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和技术在变,但数控分离的架构设计理念未曾改变


      谈起数据和控制分离架构,耳熟能详的就是例如Lustre、StorNext、BeeGFS等一样的文件系统。但除了文件系统外,还有存储架构(SDS)、数据服务化/存储云化软件(如 Vipr)、云计算平台(如 OpenStack)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也采用这种架构,今天我们就逐个简单聊一下。


      先从文件系统开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接触的比较多还是传统的文件系统,如NFS、CIFS等,所有的数据和元数据存放在一起,通过单一的存储服务器提供。这种模式称之为带内模式(In-band Mode)。随着客户端数目的增加,服务器就成了整个系统的瓶颈。因为系统所有的数据传输和元数据处理都要通过服务器,不仅单个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有限,存储能力受到磁盘容量的限制,吞吐能力也受到磁盘I/O和网络I/O的限制。


      在数据增长、并发要求极高(如 HPC等)的需求面前,当今对数据吞吐量要求越来越大的互联网应用中,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应用的需要。必须要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如 Isilon、OceanStor 9000等),或高性能SAN文件系统来应对此类需求。


      于是,一种新的高性能SAN文件系统的结构出现了,那就是利用存储区域网络(SAN)技术,将应用服务器直接和存储设备相连接,大大提高数据的传输能力,减少数据传输的延时。这种文件系统就是经典的数控分离架构,所有的应用服务器都可以直接访问存储在SAN中的数据,只有关于文件信息的元数据才经过元数据服务器处理,减少了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提高了传输效率,减轻了元数据服务器的负载。每个元数据服务器给应用服务器提供文件系统元数据服务,这种模式也称之为带外模式(Out-of-band Mode)。



      如上提到的文件系统、CXFS、Lustre、BWFS等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因此它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和扩展性。区分带内模式(In-of-band Mode)和带外模式(Out-of-band Mode)的主要依据是: 关于文件系统元数据操作的控制信息是否和文件数据一起通过服务器转发传送,后者需要服务器转发,前者是直接访问。


      下面再看看存储架构设计,传统高端存储的一个典型设计架构就是数据、控制Cache分离。而在高端存储中,具备数据、控制分离Cache架构设计的典型代表厂商是HDS和HPE。HDS VSP的内存在物理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DCA提供的Memory(全局共享),另一类是由VSD提供的独享内存。


      VSP的Cache分为Data Cache与Control Memory(即数控分离)。Data Cache即为用户数据的缓存,完全保存在DCA的Memory上,新写入存储的数据进行一一镜像。Control Memory即为运行业务所需的控制数据。实际上,控制数据包括所有内部运行元数据(Internal Operational Metadata)和系统状态信息(State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元数据除了包含LUN、Pool的元数据等信息外,还包括执行时间表、映射关系、安装的各种软件的数据、系统运行时需要存储、引用、执行需要的全部状态信息。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