手,他马上被挖进了仙童公司。仙童人才外流的时候,担任副总经理的桑德斯非但没打算离开,反而安抚部下,因此他所掌管的部门很稳定,但是他对仙童的忠诚没有得到好报。不久,桑德斯被作为“异类分子”落了个被解雇的下场。

  尽管后来公司承认解雇他是一个错误,但已经于事无补了。一天,与桑德斯有相似境遇的约翰·凯里找上门来商量成立新的公司,两人花了几天时间草拟了创建新公司的计划。与大红大紫的英特尔不同,桑德斯建立AMD几乎是一穷二白,公司创立初期的融资就非常不顺利——1969年6月20日下午5点钟前,AMD必须凑齐150万美元。

 以泼辣闻名的桑德斯第一次体会到了挫折感。在最后期限截止前的20分钟内,创业团队你瞪我我瞪你,气氛令人窒息。正在大家灰心丧气之际,4点55分,一个邮递员拿着信封进来,里面是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总募资金额比最低限额还多5000美元,AMD公司正式开张。  

   1968年7月,诺宜斯、摩尔和葛洛夫也离开了仙童。8月,三人谋划了一个新公司。摩尔从英语“集成电路”(Integrated Electronic)想出了“Intel”一词,定为新公司名,英特尔也就诞生了。   

  仙童内部分裂出三家公司,精英们各有归属,仙童元气大伤,从此就慢慢走上了下坡路。但是半导体业界的两大公司——英特尔与AMD的针锋相对却将半导体业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卧薪尝胆做代工    三家仙童的后代可谓风格迥异:国民半导体的高层精明而实际;人才济济的英特尔讲究团队智慧,新颖的研发成果不断;而AMD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也不同于车库中走出来的惠普。从“客厅文化”发展出的AMD的创业充满了磨难、奋斗以及与生俱来的坚韧。     

 AMD公司总部最初居然设在凯里家中的客厅。后来AMD迁往美国加州的圣克拉拉(Santa Clara),租用一家地毯店铺后面的房间作为办事处。到了1967年9月,AMD筹得足够的资金,公司再次迁址,搬到了加州Sunnyvale,办公场所才固定了下来。  

 AMD创办初期,主要为其他公司设计、制造产品。AMD标榜自己的产品拥有“更优胜的参数表现”,以此打响自己的旗号。为了加强产品在销售上的优势,该公司做出业内前所未有的品质保证,所有产品均按照严格的军方标准进行生产及测试,有关保证适用于所有客户,并且不会加收任何费用。  

  而这一时期的英特尔已经率先踏入了微处理器的大门。1969年,一家名为Busincom的日本计算机公司找上英特尔,希望后者为他们已经程序化的计算机开发特制芯片,结果这笔小生意却意外地促发了摩尔的灵感。他在英特尔内部提出了微处理器标准化的思想,奠定了半导体制造业的产业基础。  

  80年代中期,与日本NEC竞争半导体十分吃力的英特尔毅然割舍其他业务,将精力全部转移到CPU的开发生产中来。由于与英特尔高层的亲密关系,AMD接触到了尚未完全成型的微处理器产业,开始为英特尔代工生产做微处理器。英特尔赖以成名的8008芯片就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于AMD的制造工厂。  

  从1981年个人电脑兴起至今,电脑的微处理器也经过数个阶段的演化。从第一代的8008、8080、8086、8088、AT/XT,到第二代的80286、三代的80386和四代80486,直到第五代的奔腾,AMD一直心甘情愿地蛰伏于英特尔身后,因为它已经看到了机遇。1984年,主要依靠许可生产处理器业务的AMD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1亿美元。  

 公司的投资人乐开了花。当AMD的股票在纽约上市时,公司员工已达2万人,年收入已逾4亿美元。创业十多年后,他们得到了2000%的回报。  

  AMD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和营销。公司开始摩拳擦掌,AMD的一则挑衅性的广告闻名遐尔,广告中将AMD当作硅谷的中心,英特尔和国民半导体只能靠边站。     

  英特尔始终依靠芯片设计和品牌优势盘踞在产业链的高层,它好比一个产业白领;而处在产业中下游的AMD则是干惯脏活的产业蓝领。在从代工者向品牌制造领域进军的过程中,AMD在低端代工产业的一些技巧和策略令人深思。  

