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这十二个“一”的其中四个与小说《雪中悍刀行》的四位人物作比较,从性格、行为、做派等方面来将四组人和字衔接在一起。
第一组人物便是北凉世子徐凤年,选取的“一”和图像分别为:
徐凤年是北凉世子,在世人眼中就是个纨绔子弟,性格桀骜不驯,在身为手握三十万北凉铁骑让当世皇帝都忌惮的父亲北凉王徐骁面前肆无忌惮,后来与剑九黄游历江湖三千里,终于磨平了心性,潜心练刀,在王重楼、李淳罡、高树露等高人的帮助下逐步达到陆地天人境,就像选取的“一”字一样,一端平滑,韧劲十足,刚劲而内敛,另一端却锋芒毕露纵横有力,像极了北凉世子对待北凉百姓和手下士卒恩威并施,恩为主,威为辅,另一面对待老奸巨猾的离阳和北莽却看似颜笑面合,却以私下做好十足的准备以全力一击将其打败。
“世间最远途,是那愈行愈远乡路。”
第二组字和人物是陆地剑仙李淳罡:
李淳罡年轻时气盛凌人,精通剑法,却又知剑气重于剑法,年纪轻轻就已经跻身陆地剑仙,其一剑开天门的招式简直惊为天人,那是何等的气魄与逍遥,就是这样年轻气盛的李淳罡却一剑误杀了自己心爱的绿袍女子,结下了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原谅自己的心结,在武帝城挑战陆地天人境的王仙芝也以失败告终。后来年老的他虽然还是无尽的洒脱,身着羊皮袄喝酒吃肉藐视天下人,却磨尽心中的棱角,作为徐凤年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导师尽心尽力,与徐凤年亦师亦友,授予两袖青蛇。虽然已经没有当年的木牛马却还是凭借多年沉积修炼的心境在东海上与王仙芝大战三百回合,广陵江上一剑破甲两千六,剑气千里又百里,重回陆地剑仙。就像这一组的一字,虽然看起来中规中矩,其实是故意的自我修炼将霸气内敛,刚韧劲十足,让人觉得力透纸背说不尽的自在和逍遥,但也并不是完全的放纵,他也有自己为人行事的方法,就像李淳罡虽然放荡不羁但是他最大的愿望却是:世间心诚剑士人人会两袖青蛇,天下惊艳剑士人人可剑开天门。
“仗剑当空一剑去,一更别我二更回!剑来!”
第三组字和人物是洪洗象:
洪洗象五岁被武当山掌教王重楼带上山收为关门弟子闭关修炼,练不成天下第一不准下山,喜欢倒骑青牛,与武当山读书二十载,一朝悟道。他在武当山二十年,看遍了武当山大大小小的风景却还是不觉厌烦,他的性格温厚朴实,身着青衫,修的是虚无缥缈的天道,就是这样一个天道武道一肩挑的武当山最年轻的掌教,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时(徐凤年的姐姐)却红了脸说不出话。悟道后的他,驾鹤南下带着自己心爱的姑娘游历山川,最后选择自行兵解换得天开一线让红衣女子飞升。就如同这一组的“一”字,内敛自收,朴实无华,给人无限的安全感,但却蕴含无上的力量,庄严厚重的内心外面是普及众生的宽宏胸怀。
“贫道立誓,愿为天地正道再修三百年!只求天地开一线,让徐脂虎飞升!”
