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黑土地” “智能基座” 育未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计算机教育与计算产业都发生了前未有的深刻变化。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在推动产业和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创新。12月19日在厦门拉开帷幕的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2020)以“新变局、新技术、新机遇”为主题,试图揭示推动中国计算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未来。

计算机教育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身处“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更应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计算产业的兴起是一个契机,人才培养更需与时俱进,要在新起点上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推动高校树立质量意识,掀起质量革命,建成质量文化。

为推动新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加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求一方面不断夯实学生的计算机核心基础知识,使其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核心技能和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趋势和新技能引入教学内容,同时努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

12月20日,CECC2020举办了6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计算系统、云智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与应用、特色化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网络安全新技术与产教融合。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厂商代表,以及高校代表,围绕计算系统的前沿核心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教学实践效果、产教融合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深入探讨了计算系统在数智时代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计算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又宽泛的研究领域。打造一套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并实现对当前主流软硬件体系融会贯通的教学体系,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知名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也离不开顶尖企业在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北京大学和华为就在上述领域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钟在计算系统分论坛上介绍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小班研讨型教学改革的主力课程——计算机系统导论,分享了引进CMU完整实验体系的经验和思考。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钟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悠慧介绍了在计算机系统课程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将体系结构前沿研究、国内企业开发的高性能处理器与基础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数据库专委会副主任李国良介绍了数据库和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自己对大数据管理发展方向的一些判断。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计算学部教学委员会主任战德臣在演讲中强调,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国内顶尖企业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打造校企共建课程。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梁晓峣介绍了华为升腾AI处理器在本科生教学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戴志涛介绍了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群中引入华为鲲鹏技术的教学改革探索情况。

智能教育离不开“智能基座”

“智能教育”是现实需求,基于深度学习、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催生的“智能教育”正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包含备课、教学、练习、考试、评价和管理等在内的智能化教育环境,进而打造人才培养更加多元、更加准确和更加个性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简单概括,智能教育就是应用智能化的教育手段,通过打造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更快更好地培养智能化的人才。毫无疑问,智能教育需要一个“智能基座”。

在计算系统分论坛上,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博士详细介绍了于2020年9月启动建设的“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情况。

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发表演讲

众所周知,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既需要基础理论的灌溉,又需要对接产业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只有构建多方协同、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人才生态与培养体系,才能有效激发基础教育与产业的持续活力。为建设“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之生态,教育部与华为合作,共同成立“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旨在通过产学研协同,为计算产业推广和高质量发展铺就创新人才之路。

“华为基于鲲鹏、昇腾构建了完整的新计算产业生态链。”曾伟胜博士表示,“新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而生态的关键又在于人才。‘智能基座’项目主要聚焦在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围绕专业课程开展新计算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新计算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基建’的发展起到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

如今,“智能基座”项目正快速落地,师资培训也同步进行。华为联手教育部,在有关高校建设“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现已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2所高校,把鲲鹏、昇腾系列课程融入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进行首批试点。

2020年9月,“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落户华东师范大学。华为将与学校联合开展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傲英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数字化转型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字化本质上就是数据化和数智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数据库科研和教学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为合作,致力于通过“智能+教育”的方法推动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聚焦关键能力培养,致力于将“智能基座”项目打造为推动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标杆。其实早在2019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便与华为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其后在“鲲鹏生态”、“第二计算平台”、“智慧校园”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且建立了可信软件创新联合实验室、GaussDB数据库创新实验室等。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发表演讲

目前,“智能基座”项目包含21门课程,可以覆盖3000多名学生,计划覆盖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院、材能学院、应用数学学院、经贸学院等。课程将植入“鲲鹏”、“昇腾”技术,新开课程较少,但将增加很多新实验,课程中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都有学分。在项目中表现优异的老师和学生将有机会获得华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金课、奖教金和奖学金等多种激励。未来还将实现对2600多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全覆盖,让鲲鹏和昇腾成为高校理工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数智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黑土地”

华为的人才培养战略是“前置”的,多年来一直与国内高校保持着良好而深入的合作关系。正是因为有华为这座桥梁,才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的人才需求之间进行打通和对接,实现了从理论课程到开发实践再到行业应用的一条龙培养,建立了产教融合的人才体系,让学校、华为、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多方受益。

进入数智时代,华为不仅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继续开拓创新,而且不失时机地将数智时代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教育有效对接,全力打造“智能基座”,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谈到智能基座,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华为的鲲鹏处理器、昇腾处理器,以及华为云。它们是实现智能化应用的技术基石。华为以鲲鹏、昇腾和华为云为技术底座,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产业链输送高质量人才,故称之为“智能基座”。

华为向业界全面开放鲲鹏、昇腾生态,一方面可以加速产业创新,使能极简开发,与业界伙伴携手,共赢计算新时代;而另一方面生态的建立也需要大量利用到开发者,而在高校开展智能基座的人才培养合作,不仅解决了产业人才供应问题,还可以加快提升高校计算人才的整体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华为将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各高校学科带头人,面向高校师生及开发者陆续推出鲲鹏、昇腾系列学习教材和教辅资料,并联合高校进行相关领域专业课程建设。学习了鲲鹏和昇腾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网上沙箱实验室和微课程学习、开发者活动,承接科研任务、参加各类大赛等,尽快成长为开发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华为一直努力耕耘“黑土地”,为行业客户和生态伙伴提供养料和全方位发展支撑。而“智能基座”则犹如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片“黑土地”,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的放矢,普惠数智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

END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