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轻量地实现Obsidian笔记在移动端的同步和编辑 | Obsidian实践

Obsidian作为一个本地工具,如果想实现笔记在多终端编辑和使用,需要自行部署云同步。为此,本人做过很多尝试和分享:

从:如何实现Obsidian笔记云同步

到:如何在手机端实现Obsidian笔记云同步

最后到:后来我放弃了Obsidian手机端,改用Flomo

我以为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没想到竟然还有再一次改进的机会,可以更加简洁、轻量地实现Obsidian笔记在移动端的同步和编辑。

1953661f253082e01fa0f228242198bb.png

在这个系统中,用到的工具包括:

  • PC端:Obsidian+坚果云客户端

  • 移动端:坚果Markdown(或其他Markdown编辑器)+坚果云客户端

基本上,只需要Obsidian+坚果系软件,就可以全部搞定了。

07565da8158e871c6e08e160d0f4dd34.png

在手机端浏览和编辑Obsidian笔记的逻辑是:

【PC端】

安装【坚果云客户端】,将Obsidian库同步至云端。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如何实现Obsidian笔记云同步?| Obsidian实践

【移动端】

  1. 安装【坚果云客户端】和【坚果Markdown】App;

  2. 打开【坚果云客户端】App,浏览Obsidian库文件;

  3. 点击某个笔记,即可将该笔记同步至移动端打开;

  4. 如需编辑笔记,则根据提示,用【坚果Markdown】App打开,修改后保存即可。修改后的笔记会自动同步至云端,及至PC端。

实现后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9ed14e659dc057d2018eaa66737e7253.png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坚果云编辑Obsidian笔记,只能进行最基本的Markdown文件编辑,Obsidian自有的高级功能,如【反向链接】【标签】等,需要手动输入代码,并且在手机端无法实现功能。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会撇撇嘴说道:

3232e5496a59b20bd94cb98e7cbf210d.png

我个人的理解是:主要还是看个人选择。

在手机端同步整个Obsidian库,实现Obsidian全部功能是可以实现的,在以往的文章里,也介绍过:如何在手机端实现Obsidian笔记云同步 | Obsidian实践

不过,同步整个Obsidian库对手机内存的冲击比较大。以我个人的实践为例,不到2年的时间,我的Obsidian库已经包含了9217个文件,占用了将近3G空间,而且这个规模还在快速增长中。

e9be59070ab8c9598f8f83a4791ba6d2.png

而且,由于手机屏幕有限(平板会好一些),在使用Obsidian高级功能的时候,其实效果也并不一定好。

而今天分享的方法,无需全量同步Obsidian库到手机端,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将指定的笔记同步到手机端浏览编辑,就可以了。

相比普通的移动端App,Obsidian本身是功能比较重的应用,手机端并不是最理想的使用场景。但是,考虑到很多小伙伴对手机端抱持执念,我想,配合坚果系软件实现移动端的同步和编辑,虽然牺牲了一点高级功能,但是它足够简洁、轻量,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觉得呢?

69c6f34a007f43ab6a37e572891ea87a.png

eb4c2ce1b7d3affd87709122a2d31fb2.gif

相关文章:#Obsidian实践

同类推荐:

