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基础


颜色是人眼对不同不同波长的光所做出的视觉响应。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取决于光的物理特性、视网膜和视觉神经中枢的生理功能。


光与颜色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单一波长(单位:nm)的光称为单色光。实际上我们在讲单色光时,指的是光谱中具有狭窄频率的光。认类可感知的光成为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80nm至780nm。按照波长长短排列起来的可见光成为光谱。

可见光波长与频率
颜色波长(nm)频率(THz)
625~780480~385
590~625510~480
565~590530~510
绿500~565600~530
485~500620~600
440~485680~620
380~440790~680
光谱  图像来源于科普中国

三原色

托马斯·杨于1801年第一次提出三原色的理论,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完善了三原色理论。20世纪60年代确定了三原色理论的正确性。由于人眼内部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对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做出响应性,通过这三种视锥细胞接受不同的光刺激,人类视觉能够感受各种颜色的光。因此,红色、绿色和蓝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将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任何新的颜色。但三原色光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原色不能够用其他两种原色光合成。用数学的向量空间来解释色彩系统,三原色可以视为一组基向量,张成三维的颜色空间。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法语: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采用法语简称为CIE),制定了CIE1931RGB颜色空间,规定了红色光波长700nm,绿光波长546.1nm,蓝光波长435.8nm。

RGB色彩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混色法

混色法是将不同的颜色混合起来,形成新的颜色的方法。根据混色后亮度的变化,可将混色法分为两种: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指将光的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新的颜色的一种方法。等量的红色、黄色、蓝色光混合得到白光,电视画面就是应用加法混色原理制。

减法混色是指将颜料三原色青色、品红、黄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新的颜色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吸收不同比例的三原色而形成不同颜色。等量的青色、品红、黄色颜料混合形成黑色。颜料三原色广泛应用于绘画与印刷领域。

加法混色
减法混色

补色:通过圆心的一条直线相连接的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互补色光等量混合后形成白色。基于这点可以得到一种颜色的互补色计算公式:

互补色RGB值=(255,255,255)-(R,G,B)


参考文献

禹晶,孙卫东,肖创柏.数字图像处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施耐德M580系列PLC的存储结构、系统硬件架构、上电写入程序及CPU冗余特性。在存储结构方面,涵盖拓扑寻址、Device DDT远程寻址以及寄存器寻址三种方式,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寻址方法及其应用场景。系统硬件架构部分,阐述了最小系统的构建要素,包括CPU、机架和模块的选择与配置,并介绍了常见的系统拓扑结构,如简单的机架间拓扑和远程子站以太网菊花链等。上电写入程序环节,说明了通过USB和以太网两种接口进行程序下载的具体步骤,特别是针对初次下载时IP地址的设置方法。最后,CPU冗余部分重点描述了热备功能的实现机制,包括IP通讯地址配置和热备拓扑结构。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PLC编程及系统集成有一定了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施耐德M580系列PLC的寻址机制,以便更好地进行模块配置和编程;②指导工程师完成最小系统的搭建,优化系统拓扑结构的设计;③提供详细的上电写入程序指南,确保程序下载顺利进行;④解释CPU冗余的实现方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还涉及一些特殊模块的功能介绍,如定时器事件和Modbus串口通讯模块,这些内容有助于用户深入了解M580系列PLC的高级应用。此外,附录部分提供了远程子站和热备冗余系统的实物图片,便于用户直观理解相关概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