千年修行,只求再见。
第四组组的人物选的是姜泥:
姜泥原名姜姒,是西楚的太平公主,西楚被徐骁所灭后,姜泥被带入北凉府,作为世子徐凤年的女婢。她是天生的剑胚,拥有浓厚的剑韵(但一开始她本人不知道),一幅《月下大庚角誓杀贴》被赞为“字中有剑意”,随陆地剑仙李淳罡练字,后被曹官子带走,西楚复国后因为战事不断恐又要灭国,徐凤年带领三十万北凉铁骑将她带回武当山。(姜泥前世为大秦皇王妃,徐凤年前世有三,其一为大秦皇)后来徐凤年与北莽军神拓拔菩萨(也是陆地天人境)鏖战三千里最后两败俱伤被姜泥救回。与北莽作战时,徐凤年等十八位宗师(一品宗师及以上)与拒北城死战北莽三十万大军,她身披缟素登上城头,北凉战鼓响彻天地,十八宗师半数赴死,世子再战拓跋,她满脸泪水却依旧擂鼓不停。那一日她神似北凉王妃,大凉龙雀城头伫,三生三世为君鼓。这组里的字像极了姜泥,国仇家恨难报,两端劲头十足难以收敛,为国为君战鼓雷鸣不止,气势冲破云霄。
“我姜泥誓杀徐凤年,但是徐凤年也只能由我来杀!”
第五组是白衣战仙陈芝豹
陈芝豹是北凉大将“巨灵神”陈釭之子,陈釭为了救北凉王战死,陈芝豹认为徐骁的义子,随义父征战沙场,击败兵圣叶白夔,拿下西楚。师从枪仙王绣,有银枪“梅子酒”,人称“白马银枪梅子酒,纵横天下谁敌手”。
在徐骁老去但徐凤年还未成长的之间里都是陈芝豹一人带着三十万北凉铁骑守在离阳的北疆抗拒北莽。陈芝豹无意与徐骁嫡长子徐凤年争夺北凉王之位,却遭到徐骁的猜忌。拿他当亲儿子的义母吴素被离阳王朝害死,他一心想为其报仇,领兵南下踏平离阳,却与新北凉王徐凤年的想法相反,无可奈何只好孤身离开北凉。
这个“一”字与陈芝豹很像,外表温和,蕴力十足却不外露,受尽了猜忌和,委屈任劳任怨守在王朝边疆,无法为义母报仇,只能把苦难打碎了咽下去。把徐凤年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却不表现在外,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励,但是徐凤年却不了解他的苦衷。
“北凉苦,最苦是白衣。千军万马避白袍!!”
第六组是青衣曹长卿
曹长卿又名曹官子,西楚人士,是一名久负盛名的一品高手,被人称作收官无敌!后在西垒壁一举入儒圣。后为心爱之人由王道转霸道,被当世之人评为四大宗师之一。这位名动天下的曹家最得意,文能官子无敌,武能孤身闯太安!西楚亡国世人皆说是因为红颜祸水,当心爱之人求之不得时,他恪守君臣之礼;当大楚灭亡之时,恨自己跻身儒圣太晚无法救她;当世人皆语红颜祸水时,责备自己转入霸道太迟难发其言。然而这个传奇人物,虽苦,却有着文人的风骨;与己身最不得意,但却是天下最得意!大楚虽亡,但一人仍敢让离阳皇宫时刻记得楚虽三户,但我曹长卿依旧让你感到头有悬剑,一人亦可敌一国!都说文人多薄情,但因为有了曹官子,世人皆知读书种子也有最痴情!在最后的收官之中,若非是放下了心中执念,为了姜泥,为了西楚少流血,又何至于落子太安城,这种烟消云散,让后世唏嘘不易!
