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十首古诗

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字子厚,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今整理了十首经典诗作,个人观点,除了第一首江雪外,其余均称不上顶级。

-01-《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前两句中,两个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从视野中全部排除,呈现出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天地间白雪皑皑,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可以想见,一条鱼也钓不到,整个天地之间,除了我,没有一个生命。

这首诗全部写景,一气呵成,将孤独写到了极致。

-02-《渔翁》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公元806年,柳宗元被贬永州,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这首诗情趣盎然,充满了色彩和动感,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被后人称为古今绝唱

-03-《重别梦得》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晚年就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一生不相离弃的挚友。公元815年三月,柳宗元和刘禹锡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两人在衡阳分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

诗中首先概括柳、刘二人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和人世沧桑,再抒写转瞬又离别的悲伤,然后强忍悲痛,掩藏对前途的不祥预感,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

这首诗融过去、现时和将来于一体,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最后两句平淡中透露出两人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

-0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海边的高耸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假如能将此身化作万万千千身,定要散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柳宗元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思乡怀友。一个秋日,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前两句以剑比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突出作者愁苦之深;两句诗人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

这首诗,比喻新颖,想象奇特,诗人把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不平,沉着痛快地倾吐出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05-《夏昼偶作》

夏昼偶作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永州盛夏时节,天气湿热,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凭倚着几案酣然熟睡。

午睡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前两句写盛夏暑气湿热,催得诗人靠着几案睡去的情景。后两句描写四周无声,只能听到山童在竹林制茶敲击茶臼的声音。

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愈发显夏日午后的静谧气氛,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笔含蓄,意蕴丰富,流露出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06-《别舍弟宗一》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如今这残缺的心灵,又遭遇兄弟离别,更加黯然神伤;兄弟俩越江相别,双双落泪,依依不舍。

独自一人离开京城,投身六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岭南,十多年以来,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

岭南山多林茂,瘴气弥漫,天空常年乌云密布,遥想舍弟所去之地湖北江陵此时应该是春尽夏来,水天一色。

相隔太远,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我会经常在梦中见到郢地的烟树,但愿梦中见到弟弟。

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

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随同前往。宗直因病去世,后来柳宗一要到江陵去。回想十余年来经历,柳宗元甚感凄然,于是写了这首诗为柳宗一送别。

首联写越江边,与兄弟依依不舍,双双落泪;颔联叙写自己被贬后的遭遇,表现出内心的不平和愤慨;颈联写景,用比兴手法,渲染和对比兄弟两个的境遇;尾联表明距离太远,今后只能寄相思于梦中。

这首诗感情浓烈,雄浑阔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之地的愤懑愁苦之情,深得后世诗评家称赏。

-07-《溪居》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的杂草, 傍晚划船拍击溪石作响。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一个人,独自在碧蓝的天空下高唱自娱。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任司马。这首诗描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牢骚不平。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

这首诗描写他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后,在溪边筑室而居,并改溪名为愚溪。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首诗表面描写在此自得其乐的生活,实际上隐晦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08-《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想起同遭贬逐的朋友,怎奈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这是一首登高怀人的七律。公元815年,柳宗元到达柳州后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百感交集,写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

首联写登高远望,海天辽阔,愁思随之而来。颔联写近观,蕴含着诗人难以抑制的愤慨。颈联仰望和俯视之景。曲折的江流好似诗人郁结的愁思。尾联与寄友之意相呼应。

这首诗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09-《零陵早春》

零陵早春

·柳宗元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

托付给你还乡梦,恳请带我回家园。

这是柳宗元写于永州的一首思乡诗。长安是诗人的故乡,那里有他的家人,有他的理想,然而一场厄运将他贬到蛮荒之地。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情,写出作者殷切的期盼,写出了作者的怨愤。

这首五绝,构思新颖,情景交融,语言通俗明白,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表达了作者爱怨交织的复杂感情。

-10-《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破额山前,美玉一般碧绿的江水向东而流;

诗人啊,你竟像在遥远的地方站立船头。

你的赠诗有如春风拂面,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情思念;

我多想采束苹花相送于你,却因官事缠身不得自由。

这首诗语言简练,写景如画,通过怀念友人而又不能相见,感觉深深的遗憾,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自由但又得不到自由的内心矛盾。

全诗言简意深,蕴涵丰富,向来被推为唐人七绝精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