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在留学申请中的重要性

提起「软实力」,我们会联想到“综合素质、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词汇,各大名校官网也会不厌其烦地强调:比起成绩,他们更看重学生的个性与价值观。

哥伦比亚大学官网对“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做出的解释

另一方面,凭借着丰富的课外活动被名校录取的例子也广为流传。于是,提升「软实力」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变成了和标化成绩一样重要的指标。就像这位学生,虽然已经报名了三个不同类别的竞赛,却还在为自己不知道要做什么公益活动、创建什么社团而整日发愁。

但当我问她为什么要参加那些竞赛、为什么想要去做公益、建社团的时候,她的回答却是:“因为别人都在做”。

从以往我们接触过的成绩同样优秀的孩子来看,如果不是因为别人都在做,也少有孩子一开始就愿意自发地参加社科、商科、理科三种不同的竞赛。而且在参加的同时,还要操心自己可以做什么公益。

别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她是一个学习踏实、不愿走捷径的学生。也就是说,她的大部分精力已经都花在了学习上,但也依旧会发出“出国怎么比高考还累”的感叹。

其实这是在美国本科申请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孩子们一边想要通过参加独特的活动来体现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一边却又担心自己会“掉队”而想要和身边同学做一样的事情。

家长和孩子最担心的是这些同质化的「软实力」最终只会被一笔带过,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反而成了极其消耗精力的事情。提升「软实力」到底对录取的帮助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首先要明确为什么美国大学会如此看重申请者的「软实力」。虽然大学的学业也很繁重,但高等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相比于考试成绩,学生所具备的「软实力」才是真正决定他们能否成为一个行业翘楚的关键。

聪明且工作能力强的人有很多,但最后真正能够对社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的,一定是那些有“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所以大学会从招生阶段开始,就在学习能力以外的方面上对学生们进行「软实力」的筛选。

当然,这听起来好像对高中生的要求有些太高,但其实大学不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同等的“社会责任感”,而是会通过学校成绩、课外活动、老师推荐信、留学文书等所有申请材料,来综合判断一个学生在学习之外,是否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并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付出了实际的努力。

具备这些能力的话,哪怕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了发展方向上的转变,也一定能在新的方向上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实现自己的最大潜力。

反之,一个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外,只是跟着身边人盲目地做了一些活动的学生,到了大学这个更加自由和丰富的环境中,反倒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

比如MIT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像MIT建校的初心一样:“去积极地改变世界”。他们的招生官网中也明确表明:“给邻居家小孩辅导数学,和游说议员去改进当地政策这两者之间,没有轻重之分,都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具体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世界,其实是由学生自身的能力、背景、环境以及价值观所决定的。

MIT招生官网介绍

「软实力」的作用,是为了和选课、文书等其他申请材料配合到一起,把学生的经历和潜力以更加立体的形式呈现给招生官们。因此,真正能对录取有帮助的课外活动一定是私人定制的。是能够和学生的成长背景、学习经历有关联,还能匹配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活动。

具体来说,一个醉心于各科知识和思辨、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学生,就不必一定花大量的时间参与志愿活动或是创办趣味类的社团(创建了也不一定很投入),而是可以通过做学术研究或参加科研类的暑期项目来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同样,一个关注世界、关心他人,喜欢组织团队合作并且能够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获得成就感的学生,也没必要埋头于书本去准备一门很难的学科类竞赛(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不理想)。

这或许也是留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做自我探索的思考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逐身边人所追求的事情。在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后,相信孩子也一定更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而奋斗,最后的结果往往也更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