就像这一组的“一”字,让人第一眼看到觉得板板正正却又不失风雅之气,落与尘世之中却又与世独立,骄傲与内敛浑然一体。起手是武将风采,世间天象有一石,其独占八斗。落笔是文人风骨,回笔醇厚却不失劲道,刚柔并济。
“世间文有八万字,唯有情字最杀人”
第七组是大金刚境李当心
李当心是两禅寺的白衣僧人,是雪中里少有的大金刚境强者,世间能破李当心金刚境的人屈指可数。当年号称能和齐玄帧一战的呼延大观曾经与李当心对战,伤不得李当心分毫。此战过后,两禅寺多了一百零八个金刚印,被江湖人传说是两禅寺的神功。自此之后江湖人尽知李当心金刚不败,却不知那一百零八个金刚印,正是李当心一怒之下踩的。之所以世人皆知李当心金刚不败,却不知李当心金刚怒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当心很少展露自己的实力。李当心佛家出身,不喜杀生。与人交手,也没有胜负心,大多平局收场。所以导致了世人以为李当心只有金刚不败,却不知道金刚怒目的可怕。
选取了这个“一”字是看到了这个一显现出与李当心共通的品质,厚重、沉稳却又不失风流,古朴里透着一丝看破生活的快意,李当心说过,天下能大破他的大金刚境的只有三样,意识邓太阿的太阿剑,二是女儿的呼噜声,三是他媳妇。我个人觉得在《雪中悍刀行》这部书中,论风流快意能比肩李淳罡的怕是只有李当心了。
“既然有她,天下无禅。”
第八组是九剑的老黄
老黄是西蜀人士,本来只是个铸剑的剑匠,三十年自悟剑道,天下十大名剑有其六,跟随北凉世子徐凤年游荡江湖三年共行六千里路,最后一剑,第九剑徐凤年取名“六千里”,一生无欲无求,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向世子讨一碗黄酒喝,最后与王仙芝在武帝城对战,九剑尽出,王仙芝倾劲而战,最后战死武帝城头。
老黄虽然没有交给徐凤年任何的武艺,却在三年的路途中磨砺了他的心智,从谋种意义上说比教他武艺更重要。
这组的“一”就像老黄一样,第一眼看上去真的是平淡无奇,只是一个缺了一颗门牙的老马夫。看淡生死,面对任何事情都是淡定异常,他与李当心等人都有相同的特点(他们对应的“一”也是),就是霸气内敛,真正的高手是不会把自己是高手挂在嘴边,也不会随意的张狂,反而是能力越大越看轻一些平常人看重的东西。
剑九黄战死时:“小二,给少爷上壶酒啊!”
徐凤年质问王仙芝:“王仙芝,敢问何为九天之云下垂,何为四海之水皆立。”
第九组是听潮阁毒士李义山
李义山是北凉王手下的谋士,徐骁手下本还有一位谋士叫赵长陵但是在攻克西蜀的战役中因病去世,后来李义山成为了徐骁手下唯一的谋士。
他在北凉王府的听潮阁闭关二十年,为了徐家父子二人,他一生殚精竭虑画地为牢,眼光看透了春秋二十年看破了中原十六州。陪着他的,只有酒。一壶绿蚁,他自斟自饮,轻声呢喃。一杯敬江山,一杯敬美人,醉倒在案几上亦不过大梦一场。但他敬的远不止江山美人,敬傲骨,敬气节,敬自己的年少轻狂,敬那段周游列国的往事,敬一场诸般大风流悉数登场的春秋。这个面容枯槁的中年文士,走过了春秋九国的战乱纷争,构筑了北凉铁骑三十万雄甲天下,孑然一身,孤苦却不伶仃。好歹有一个被他赐字的徒弟,在他死后,敬他一壶绿蚁酒;有一个和他相似的赵长陵,既是天上谪仙,却也不忘老友;有一个大将军春秋人屠,更是一辈子把他这个枯老头子视为知己。
这一组的“一”与李义山有相似之处,看似身限规格方正之中实则眼光长远,给人天下尽在眼中的通达辽阔之感,李义山一辈子鞠躬尽瘁,仅以北凉三州就与离阳王朝分庭抗礼却不输半点风头,即便是死后也给徐凤年留下锦囊,帮助徐家父子站稳脚跟。
徐凤年:“春秋之间,你替徐骁,等于是为赵家天子谋天下,一统中原,离阳王朝版图之辽阔,不输八百年前大秦帝国。十子得十子。”
第十组是中原剑客温华
温华是徐凤年在三年游历途中结交的好友,两人是情投意合相见恨晚。温华本是一个抱着剑客梦的江湖流魄之人,本应该和那些眼光短浅有点势力就称王称霸的人一样沉沦在这偌大的江湖中,但是他那不可弯曲的脊梁就不让他那样堕落。黄三甲教他练剑,赐给他媳妇,这两样是温华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代价就是黄三甲要他杀了徐凤年,可他却做出了整本书中为数不多的感人事迹之一的事情,废尽全身筋脉,断去一手一脚,折了那把剑,离开了那个女人,回到家乡当了个酒馆的店小二,时不时与人醉酒聊起小年儿会想起往昔一起游历的岁月,潸然泪下,说不练剑就是不练剑了。