  首先,AMD通过为英特尔代工扩大自己在IT行业的影响,暗地里它拉拢了很多与英特尔处在不同领域但是都互有忌惮的大型厂商,如IBM、显卡芯片的nVidia、CDMA的霸主、通讯芯片业的摩托罗拉。通过向不同产业芯片代工的延伸,AMD利用业务多元化掩盖了其日益庞大PC芯片业务的野心,巨头之间的相互钳制与倾轧也让AMD赚到了银子。  

  其次,AMD本身也面临产业不足和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近年来AMD将产能分散,逐步转型为代工产业的大型分包商。在亚太,AMD与台积电、联电等台湾系IT代工企业的合作就成功重塑了自己在CPU代工链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再加上一定的产品设计能力,AMD的产业地位从后台到半后台,再到前台,它在一步步向英特尔逼近。     

 贴身狙击英特尔觉察到了AMD的野心,配合奔腾芯片推出了“Intel Inside”策略,从此将代工厂商挡在了英特尔品牌大门之外。这不仅意味着英特尔企图垄断市场,更表示AMD不能再靠仿制谋生。  

  背水一战的AMD除了反击别无选择。盯紧英特尔是AMD创始以来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的精神支柱。在两强对立的市场竞争中,公众往往认为挑战者具有与被挑战者同样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市场营销中的“追跑者原理”被AMD运用得十分纯熟,同时它也给公司带来了无止的负累——AMD必须永远追逐英特尔,要么是成功赶超英特尔,要么是永远生活在英特尔的阴影下。  

  公司的CEO桑德斯像个战士一样战斗。1989年,桑德斯领导将整个公司的业务重心转移到芯片研发市场。1991年,AMD推出了它的386处理器AM386, 打破了英特尔公司在PC微处理器上的垄断地位。

  另外,AMD手中还一直握有与英特尔在80年代中期达成的技术交换协议。并以此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干扰战术。1992年,法庭裁定英特尔在合同执行上确有不当,英特尔和AMD在1995年达成了庭外和解。

  桑德斯与英特尔战斗了整整8年,最后居然奇迹般赢得了这场价值5亿美元的官司。而且协议规定,在2010年前,英特尔都不能对它动用法律武器。     

 1995年,AMD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Nextgen,并在1997年4月推出了 K6处理器。IDC的半导体分析师凯利·亨利对K6给予高度评价,说它是AMD公司有史以来“发布得最好、最及时、最具战略性的产品”。

  擅长推销自己的AMD弄清了市场脉络,避开了对手在品牌PC领域的锋芒,利用微处理器的兼容标准为自己开辟一块灵活的战略要地。打不烂赶不走的AMD像锲子一样钉入英特尔的市场蓝图。  

  针对市场和应用细分,AMD先后推出了K5、K6、K6-2,随后生产了更新内核的速龙(Athlon)和供应低端市场的毒龙(Duron)处理器,以产品廉价和高性价比为最大特征,受到了市场的支持。而此时英特尔公司却出现了失误,大力推行的RDRAM不被市场接受,加上I820主板芯片有严重缺陷,使得不少市场份额被AMD抢走。   

  1997年,AMD的处理器向英特尔的奔腾家族发起了更坚决的挑战。1999年,更为先进的K7出台。AMD品牌与英特尔贴身紧逼,逐步蚕食了后者的市场份额。根据Dataquest的统计,1999年,AMD处理器全球市场份额为10%不到,2000年,市场份额猛增到了17%~18%,2001年底增长到了22%。而在技术方面,AMD的Athlon和Duron系列处理器在性能上与英特尔差距甚微。   

     2000年3月6日,AMD推出了1GHz Athlon处理器,在业界第一个跨过了处理器千兆主频的大关,公司的研发和制造实力令业界刮目相看。一方面是在微处理器的速度,另一方面是在产品价格营销和品牌积淀上,AMD与英特尔在两条战线大打出手。  