使用Obsidian进行项目管理的4个方法 | Obsidian实践

为什么关于Obsidian的吐槽那么多,我还是死乞白赖地向你推荐它?| Obsidian实践

实践个人知识管理的3件事 | 知识管理

卡片笔记,一个不断增长的外部思想库 | 读书

Obsidian,知识管理与笔记写作法 | Obsidian实践

应用:Weread与Obsidian的梦幻联动 | Obsidian实践

知识管理系统重构,对卡片盒笔记的理解又进了一步 | Obsidian实践

使用Obsidian工具编辑/管理永久笔记 | 写作实践

 5e553822b8a824d46bea965b8aeebaa8.png

睿齐

技术传播从业者

知识全流程教练

品牌内容策划

自由撰稿人

汪力迪

公众号:techcomm / htstory

微信号:bgrichi

邮箱:hash_0813@163.com

01808e7d1c17635365e6ee91e04894c9.jpeg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推荐一些好的Markdown编辑器。首先,我得回想一下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用户可能想要一个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编辑器,可能用于写作、笔记或者编程相关的工作。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有的需要跨平台支持,有的可能更关注界面美观或者导出功能。 首先,我应该列出一些常见的Markdown编辑器,然后分门别类地介绍它们的特点。比如,免费付费的区分,支持的操作系统,特色功能等。常见的编辑器有Typora、VS Code、Obsidian、Notion、StackEdit、Joplin、Bear、Yu Writer等等。 接下来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平台偏好。比如,如果用户使用macOS,可能更倾向于Bear或者Typora;如果是Windows用户,可能选择MarkdownPad或Yu Writer。跨平台的工具比如VS Code、Obsidian、Joplin可能适合多设备用户。 然后要分析每个编辑器的优缺点。比如Typora以实时渲染著称,界面简洁,但现在已经转为付费;VS Code作为代码编辑器,通过插件支持Markdown,适合开发者;Obsidian支持双向链接,适合知识管理;Notion则更偏向于多功能的协作平台。 还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是否需要同步?如果需要,JoplinNotion可能更合适;如果注重隐私,Obsidian的本地存储可能更好。对于需要导出功能的用户,TyporaStackEdit支持多种格式导出。 另外,移动端支持也是一个因素。Bear在iOS上体验不错,而Joplin有移动应用。对于喜欢极简的用户,可能推荐StackEdit这样的在线工具,无需安装。 可能还要提到一些在线编辑器,比如StackEditDillinger,方便临时使用或不想安装软件的用户。同时,考虑开源选项,比如JoplinZettlr,适合注重隐私自定义的用户。 最后,总结一下推荐标准,帮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比如,追求简洁选Typora,开发者选VS Code,知识管理选Obsidian,协作选Notion等等。确保覆盖不同用户的需求,给出全面的建议。</think>以下是几款值得推荐的 Markdown 编辑器,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分类整理: --- ### **一、免费且全能的工具** 1. **Typora** - **特点**: 实时渲染界面,简洁无干扰,支持导出 PDF/HTML 等格式。 - **适合人群**: 追求极简写作体验的用户。 - **注意**: 正式版需付费,但一次性买断价格合理。 2. **VS Code + Markdown 插件** - **特点**: 免费开源,通过插件(如 *Markdown All in One*)增强功能,支持代码高亮、版本控制。 - **适合人群**: 开发者或需结合编程使用的用户。 3. **Obsidian** - **特点**: 双链笔记功能,本地存储,插件生态丰富,支持知识图谱。 - **适合人群**: 知识管理、构建个人知识库的重度用户。 4. **Joplin** - **特点**: 开源免费,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如通过 Dropbox),全平台覆盖。 - **适合人群**: 注重隐私多设备同步的用户。 --- ### **二、在线即用工具** 1. **StackEdit** - **特点**: 无需安装,实时预览,直接保存到 Google Drive 或 GitHub。 - **适合场景**: 临时编辑轻量级协作。 2. **Dillinger** - **特点**: 界面清爽,支持导出 HTML/PDF,可连接端存储。 - **适合场景**: 快速在线编写。 --- ### **三、颜值与体验兼具** 1. **Bear(熊掌记)** - **特点**: 苹果生态专属,设计优雅,支持标签管理跨设备同步(需订阅)。 - **适合人群**: macOS/iOS 用户,偏爱高颜值工具。 2. **Yu Writer** - **特点**: 仿 Typora 风格,支持 Windows/macOS/Linux,内置图床功能。 - **适合人群**: 需要多平台且喜欢本地存储的用户。 --- ### **四、团队协作与多功能** 1. **Notion** - **特点**: 支持 Markdown 语法,兼具数据库、看板等多功能,适合团队协作。 - **适合场景**: 项目管理或知识库搭建。 2. **语雀** - **特点**: 中文友好,支持结构化文档管理,团队协作流畅。 - **适合人群**: 国内团队或个人创作者。 --- ### **五、按需求快速选择** - **极简主义**: Typora、StackEdit - **开发者友好**: VS Code、Obsidian - **移动端优先**: Bear(iOS)、Joplin(全平台) - **知识管理**: Obsidian、Logseq - **免费开源**: Joplin、Zettlr 可根据个人使用场景(写作、笔记、代码、协作等)平台偏好选择,多数工具支持免费试用,建议先体验再决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