这个“一”也是如此,一段锋芒毕露,谁不是个有梦想的人,谁又不想做个剑甲前三的天下剑客,刚入江湖便能在吴六鼎那剑侍手下两招不败。另一端是婉转圆润,可是谁的内心没有那一点最后仅存的柔和呢,面对诱惑和仅剩的美好,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你大概还记得徐凤年当年于亭中与你重逢,徐凤年的侍女青鸟为你斟酒时称你声“公子”,当时你配不上被人如此尊敬,于是总是记着念着。可你却当真无愧这声“公子”
第十一组:国士无双张巨鹿
在《雪中悍刀行》这部书中,仅有两人做到了真正的开天门,一个是为天下后来剑士开天门的李淳罡,另一个就是为天下寒士开天门的张巨鹿。
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离阳以武一统中原,自然需要以文治天下。张巨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老首辅去世时,张巨鹿答应他以后为了政事滴酒不沾。张巨鹿位极人臣,权柄煊赫,但其终究只是读书人。若其只是舞权弄术的权臣,以其经世济国之才,不可能不知明哲保身之理。正是因为其是读书人,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身死而无悔,虽千万人吾独往矣!若说经世济国,离阳庙堂无人能出其右:削藩,巩固边防,整顿吏治,限制武将,整顿盐铁。哪一个不是为国为民?可就是这些政策几乎将王朝内外得罪个通透。
整书通篇,只有张首辅称得上是个读书人。
最后张巨鹿被皇帝赐死时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讨一碗酒。
这个一字就是张巨鹿的写照,一生为了天下寒士能登上朝堂鞠躬尽瘁,为了国势繁荣昌盛死而后已,明知会得罪人而到最后不得好死,却为了读书人的最后一点风骨肝脑涂地,笔锋刚劲有力,用力有所婉转却又不失根骨,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势。
最后一组:桃花剑神邓太阿
邓太阿,出身自吴家剑冢,是私生子,在剑山曾引起数剑共鸣,后胜当代吴家剑冢剑魁却不屑在剑山挑剑,随手折桃花枝,倒骑毛驴,手拎桃花枝是为桃花剑神。磨砺剑道入北莽找寻拓拔菩萨与其一战,初始落入下风,后归于李淳罡死前借剑得以战平拓拔菩萨,也使得邓太阿的剑道不再是只有剑术的羊肠小道,而是剑术剑意相互砥砺的大道。在第三次凉莽大战开始前,一场江湖宗师的拒敌之战展开,中原大地十八位武林宗师慷慨赴死。其中邓太阿是最为强力的战斗力,以一人之力抗衡天上仙人,在徐凤年与拓拔菩萨大战时,邓太阿已至天门外。天空遥远处,传来笑声,“我已至天门外,你放手厮杀便是。”桃花剑神邓太阿,已步步登天,一人仗剑,来到天门之外!邓太阿悬空而停,横臂且横剑,笑问道:“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天门中共走出九九八十一位仙人,以无敌之姿的仙人姿态登场,最后都变成了四散而落的滴仙人,桃花剑神,剑术通天!之前被十二位仙人,其中天上剑仙四位,一起逼退三千丈,如今只有桃花剑神一人重返此地。邓太阿一手倒持太阿剑,一手举起,作双指轻叩门扉状,笑问道:“客又至,当如何?”那座辉煌天门之内,终于没了动静。
这“一”字虽是一字却游走在断连之间,已经不拘束于字体的格式,仙风道骨的一笔看似在写一字,却是随心所欲,畅游人间。剑神无剑,尽是折一桃花枝便当作剑。剑神离剑,剑术不是要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剑意和剑心,金刚境又如何,指玄境又如何、天象境又如何、陆地天人境又如何,把自己困在实力的囹圄之中如何能够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试问天上仙人,谁敢来此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