  围绕谁的处理器主频更高的问题,AMD与英特尔频频交手,“百事可乐对阵可口可乐”的商业故事在IT业界重演,挑战者AMD的声望顿时雀起。  

  当然,在作为追跑者干扰战术得逞时,AMD也会遭受重大失败。1994年,AMD企图对英特尔奔腾处理器发动的挑战,在当年的“微处理器技术论坛”年会上过早地展示K5处理器,公司高层夸耀说K5比英特尔的奔腾处理器性能高30%。但是这只是使用仿真芯片比较得出的结果,实际的芯片一片都没有生产出来。K5处理器的计划未能如期上市,AMD的品牌形象受到很大损害,后来是依靠K6芯片在亚太市场,尤其是DIY市场的大放异彩才找回了一些脸面。  

  此外,在历次价格战交手中,AMD所受到的冲击也远高于英特尔。每年春季大幅调降产品价格几乎成了两大芯片商的例行仪式。业内估计,英特尔平均降价产品为8款左右,降价幅度18%,而AMD为12~15款产品,降价超过30%。因为毛利较高的高端芯片市场是英特尔的天下,所以英特尔在价格战上占有较多优势。AMD相对则比较被动,不惜大砍价格的举动显示该公司并不愿放弃市场占有率,即使牺牲获利也在所不惜。所以,从2000年PC业呈现不景气之后,AMD的财务状况明显恶化,至今都无力摆脱困境。     

 后PC时代从2001年以来,全球PC产业增长放缓。在这样的市场大势下,虽然AMD在处理器技术、生产工艺和性能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业绩却不尽如人意。根据其200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AMD亏损916万美元,追逐英特尔的雄风渐失;英特尔虽然艰难地实现了盈利,但相比2001年也下跌了3%。   

   又一波产业大调整迫在眉睫。半导体厂商正在利用新工艺,把产品向小型化、微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摩尔定律的门槛即将被超越。英特尔提出的“扩展摩尔定律”,它想将无线、传感、光电子等技术集成到微型半导体芯片上,使得处理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借助扩展摩尔定律的技术标准,CPU厂商的“造芯”优势将从模拟领域全面转向数字领域,将从微电子领域转向传感领域、光电子领域。  

  芯片业改写部分的技术标准,从而将新的游戏规则继续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技术的门槛不可能阻拦它们太久,企业只需要5年就能将无线通讯集成到芯片上,一个3G手机被一块指甲大小的芯片所取代不再是神话,只需要5~8年芯片就能包含传感功能和光电子通讯。  

  AMD虽然没有像英特尔那样大张旗鼓,但也在寻找传统微处理器之外的机会。2001年,AMD宣布推出用于高速节点互联的HyperTransport技术,并力图把这一本来用在X86-64体系结构中的技术,推广到I/O、图形处理、网络设备等更广泛的领域。  

 AMD新成立了个人连接解决方案部(PCS),目的就是抢占下一代手持设备多媒体阵地,集PDA、HPC、手机等功能于一身、定位于移动互联网接入终端的下一代手持设备市场。2003年,全球PDA将达到2000万部,移动电话将超过5.6亿台。AMD希望从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  

  2002年4月27日,AMD的创始者桑德斯离任。几乎是历史的轮回,同样来自摩托罗拉的营销专家海格特·瑞兹接任了CEO。成功需要创业者付出巨大的代价。有时候这些无情的代价会折磨人的一生。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声称墓志铭要写上“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桑德斯,顶着一头白发傲然挺立,观者无不唏嘘。成功者的辉煌也无助于抵抗大自然的规律。与他同时代的半导体的精英,同事或者对手要么早已退休,要么已经谢世。而现在桑德斯也将离任。AMD高层与英特尔老一代人“抗战30载”的业界传奇从此画上了句号。   

    “英特尔自己不会改变,是竞争迫使他们改变,为此我感到十分骄傲。”桑德斯说。市场是无情的,AMD没有得到成功者的待遇;市场也是真实的,AMD的名字已经永远与IC产业联系在了一起——它早已是个胜利者。  

  AMD和英特尔的战争依然在继续。过去16年来,AMD总共有8次获利,7次出现赤字。在这段期间内的净盈余(含并购与资产出售)为16.6亿美元,其中获利9.83亿美元还是2000年的成绩。相较之下,英特尔仅两个季度就能赚进14亿美元。  

  历史的书页哗哗地翻动,当这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把走出处理器产业危机的重担交给了英特尔和AMD两家时,旧时代终结了,新时代又开始了。

  • 5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